湯振興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15)
基于自然生態體驗的鄢陵寒香湖森林公園規劃設計
湯振興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鄭州450015)
以河南省鄢陵縣寒香湖森林公園規劃設計為例,通過對景區規劃和自然生態體驗規劃的分析,強調森林公園規劃要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設計理念,注重城市居民對于自然生態環境的體驗需求,把森林公園建成生態安全、風景優美、設施便利、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都市森林公園。
自然生態體驗;森林公園;規劃設計;鄢陵寒香湖
森林公園是以森林自然環境為依托,具有優美的景色和科學教育、游覽休息價值的一定規模的地域,經科學保護和適度建設,為人們提供旅游、觀光、休閑和科學教育活動的特定場所[1]。森林公園是人們認識森林、親近自然、體驗自然的重要窗口。在快速城市化地區,人們向往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自然環境的愿望越來越迫切,這種需求已成為我國快速城市化地區森林公園建設的原動力,城市森林公園已成為我國城市生態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2]。
自進入工業社會以來,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和發展,自然已慢慢淡出了城市的范圍。當今的城市道路越修越寬,高樓越來越多,城市離自然已越來越遠,這不僅表現在人們居住環境隔離了自然,更重要的是人們的心靈也逐漸淡忘了自然。自然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人天然地親和自然,向往自然。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最基本的本源性關系,這正如同魚的本質離不開水一樣[3],面對城市自然環境的缺失,需要重新建立起人與自然的親密和諧關系。
自然生態體驗是人類回歸自然的追求,是實現與自然和諧相處、融入自然、返璞歸真的理性思考和感悟。它既是對傳統休閑性的提升,更是人與自然統一的一種全新形式。人和自然界是統一的整體,人們融入自然的生態體驗活動,是這種統一的最好體現,是對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詮釋。通過自然生態體驗,城市居民關注自然生態環境的現狀,樹立環保意識,認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4]。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將環保意識、生態意識融入到休閑活動之中的自然生態體驗,將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寒香湖森林公園位于河南省鄢陵縣城西北部鄢陵新區,寒香湖是鄢陵縣引水調蓄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水面面積150 hm2,環湖森林公園規劃面積286 hm2,劃范圍內現狀基本為農田和林場,苗木現狀生長良好。鄢陵縣是中國花木之鄉,廣闊的水面與周邊花木林海相襯相映,不僅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而且可以進一步改善鄢陵新區的生態環境,滿足城市居民的休憩、娛樂、運動健身、自然體驗的功能需求,打造代表鄢陵城市形象的綠色核心區。
3.1規劃目標
規劃遵循“讓森林進入城市、讓綠色貼近生活”的理念。以自然森林景觀為主,保護和完善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多樣性,強調自然與人的互動性,引導城市自然生態體驗活動的發展。創造生態安全、風景優美、設施便利、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森林環境,使鄢陵寒香湖森林公園最終建成集生物多樣性保育、現代林業技術展示、自然生態體驗、森林觀光游憩于一體的都市森林公園(見圖1和圖2)。
3.2規劃原則
3.2.1自然性原則。規劃堅持尊重自然的態度,森林公園的開發以自然生態環境為主,使人們的休閑游憩生活更加接近自然、融入自然,進而了解自然、認識自然,激發人類的理解、創造能力。因此,整體的功能定位決定了森林公園的自然生態屬性及風格,任何的設計創造基于對生態自然審美的重新挖掘。
3.2.2節約性原則。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同時是一個整合社會、經濟、文化、生活諸多方面的一個景觀生態空間體系,從節約資源和能源的要求出發,按照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利用和循環經濟等原則,最大限度地節約各種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因此,森林公園的空間改造及景點營造需要考慮經濟實施操作上的可行性。

圖1 寒香湖森林公園規劃平面圖

圖2 寒香湖森林公園規劃鳥瞰圖
3.2.3體驗性原則。森林公園同時是市民業余休閑的重要場所,在休閑空間建立現代文化、科普宣傳以及森林生態示范景觀體系,對民眾的生態環境意識以及現代文化觀念灌輸起到身臨其境的作用,森林公園將對傳統自然生態文化的宣傳與展示列為核心內容之一,通過有趣生動的傳統森林運動、采摘、種植項目,展現傳統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態觀。
3.2.4地域性原則。風景園林的地域性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園林景觀因其與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特定關聯所表現出來的特性,園林設計的具體內容就是運用適宜的景觀要素構成多元化的景觀空間,森林公園景觀空間的構成則要建立在場地環境的大背景基礎之上,從場地原有的地域特征出發進行設計,有助于體現森林公園整體性、自然性、生態性的基本要求。
寒香湖森林公園景區規劃根據整體基地特征和環境條件,考慮滿足城市居民的部分休閑活動和自然體驗需求,全園共分6個景區,分別為大門迎賓景區、風情果園景區、競技拓展景區、休閑時光景區、花海林河景區和認養林景區。
4.1大門迎賓景區
大門迎賓景區作為森林公園的主入口,是面向城市主干道的開放空間,整體空間視線開闊,景觀層次豐富,由入口廣場和溪水過渡到疏林草地,最后滲入到叢林,主要景點有森林之家、疊翠繞溪、風和日麗、對話叢林,該景區設有大草坪、疏林草地等開敞場地,在植物配置上不宜過于封閉,營造高深舒展的空間,在樹種配置上選擇樹形高聳、樹冠龐大的高大喬木為主,讓游人更充分地享受陽光,開闊心胸,舒展情懷。入口區設置集散廣場、電瓶游覽車站點、游覽服務中心等功能設施。
4.2風情果園景區
此景區以保留移栽原有的果樹為大的環境背景,并與山體地形相結合,形成風情化、體驗式的農家莊園景觀。主要景點有果園飄香、臨風遠眺、體驗農莊。結合功能與景觀要求,選擇植物時,在農莊果園種植一些當地生長的果樹,以規整種植為主;野果園則隨意散植于山坡之上,如板栗、山楂等;在農莊種植中原鄉土風情的植物。另外,為了突出強調其地形優勢,選擇高大粗壯的黑楊與國槐形成混交林,更加強化山體林緣線。
4.3森林競技景區
景區位于公園的西北部,設計主要是結合草坡、山體等,創造良好自然環境,適當設置一些活動器械,提供野外生存訓練、體能拓展訓練場地,使人們在自然環境中通過特意設計的活動或自己組織的運動來鍛煉身體、意志及團隊精神。主要景點有歡樂時光、森林拓展。植物配置上力求與景區相呼應,體現“綠色運動空間”主題,營造簡單輕松的氛圍,以便開展各種健康拓展活動,使游人在運動的同時感受綠色氣息。在樹種選擇上,喬木宜高大,分枝點高,且以常綠樹種為主結合一些開花植物。
4.4休閑時光景區
景區位于整個森林公園的東南部,在公園南入口的西側,設計以城市休閑為主題,規劃設計能滿足城市居民悠閑活動的開放場所,有氣勢宏偉的樹陣入口空間、親水無限的時光碼頭和最為人們所喜愛的陽光草坪,該景區生活氣息較濃,有野餐區,有休閑活動的場地,也有沉思欣賞的空間。植物配置以“五彩繽紛空間”為主題,景觀基調與其功能相互關聯,也可作為背景襯托其獨特的氛圍,顯現整體景觀的多姿多彩。
4.5花海林河景區
鄢陵縣是“中國花木之鄉”,此景區根據森林公園的性質及原有樹林的現狀條件,在森林公園東北部,結合地形地貌,設計玫瑰形狀的花博園,以此表現山地起伏的“花田爛漫”景觀,在其他區域各種喬木成林種植,形成體現平原特色的林帶景觀,整體植物造景以不同的色葉、不同季相、不同林帶展示給市民不同風情,以此來怡景養性,使市民豐富森林樹木花草種類的認識知識。主要景點有花田爛漫、玫瑰花階。植物種植以“自由飄逸空間”為主題,形成多姿多彩,抒發浪漫情感的景觀空間。
4.6認養林景區
此景觀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種植以生態、綠色及郊野特色為主,以森林為主形成多層次景觀特色,整體景觀氛圍注重全民互動,提高市民愛護樹木、打造森林城市的意識,并設置雕塑藝術家創作的人與自然為主題的雕塑,形成藝術之林,植物配置以創造“封閉寧靜的空間”為主題。
森林公園的基礎是其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人們選擇森林公園旅游的目的也是為了體驗自然、陶冶情操,用大自然的景色來減輕生活工作的壓力,寒香湖森林公園規劃設計盡量保持其自然野趣的特點,結合森林公園的特有功能,安排了多項自然生態體驗活動及參與內容,以便城市居民關注自然生態環境的現狀,樹立環保意識,認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5.1自然知識學習體驗
5.1.1森林科普。森林公園中的生態教育是森林旅游者求知、求美、求樂的主要途徑,了解森林、探索森林、研究森林、保護森林是人類的長遠戰略計劃。在主入口東南側,設計森林科普展覽館,運用現代信息以及實物標本的方式對森林的分布、類型群落結構及形成機制進行廣泛的科普宣傳,達到森林公園進行森林科學宣傳的目標之一。
5.1.2氣象觀測。城市森林公園能改善城市環境,但其自身也能形成與城市其他區域不同的小氣候環境。在森林公園林地中心,視線開闊的森林走廊當中,設計布置多組氣象觀測器,人們可以在森林中觀測基本的氣象資料,用科學觀測來感受和體驗森林環境的氣象變化和特征。
5.1.3鳥類觀察。森林公園環境優美,通過種植多種漿果類植物,使之成為各種鳥類的天堂。在寒香湖中心設計了很多面積大小不一的島嶼,在濕地邊的小樹林中種植女貞、花石榴、火棘、刺槐和國槐等植物,為招鳥引鳥提供食物果源。在較大的半島堤岸邊緣可以設置鳥類觀察點,相應設計了可供觀察的望遠鏡及平臺設施等,觀察臺的景觀風格與自然環境相融,并富于野趣,色彩采用天空及草叢、湖面的色彩,不宜采用鮮艷的紅、黃色等警告色[5]。
5.2參與性活動體驗
5.2.1森林劇場。設計森林劇場空間,作為市民平時團體及業余愛好演出場所。劇場周邊的林間,布置了一系列音樂主題的裝置——“森林天籟”,場地空間由石臺圍合而成,用以感受林間的蟲鳴鳥叫,“森林天籟”同時可以引進高科技數字音響,用現代文化形式模擬,強化有關森林音樂主題的內容。
5.2.2森林花藝。在花海林河景區中心空地上,設計以花卉為主題的森林參與休閑中心,包括花境、花丘、花田、花藝栽培和制作等,周圍樹林下遍植耐蔭花卉,由鮮花、林地、陽光交相呼應形成五彩繽紛的海洋,構成森林之旅的意外驚喜。
5.2.3果藝中心。在風情果園區結合現狀果園,規劃整理形成采摘園,并根據果樹的自然更替,增加種植多品種的果品,形成四季有果、三季采摘的參與性果藝活動,果藝中心可以提供果品大餐、果品沙龍、果品食品、果品加工等內容豐富的參與性體驗活動,提升森林公園的文化品味。
5.2.4森林浴場。森林浴是一種健康的、科學的戶外保健游憩活動,在國外流行已久,規劃在休閑時光景區設置森林浴場,通過森林浴場市民可以享受天然芳香,傾聽松濤鳥鳴,森林中的負氧離子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森林的綠色環境更益于人們調適身心和保健作用[6]。
5.2.5兒童游藝。兒童游藝核心的目的就是讓兒童接觸自然生態知識,通過在森林環境中玩耍活動來深刻地了解自然,增加兒童的認知能力與創造能力。兒童游藝分為嬰兒、幼兒、少年等不同的活動內容與活動場地,在兒童樂園的南側增加了一個供兒童演出的兒童小劇場。兒童游藝設立的兒童體育器械,主要由自然元素構成,根據兒童的相應發展階段安排布置科學合理的林下戶外運動場地,利用森林景觀的空氣、環境價值提高兒童對自然的認知及其體能狀況。
城市森林公園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園,有其自身的特點,城市森林公園要與城市景觀環境尺度相適宜,滿足城市森林綠化服務的功能和對環境的優化調節作用。同時,要根據環境特點和城市居民休閑體驗的功能需求,合理組織多種自然化的空間。
鄢陵寒香湖森林公園規劃設計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設計理念,科學地利用自然景觀資源,合理分布便捷可達的休閑游憩空間場所,營造各具特色的森林景觀效果,以自然森林景觀為載體,給市民提供多樣的視覺享受和自然生態體驗,滿足市民的學習需求,使市民在享受森林自然之美的同時,能身臨其境學到更多關于自然生態系統的知識,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趣[7],在我國大力提倡建設森林城市的今天,希望此案例能為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規劃設計的人性化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1]陸海根,陳楚文.福泉山森林公園規劃建設初探[J].浙江林業科技,2011(6):78-82
[2]房仕鋼.快速城市化地區的森林公園建設研究——以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為例[D].廣州:中山大學,2008:7.
[3]羅祖文.試論城市生態化的人本緯度[J].城市發展研究,2009(5):123-126.
[4]李春生.生態體驗:從休閑到生態[J].自然便辯證法研究,2006(10):98-100.
[5]任夢非,朱祥明.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規劃設計研究[J].中國園林,2007(2):21-27.
[6]馬瀟瀟.森林走進城市、城市呼喚森林——以共青森林公園為基準,構筑上海現代森林城的戰略策劃[J].規劃師,2002(4):42-46.
[7]李柏青,吳楚材,吳章文.中國森林公園的發展方向[J].生態學報,2009(5):2750-2756.
TU986
A
1674-7909-(2016)05-59-4
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162102310569)。
湯振興(1973-),男,博士,講師,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