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超超
(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濟源 459000)
新生仔豬低糖血癥的治療與防治
賈超超
(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459000)
新生仔豬低糖血癥,是新生仔豬由于血糖低于正常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機能活動障礙的營養代謝病,又稱乳豬病或憔悴病。通過分析其病因和病癥,提出相應的治療與預防方法,旨在為該病的預防提供技術支持。
新生仔豬;糖血癥;活動障礙
仔豬1~2周齡時,其調節血糖恒定的機能很差,故新生仔豬低糖血癥多發生于7日齡以內的新生仔豬,常造成全窩或部分急性死亡,死亡率可達70%~100%。
(1)由于妊娠母豬飼養管理不當,使母豬缺乳或無乳,導致新生仔豬營養物質攝取不充足。
(2)由于新生仔豬先天或后天消化吸收機能障礙,乳汁中的營養成分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
(3)由于在母體內新生仔豬沒有充分生長發育,體內積蓄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夠充足,糖原和生酮的異生作用成熟延緩。
(4)由于新生仔豬遇到寒冷刺激時,會加大糖原在體內的消耗來維系正常體溫,導致體內積蓄糖原降低,而溫度正常以后隨著能量需求的逐漸增加,很容易發生低糖血癥[1]。
(5)由于新生仔豬缺乏肝臟內酶類或者缺乏胰腺內a細胞。腦組織對低血糖癥較敏感,因為腦組織的機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糖原的氧化作用,但是一般腦組織中所含糖原又最少,所以能量供給就需要不斷地攝取血液中葡萄糖氧化的能量[2]。當糖原在新生仔豬體內的積蓄不充足,或者糖原異生作用減弱時,都有可能產生低血糖,進而對中樞神經系統及其他的依賴葡萄糖組織的機能作用造成嚴重影響,從而導致驚厥、昏迷、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以及交感神經興奮病理現象的出現。
在一窩或幾窩新生仔豬中,通常在出生后兩三天內(個別為7 d)會有幾個突然發病。表現為停食,臥地不起,精神委頓,四肢無力,被毛干枯沒有光澤。在發病的新生仔豬中,大約會有1/2的病豬在臥地后發生陣發性痙攣,癥狀表現為頭部后仰,四肢呈現游泳狀,并且偶有伸直,眼球不轉動,瞳孔散大,但是依舊會有角膜反射。口部微張并有少量泡沫留出;部分病豬臥于地上,不能負重,肢體輕癱,四肢綿軟;發生痙攣性收縮時,病豬會出現體表感覺遲緩甚至消失,對其身體部位進行針刺,除耳朵及蹄稍部位有反應外,其余部位均無反應;體表冰冷,體溫多偏低,對周圍事物沒有反應。大部分在發病后2 h(個別拖到1 d)內昏迷而死。一窩豬中如果有1頭出現病癥,通常剩余的豬會相繼出現病癥,0.5 d之內可能會全部死亡。
血糖明顯降低,最低的僅為4.2mg/dL,而140~174mg/dL是新生仔豬的正常血糖值。病理剖檢,外觀無特異性變化,頡下、頸下及胸腹下側常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嚴重時前后連成一片,厚度1~2mm,水腫液透明無色;血液凝固不良;肝呈枯黃紅色,邊緣銳薄,切開肝臟當血液流出后呈淡黃色,質度極軟猶如豆腐,稍碰即破,肝小葉分界不清;膽囊多腫大并充滿淡黃色半透明的膽汁;腎呈淡土黃色,表面常散在針頭大的出血點,髓質暗紅色且與皮質界限清楚;膀胱黏膜有時也可看到小出血點;脾雖櫻桃紅色,邊緣銳利,切面平整并不見血液流出[3]。
以補糖為主,輔以其他療法。但補糖應盡早進行,因為嚴重而長時間的低血糖,可使大腦產生永久性損傷[4]。一是補糖。10%~20%葡萄糖溶液10m L,肌肉、腹腔或靜脈注射,5~6 h/次,連用兩三天,效果良好。二是促進糖原異生交替。使用腎上皮質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進糖原異生氧化,提高療效。其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10~15U,一次肌肉注射;醋酸可的松注射液0.1~0.2 g,或醋酸氫化可的松注射液0.025~0.050 g,一次肌肉注射[4]。三是加強護理,防止受冷和壓死。
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以保證母豬在妊娠期內供給胎兒足夠的營養和在分娩后有充足的乳汁,保持圈舍清潔衛生和適宜的溫度,以防新生仔豬受冷和消化障礙,可考慮在仔豬出生后4~12 h內給予5%葡萄糖溶液。
[1]張雷.新生仔豬低血糖癥的診斷與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3(7):90.
[2]陳佳偉.仔豬低血糖癥的防治[J].吉林畜牧獸醫,2013(7):29.
[3]劉強.仔豬低血糖癥的發病與診治[J].養殖技術顧問,2012(7):160.
[4]趙榮聰.仔豬低血糖癥的診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2(12):274.
S858.28
B
1674-7909-(2016)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