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越
(陽江市市區公園管理中心,廣東 陽江 529500)
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景研究
曹廣越
(陽江市市區公園管理中心,廣東陽江529500)
建筑小品與植物造型是城市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城市建設綠化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個大背景下,研究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而公園的建筑小品及植物景觀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城市的人文氣息與精神面貌,成為了一個城市發展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實現公園建筑小品與植物造景的生態和諧,是設計人員關心的問題。
公園建筑;建筑小品;植物造景
公園小品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公園山石小品、公園植物小品與公園水景小品。因此,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基于“以人為本”的視角,從而實現公園主體與城市文化背景的統一。該文將詳盡地論述我國公園造景的基本情況,針對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景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從而提高我國城市公園造景工作的總體水平,以供借鑒學習。
1.1景觀價值
景觀價值是現代城市居民對精致生活的一種追求,由于我國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城市開始在我國林立,面對重大的環境改變,人們開始追求自然之美,而公園小品正是迎合了現代城市居民的基本心理,也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現代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1]。公園小品能夠提高一個城市的整體形象,從而增加城市景觀的附加價值,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大環境的現狀。
1.2適用價值
從城市整體生態環境出發,公園小品主要起到裝飾作用。相比真正的藝術品,公園小品更加強調其實用價值。因此,園林小品中可以提供健身器材等其他基本設施,從而滿足現代人日益復雜的實際需要。一般相比藝術品,公園小品更強調對稱性,道路的對稱或者公園建筑的對稱,不但要追求審美的需求,更要注意在設計上追求清潔的便利性,從而提高城市公園整體的適用性,進而能夠融入城市快節奏的生活當中。
1.3文化價值
公園小品的文化價值主要表現在,公園小品體現出的人文價值能夠融入城市的基本文化氛圍當中。因此,城市公園小品是一種精神享受,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許多公園小品甚至成為了一個城市的地標,因此文化部門不能夠忽視公園小品對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貢獻。同時,城市公園小品還能表現出當地居民的整體精神面貌,能夠成為文化研究的對象之一[2]。
1.4生態價值
從宏觀角度考慮,生態價值是園林建筑小品最重要的價值,城市生態建設主要依靠公園及綠化施工。因此,加強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景研究,不但能夠優化城市的整體面貌,還能夠促進我國城市生態的和諧發展,從而給我國城市居民提供更為舒適優質的生活環境,對于我國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政治意義。
2.1公園小品相互模仿的現象十分嚴重
公園建筑小品本應代表一個城市的生態文明面貌,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但在我國發展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了公園小品是否能夠融入城市的整體形象之中,各地互相借鑒、互相模仿,這種現象十分嚴重[3]。一方面,在少數民族自治地區,公園小品模仿會造成公園植物景觀造景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體現不出當地應有的民族特色,使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景設計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影響游客對當地的印象,給城市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相關設計人員的水平不夠,態度不夠端正,沒有進行研究討論,從而在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景設計中體現不出當地深厚的歷史背景及文化面貌,甚至與地理環境不相適應。
2.2缺乏時代感
與時俱進是城市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型設計的根本原則,但在我國許多城市中,公園建筑小品缺乏時代感,這是由于設計者片面重視常規手法的應用,沒有參考時代審美的變遷,從而導致城市居民對公園建筑小品普遍不滿意,無法代表一個城市的基本精神面貌。同時,技術水平的落后也是導致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景設計缺乏時代感的重要因素,由于設計中的不足,會導致公園建筑小品無法體現當地獨特的文化。
2.3無法滿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
無法滿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主要是由于相關設計人員的考慮不全面。精神文明是一個城市發展軟實力的基礎,也是現代人越來越追求的一種生活。因此,公園建筑小品應當滿足這一部分的基本需要,從城市居民的基本審美要求出發,詳細研究公園的主要使用者,并根據不同年齡層的人群,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型設計方案,不用拘泥于對稱性,而根據居民的實際心理需求進行合理化設計。例如,公園石凳的使用率極低是業內普遍的共識,這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
3.1公園小品及植物造型設計應滿足居民的具體需要
相關設計人員在開展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景設計工作中,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進行園林建筑小品的實用性設計工作。例如,設置殘疾人專門通道可以給殘疾人的出行帶來一定的便利。要求相關設計人員應熟悉公園主要使用者的心理特征,從而實現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景觀造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公共設施布置合理也是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景設計的一個基本目標,要求公共設施能夠融入公園小品設計的整體規劃中,從而形成有條不紊的公園整體布局,這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實地考察,并定期開展討論會來進行公園建筑布局可行性的研究,從而改善我國公共設施利用率低下的問題。
3.2增加公園小品及植物造景的文化內容
文化是一個城市軟實力的象征,因此增加公園建筑小品的文化內容,一定程度上能夠豐富城市整體的精神文明建設,從而提高城市生態文明,迎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在滿足生態功能的同時還要追求景觀價值,從而形成一個具有系統性的城市生態環境系統。
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景觀造型設計應從使用者的行為特點出發,符合現代城市人的基本心理特點,在這個基礎上,增加公園建筑小品及植物造景設計的文化底蘊,增加公園建筑小品的數量,從而促進我國城市整體生態文明的和諧健康發展。
[1]高曉嬌.呼和浩特市公園園林小品造景調查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12.
[2]賈廣林,譚雪紅.徐州市主要公園植物造景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0(2):30-32.
[3]陳尚玲.城市公園植物造景特色之挖掘與探討——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園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0 (18):61-62,26.
TU985
A
1674-7909-(2016)0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