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桂加
(盤縣老廠林場,貴州 盤縣 553537)
林業經濟管理現存問題與解決建議的若干研究
曹桂加
(盤縣老廠林場,貴州盤縣553537)
林業管理是結合林業工作現狀,科學規劃管理,合理利用保護林業資源。科學的林業管理,能夠確保林業生產的自然性、長期性,促進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有效開展林業生產及各類公益事業。基于此,分析林業經濟管理現存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
林業經濟管理;問題;解決建議
林業經濟管理通過改善林業經濟環境、優化林業經濟結構、緩解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矛盾等措施,實現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主要工作有:①加強林業企業經營管理,提高資本運用率,增加企業經營成果及經濟效益;②保護林業自然生產,依據森林生長規律,維護林業生產自然長期性,確保育林營林工作的正常開展;③發展林業科技,加強科技應用創新,增加生產效率,降低生產風險,減少成本消耗,促進林業經濟健康發展。
我國森林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口眾多,人均資源較少,資源分布不均,森林結構不合理,加之過度開采,造成了如環境惡化、流沙堆積、野生動物棲息地消減、沙漠化加重以及自然災害頻發等生態問題,嚴重阻礙經濟及生態的可持續發展[1]。
2.1生態補償機制不健全
林業生態補償機制滯后,補償標準低,林農投入產出差距大;補償費來源渠道單一,主要是中央和地方財政;生態補償標準一刀切,資源經濟效益分配不合理;生態效益量化指標不具體,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無法實現有機結合。
2.2過度開發森林資源
雖然我國法律對森林開采利用限定嚴格。但城市化及工業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資源需求逐年上升,森林范圍受到城市化擴張擠壓,覆蓋面縮小,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難度不斷增加[2]。
2.3林業經濟管理觀念較為落后
林業經濟管理者注重經濟效益,忽略林業生態效益,缺乏林業保護意識。林業經濟管理觀念單一,實際生產存在許多忽略森林承受力超載放牧現象。植樹造林政策無法落實,森林資源無法得到有效保護,阻礙了林業經濟的發展。
2.4缺乏林業經濟管理監督
目前我國已有相對健全的林業監察體系,但實際工作中,管理監督力度依舊薄弱。以各基層林業檢查站為基礎的監督機制,對基層監督人員專業能力有著較高要求,但目前監督人員專業素質較低,林業經濟管理監督工作難以落實[3]。
3.1完善林業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林業資源健康發展的前提。在實際管理中,應建立健全林業產權管理制度,明晰林業管理制度產權確立,有機結合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有效調動勞動者社會集體利益感,提高林業建設積極性。強化政府林業經濟管理服務功能,建立科學合理的林業管理制度,確保林業管理工作有效展開,促進林業資源健康發展[4]。
3.2創新林業經濟管理觀念
創新林業經濟管理觀念,樹立林業保護意識,加強林業環境保護宣傳工作。普及國家林業優惠政策,加大政策實施監督力度,確保林業保護制度落實到位。做好市場評估調查,優化林業產業結構,確保完善林業產業結構,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有效促進林業經濟發展。
3.3加大林業經濟管理監督
首先,建立完善的監督程序制度,嚴格監管重大林業項目的審批及林業科技成果的鑒別。其次,加強監督人員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水平,要求必須具備財務學、經濟學及預測學等林業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再次,組建專業的財務管理監督隊伍,控制林業生產成本消耗,減少林業資產浪費,提高林業生產經濟效益。
林業經濟管理對于我國林業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可持續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林業經濟管理,不斷健全林業管理制度,創新林業生態補償機制,優化林業產業結構,樹立林業保護意識,加大林業經濟管理監督力度,才能確保林業生產的自然性與長期性,提高林業經濟生產效益,保護我國林業生態環境,促進林業資源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馬良娟.林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5):15.
[2]李民.當前林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J].農業與技術,2014(11):90.
[3]黃宇.林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3(24):96-97.
[4]林宜洋.試論林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5(4):29.
F326.2
A
1674-7909-(2016)0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