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谷陽
(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4)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產業支撐研究
——以漯河市臨潁縣龍堂村為例
喬谷陽
(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河南開封475004)
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是當前農村工作的重點之一,是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然選擇,也是新形勢下破解“三農”問題的重要選擇。產業支撐作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生命線”,對內部產業的各方面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社區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發展中,要讓產業成為支撐,提升農民生活質量,縮小城鄉差距。基于此,通過分析河南省臨潁縣龍堂村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情況,剖析在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中產業支撐的重要貢獻。
新型農村社區;產業支撐;龍堂村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1]。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長期以來把解決新農村問題作為固本強農工程的切入點,圍繞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不斷創新思路,已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尤其是臨潁縣龍堂村在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將給河南省其他農村地區的社區建設帶來一定的借鑒作用。但是關于新農村社區方面的研究和建議還較少,各方面都不夠成熟。該文以臨潁縣龍堂村新型農村社區為例,闡述臨潁縣在建設新型農村社區過程中產業支撐發揮的重要作用。
我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起步晚,各方面還不成熟,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對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相關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化和研究。目前,依據一些學者對一些地區政策實施過程、地域位置、經濟發展程度等的分析,可以將現有的新型農村社區分為以下3種類型[2]。
1.1城郊一村一社型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的快速擴張,以前屬于農村的地域逐漸被納入到城市的范疇。與此同時,隨著城市范圍的擴大,以前離城市較遠的農村也逐漸變為城市的郊區。這些“城中村”和“城郊村”往往以村為單位,直接將鄉鎮改成街道辦事處,將村委會改成居委會,按照城市社區標準來建設,實現行政村到新型農村社區、村民到社員的轉變。
1.2村落一村多社型
對距離鎮區、中心村較遠的,不宜和其他村莊合并的,地處林、漁、牧等區的村落,依據其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以自然村落為單位,形成“村委會-社區理事會-基本農戶”的管理模式。
1.3集鎮多村一社型
在與城市有一定距離的地區,往往以集鎮為依托,以中心鎮、中心村為中心,將其周邊村落納入其中,共同構建新型農村社區,以實現其“就地城市化”,使農村集鎮成為產業聚集、人口集中、規模擴大、經濟發展的新型城鎮,推動農村城鎮化,也是當前我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主要模式。
農村產業支撐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新型工業化、城鄉產業一體化的大產業體系的建立,因此建立農村新型產業支撐體系是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基石。具體來說,產業支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緩解建設用地緊張的瓶頸約束;促進工業轉型升;促進服務業全面發展;改變城鎮化滯后局面,構建“三化”協調發展機制;改善民生,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
3.1龍堂村新型農村社區的產生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農民就業創收的門路和渠道不斷拓寬,特別是農村土地依法流轉以后,廣大農民從繁雜而又收入不高的農田中解放出來,實現失地不失業。就業創收的范圍和層面大大拓寬,村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和質量大大提高。為了徹底改變農村的居住環境和條件,扭轉年年建新房卻無新村的現象,充分使村中空宅、空戶的土地資源得以利用,最終制定出建設龍堂新型農村社區的決定。
3.2龍云集團對龍堂村新型農村社區的產業支撐
河南省龍云集團創辦于1991年,是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農業示范園區位于臨潁縣城西3 km處的龍堂村,其建成解決了龍堂村居民的就業問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為了充分發揮龍堂省級農業高新科技園區的示范帶動作用,龍云集團把園區面積擴大到66.67 hm2,力爭把千畝園區建成新型的綠色生態農業園,其建成不僅能夠產生巨大的示范效應,又會成為漯河市農業觀光旅游的新景點。
談及臨潁縣杜曲鎮龍堂村,人們會很自然地想到龍云集團的無公害蔬菜、龍云掛面、龍云面粉等,細心的人會發現,龍云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這些產品都離不開一個“農”字。龍堂村緊緊抓住中原經濟區建設和新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機遇,根據自身的農業優勢,堅持貫徹農業集群式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僅可以富村,農民的收入會更加穩步增長。
如今的龍堂村村民,住在新型社區,地不用種,收入分紅一分不少;進廠當產業工人,工資月月有保證。人們的生活十分安逸,隨著龍堂村龍運集團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會更上一個臺階。
4.1龍堂村在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的過程中對龍云集團產業的依賴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需要資金的支持,然而縣政府的財政補貼是有限的。龍堂村先后吸引到了全國飼料500強,安徽正大源飼料、河南斯美特、上海京元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入駐龍云工業園,農業和工業得到了完美的結合,使龍云經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跨越,之后會騰出200多hm2的土地以支援工業、農業和城鎮化的發展。
龍堂村一直都在積極地進行招商引資工作,制定出了一系列優惠的政策,如土地政策、財政政策、收費政策、獎勵政策等,龍堂村積極配合相關產業入駐,充分體現龍堂村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對龍云集團的依賴程度。
4.2龍云集團對龍堂村新農村社區建設的推動作用
作為龍堂村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產業支撐的龍云集團,其前途更加光明,對龍堂村的支柱作用更加明顯。隨著龍云集團的發展,不僅可以完全解決龍堂村的剩余勞動力,而且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從真正意義上使村民變為居民,使農村變為社區,讓村民享受到真正市民的待遇。龍堂村新農村社區建設依托龍云集團,其建設必將一帆風順。可見龍堂村對龍云集團的依賴是正確的,其前景值得期待。
龍堂村在建設新農村社區的過程中,充分依托國家的政策優勢,積極探索“三化”建設和“三化”協調發展的路子,從新農村到新社區,從村民到居民,龍堂村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向城鎮化靠攏,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輪廓也越發清晰。以新型農村社區為突破口,工業化為主導,農業現代化為基礎的“三化”協調發展在龍堂村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龍堂村探索的路子處處體現出為產業建設驅逐障礙、提供優惠的特點。龍堂村新型社區建設充分依賴龍云集團產業的支撐作用,通過龍云集團的發展解決了村里大部分剩余的勞動力,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村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龍堂村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探索最終的走向是城市與農村的幸福結合。
[1]陳東凌.中國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研討會綜述[J].浙江社會科學,2003(6):189-192.
[2]李哲.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初探[J].科技向導,2011 (2):19-20.
D422.6
A
1674-7909-(2016)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