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明(武昌工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
新農村建設中農民思想道德提升的策略與路徑
黃明
(武昌工學院,湖北武漢430065)
[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實現農村科學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但是,就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而言,農村的思想道德問題依舊比較突出,如何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提升農民思想道德水平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诖?,通過分析新農村建設中農村思想道德的現狀,繼而探討提升農民思想道德水平的策略與途徑。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民;思想道德;策略
1.1人生價值取向出現功利化傾向
隨著當前新農村建設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逐步深入,實現自身價值及謀取物質利益已成為當前很多農村居民的追求及向往。但是,因為受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市場趨利性的影響,出現唯利是圖及急功近利的負面現象,繼而很多農民在人生價值觀及價值取向方面出現功利化的傾向,甚至很多農民的價值觀及人生觀都出現了扭住,在生活及工作中拜金主義成為主要的價值取向,將個人利益凌駕在集體和國家利益之上,這些都會對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帶來負面影響,同時還會使新農村建設遭到很大的阻礙。
1.2拜金主義影響農村的社會風氣
目前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期,同時在市場經濟發展的背景下,西方一些腐朽的價值觀和思想文化開始滲透到農村,加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不夠完善,很多農民的道德水平出現下滑,甚至是出現社會公德缺失的狀況,對于物質利益盲目追求,在農村的經濟活動中經常出現坑蒙拐騙的狀況,這些狀況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成為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1.3傳統美德逐步弱化
我國傳統文化經過上千年的發展,使得見義勇為、誠實守信等中華民族的優秀品德得到發展和傳承,這些美德的存在對于我國新農村建設也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使得農村居民自身養成善良、忠厚及淳樸的品質。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夠成熟,轉型期的中國農村依舊有諸多沖突和社會矛盾存在。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美德出現滑坡和弱化的狀況。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很多農村出現民風不正等狀況,一些農村自身的正義感也逐步弱化,出現見危不救的現象,這對于新農村的建設是極為不利的。
2.1發揮農村黨員干部的作用
對于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當地農民道德水平而言,基層干部及農村黨員的作風和道德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會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所以說,農村基層黨員及干部要積極協調農村的道德生活,提升農村的文明鄉風。
首先,農村基層的政府和黨委要積極健全和完善相關的教育機制,發揮領導干部自身的帶頭作用,要引導農民參與到精神文明建設中來,對社會主義道德進行積極宣傳,要對農民自身的思想道德養成進行引導,提升農民道德教育的力度;其次,農村基層的黨員及基層干部,還有農民生活的管理者和組織者,要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升,進一步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起到示范作用,提升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民自身的道德素質、政治素質及法律素質,繼而使得新農村的居民自身道德素養得到全面提升[1];再次,農村的各個機構和組織應當積極發揮自身的優勢,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組織性,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形式和活動引導農村居民進行自我教育,比如開展衛生示范戶等多種評選活動,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提高農村參與活動來提升自身道德品質的積極性。
2.2豐富農村文化生活
只有形成良好的生活文化和生活氛圍,才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也是農民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的關鍵因素。一方面,可以在農村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從農村當地的發展實際和改革狀況出發,通過多種多樣的文體活動,加上當地居民喜歡看的活動內容,將數以萬計的農民參與思想得到建設的積極性激發出來,繼而進一步增強農村思想道德教育建設的吸引力及時效性,使得農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2];另一方面,還應使農村當地的文化資源得到有效整合與完善,積極構建和打造農村圖書館及文化站等平臺,逐步引導農民掌握先進的文化及學習方法,加強媒體方面的宣傳力度,宣傳生活中農民思想道德先進事跡,繼而在農村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2.3農民的思想道德教育要講求分層施教
對于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問題,應結合農民自身實際,采取不同的方式,實施分層施教的方式對農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突出教育的重點[3]。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主力已成為青年農民,這些青年自身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同時還有一定的創新與開拓精神,對這些農民進行特定的教育尤其是重點教育,是當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十分關鍵的內容,引導青年農民在市場經濟背景下養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及人生觀,成為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新型農民,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更為有利的保障;另一方面,教育應當有針對性,對農民自身的富裕程度及自身的道德觀念等有所了解,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逐步培養這些農民勤勞致富及獨立自主的觀念和品質,摒除享樂主義及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保障。
新農村建設是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大要求。但是,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尤其是在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期的當下,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依舊存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在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應當積極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提升農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提升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水平,為我國的新農村建設提供保障和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劉芳,湯雯.新農村視野下的農民思想政治教育[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50-52.
[2]張懷璧.社會主義新農村視野中的農民思想政治教育[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14-117.
[3]洪濤,睢艷卿,康慧娟.論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對提升新農村文化軟實力的效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0):76-79.
[中圖分類號]D42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16)03-43-2
作者簡介:黃明(1991-),男,本科,研究方向: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