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華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即課堂對于教育教學發揮著主要作用。 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教育屬于啟蒙階段, 學生對于新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理,但是隨著詞匯的增多,句子的難度增大,學生就會感覺到學習英語很乏味無趣,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慢慢減弱,所以在此階段學生迫切需求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優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285-01
在課堂教學中,不僅需要講授單詞、語法、句型,還要講授一定量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體驗西方文化的同時學好英語。
一、為學生制定恰當的學習目標
教師在制定學習目標時,要結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況以及自然規律來確定他們的知識與能力現狀,為他們制定恰當的學習目標,避免過高或過低要求學生。說著簡單,做到卻不容易。教師必須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分層次制定合適的目標。
1、認真學習教育學知識,從理論的高度擺正教學的心態
教師的教學心態決定著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否能夠提高。每一位教師都想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讓自己的學生出類拔萃,但是對學生的要求應該有一定的限度,忽略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能力而盲目地施加教學壓力、擴充教學知識,這無異于拔苗助長,過分的要求學生得到的結果往往事與愿違。比如,小學生一節課可以接受的單詞量為5個左右,教師希望學生能夠學習更多的單詞而將單詞量提升一倍,那么學生將對英語學習產生畏懼,甚至抗拒的情緒,這不僅沒有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反而增加了學習的阻力。但是如果教師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把握學生的狀態,保證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上,那么不用刻意增加學習負擔,學生也會將最基本的知識學扎實。這要求教師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教學基本原則。
2、通過各種手段真實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
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是為學生制定適當目標的必要條件。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夠讓教師更好地為學生制定目標。教師可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比如定期與學生談話是比較直接的了解學生學習水平的渠道,在談話中,教師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水平、 學生的學習困難甚至是學生提出的意見,教師能夠根據這些內容,優化課堂設計,為學生創造更良好的課堂。另外,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考試情況分析等也是了解學生學習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幾點建議
1、提高教師素質
(1)強化教師的英語基本功。教師要想教好學生一定是要先修養自身,為自己制定明確的目標來提高自身修養,比如,教師的口語水平差,勢必影響學生的口語,所以教師培養出出色學生的前提是自身達到一定的修養,即強化自身的英語基本功是非常有必要的。
(2)豐富課堂活動以及課堂表現力。課堂表現力方面,教師應當多借鑒國外小學的教育,真實性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原則。豐富的課堂表現力有助于學生理解與加深印象。在國外小學的課堂上,教師會扮演各種角色,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需要動物情景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面前表演動物,學動物蹲跳、爬行,甚至蠕動。當然有些人不能理解為什么要這般較真,但是事實證明,學生不僅能從這種課堂上學到知識,更能學到良好的素質。教師課堂上的盡力表演是對工作負責更是素質教育的體現。
(3)正確解讀教材。正確解讀教材,了解教材與教材直接的區別與聯系,做好教材與教材直接的銜接,才能突出教材特色,優化小學英語教學課堂。
2、優化教學方法
優化教學方法是創造高效課堂的關鍵。優化教學方法的幾種形式如下。
(1)豐富課堂形式。豐富的課堂形式對于小學英語教學非常重要,教師要了解小學生的語言學習規律和生理、心理發展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活動,在活動中安排適當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使每個活動在目標下有機地聯系起來,并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達成教學目標,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任務型教學。開展具有結構性的任務型教學方法。英語課堂上的各項活動即稱之為任務,任務教學在心理學定義上是一種教學法,具有結構性,它由教學目標、信息輸入、活動方式、師生角色、教學環境等要素組成。任務型教學注意信息溝通,活動具有真實性而且活動量大。在英語課堂中應用任務型教學能夠讓學生進行對話互動, 進而對英語產生一定的感覺。這種學習方式還能夠讓學生在玩中學,具有一定的真實性。
(3)改進教學評估模式,掌握課堂教學評價藝術。小學生學習外語會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態并伴隨有階段性的差異變化,這都是由于他們特有的心理特點所決定的。他們剛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會產生新奇感,對英語充滿了興趣,但是隨著知識難度增大,他們的心理就會產生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引起對英語學習興趣的逐漸淡化。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階段性變化及時做出正確的教學評估,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有針對性地調整他們的心態,保證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與熱情度。 在課堂評價中,要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引導他們進入情景,刺激學生主動參加課堂活動,教師的關注焦點也不能僅僅放在學習好、能力強的學生身上,還要關注基礎較差的學生,給予他們鼓勵,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英語。另外,教師的評價要簡潔明了,一針見血,注重評價的實效性。 教學評價也要控制頻率,過多的評價占用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延誤了課堂教學任務,也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掌握課堂教學評價藝術是非常有必要的。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課堂需要注入更多的生命力與活力,在教育教學的發展進程中,它需要不斷改進與更新,貪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應該利用此天性更好地設計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