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茜,田 楊,申艷星,董 娜,曲倩倩,盧 琰
陜西中醫藥大學外語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
《黃帝內經·素問》譯文中括號使用探析*
侯 茜,田 楊,申艷星,董 娜,曲倩倩,盧 琰
陜西中醫藥大學外語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
采用定性分析法,以《黃帝內經·素問》英文譯本為語料,結合英漢兩種語言構成差異,分類分析評價譯文中大量括號使用的功能和意義,指出在翻譯過程中,括號的適當使用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少由語言差異造成的原文意義與寫作風格的流失;然而單一追求保留原文意義和寫作風格,而忽略英漢語言結構的差異從而過多地使用括號進行補充解釋說明,會對譯文的完整性和連貫性造成破壞。
黃帝內經譯文;括號;形合;意合
《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經典之作,雖歷經千年但經久不衰,其不僅是一部經典的中醫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隨著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中醫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引起了西方國家的關注。李照國教授2004年出版了《黃帝內經·素問》英譯本,為中醫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該譯本中,譯者采用的基本原則為“譯古如古,文不加飾。”因此在很多概念翻譯中采用了音譯為主,并附以解釋和說明,同時在章節的翻譯中多采取了直譯,并結合意譯進行解釋。無論是對名詞或語篇的翻譯,譯文中均出現了大量括號。筆者認為,《黃帝內經》作為傳統醫藥實踐經驗及理論的典籍,其作用與功能在于指導傳播傳統醫學研究,是中醫學研究的重要文獻,其英譯本也應聚焦于傳播中國傳統醫學與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因此,兩種語言的結構特點與差異應給予充分重視,如刻意追求譯文的“譯古如古”而大量使用括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譯文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從而造成閱讀障礙,影響傳播交流。筆者在此將譯文中出現的3類括號形式(即小括號、中括號、大括號)分別進行分析討論,并指出在不同情況下,括號的使用給譯文帶來的積極和負面的影響。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種語言都包含不同種類的符號,而作為書面語有機構成部分,符號對語言記錄起輔助作用,在使用功能上,漢語和英語的小括號都有對文中內容進行解釋說明,修正或補充的作用[2],在《黃帝內經·素問》譯文中,對于概念性的名詞術語,譯者采用音譯,并在小括號內加文內注解來幫助讀者理解。
例1:原文:黃帝曰:“善哉!余聞精光之道,大圣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保?]112
譯文:HuangDi said,"Great! I have heard pure and clear Dao(theory or idea)……Such a great and enlightening Dao(theory or idea) cannot be accepted without the ceremony of Zhaijie(fast) and selecting an auspicious day."[1 ]112
原文使用古文行文方式,對于譯者有一定挑戰,在譯本中可以看出,譯者極力再現和保持原作的寫作風格。如上述例子中“精光之道”的翻譯,“道”是由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用以說明宇宙的本原、本體、規律、原理、境界、終極真理的哲學范疇。它的含義豐富而復雜,承載著中國特有的文化內涵,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為保持其特色,原文中的“道”被直接音譯為“Dao”。此法雖極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語的特色,但目的語的讀者極其容易構成理解障礙,因此,譯者在音譯的后面用小括號“(theory or idea)”對其進行了解釋說明,如此即忠實了原文的表達特色又清晰解釋了這一概念。由于原文中兩次使用“道”一詞,譯者在譯文中也分兩次用括號對其進行標注,既然前后所指概念注釋一致,第二次出現用括號進行解釋說明則略顯多余。
再如“齋戒”一詞的翻譯,在漢語中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禮等嚴肅莊重的場合,以示虔誠莊敬?!癋ast”一詞在英語中指禁食期(a period during which someone does not eat for religious reasons),兩者雖在意思上有所重合,但漢語中的語義更加豐富,譯者用小括號對音譯的名詞術語加以注解是合理的[3]。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如,“精神”被譯為“Jingshen(Essence-Spirit)”“賊風”被譯為“Zeifeng(Thief-wind)”“虛邪”被譯為“Xuxie(Deficiency-Evil)”等等。
原文中古漢語的表達形式極為簡潔,譯者在譯文中大量使用中括號借以為語義表達的需要而增加詞語。筆者從英漢語言差異的特點對其譯文中的中括號使用進行分析討論。
2.1 用中括號表示前后邏輯關系的增補
例2:原文: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1 ]61。
譯文:In terms of flavors,pungent and sweet flavors pertain to Yang[because they]disperse,[while]sour and bitter flavors belong to Yin[because they]induce vomiting and purgation.[1]82
例3.原文:生于心,如以縞裹朱;生于肺,如以縞裹紅……[1]136
譯文:[If]the heart[is full of]vitality,[the countenance looks]like cinnar wrapped with thin white silk;[if]the lung [is full of]vitality,[the countenance looks]like pink silk wrapped with thin white silk[1]136.
分屬于不同語系的英語與漢語最顯著的區別之一體現在形合(hypotaxis)與意合(parataxis)的差異方面,漢語注重意合,語言表達主要通過其內在的邏輯關系和上下文結構關系,強調語意的連貫性[4]。英語語言側重于形合,尤其是語句之間連接通常使用相關詞語進行銜接,以顯示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如關系詞,介詞短語等。例2中的句子為因果關系的復合句,原句中雖未出現表示該關系的連接詞,但譯為英文時,需要進行補充說明,因此此處中括號的使用略顯多余。此外,例3中漢語句式中存在明顯的邏輯關系,在翻譯過程中比較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的句式結構應為“如果心有生機,面色就像細白的絹布裹著的朱砂一樣?!弊g者在翻譯時需要添加連接詞“if”對其進行增補,使之符合英語表達習慣。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表達結構,翻譯就是要讓目的語讀者能夠清晰明確地理解原文的意義。雖然在英語中可用中括號表示原文的省略部分[4],然而大量中括號的使用完全打破了譯文的連貫性。此處使用的中括號雖在使用功能上沒有出現誤用現象,但該句語義的完整性和譯文的連貫性受到了破壞,給讀者帶來一定的閱讀阻礙。
2.2 用中括號表示對省略主語的增補例4:原文: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1]136。
譯文:The countenance as blue as dead grass[is a]fatal[sign],[the countenance]as yellow as the seed of the trifoliate orange[is a] fatal[sign],[the countenance] as red as stagnated blood[is a]fatal [sign],and[the countenance]as white as dead bones[is a]fatal[sign].These[are the fatal conditions]signified by the five colors[1]137.
再者,英語語言表達形式完整緊湊,句子之間有必要的銜接,而漢語句式短小精悍,前后文語義明確,因此漢語中常會出現省略主語的句子,但是并不會構成理解障礙,而英語中,通常情況下句子的主語不能省略,否則影響目的語讀者理解,這是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差異構成的[5]。因此,在例4中,原文的句意為“面色青如草茲的,為死癥;黃如枳實的,為死癥,黑如煙灰的為死癥……”前后文語義明確,因此后面的句子中省略了主語“面色”,而英語重形合,不能出現無主語的句子。譯者應直接將主語“面色”(the countenance)進行補充翻譯才符合英文的行文習慣。所以,此處中括號的使用并沒有實際意義。
例5:原文:…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1 ]46。
譯文:……{so Chunqi and the diseases caused by it oftern involve the head}Jiao in sacles,eight in numbers{so the liver diseases often involve the sinews}and foul smell in odors[1]47.
原文:春得秋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1]138
譯文:Autumn pulse appears in spring,……{It is called [progress of Xie]form Yininto Yang,leading to frequent anger which is incurable.}[1]139。
在譯文前言中,譯文作者清晰地指出,由于《黃帝內經》中有時會有衍文出現,譯者在翻譯中使用了大括號,使得讀者明白何為原文何為衍文。在漢語括號的使用中,大括號的用法多見于科技書刊、數學的邏輯公式運算。同樣,在英語標點符號中,大括號的使用范圍多見于詩歌和音樂的專業表達,計算機編程,數學公式運算等方面。而英文中,大括號并沒有此類用法,因此,其使用并沒有起到促進目的語讀者理解的作用,反而從一定程度上對其構成一定的困擾。
譯文中括號對翻譯的影響和作用也逐漸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雖然恰當和正確括號使用體現了上下文間語義的銜接研究,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發現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在翻譯過程中,單一地追求保留原文特色風格而忽略兩種語言固有的差異,且通過大量使用括號進行增補,會破壞譯文的完整性和連貫性。該譯本的出版面向對中醫藥文化有濃厚興趣的西方讀者,而非學習古漢語的外籍學者。因此,譯文的接受度對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另一方面,如在“譯古如古”原則的影響下保留古漢語的語言風格,那么譯文是否應遵循“西語之古”而選擇中世紀英語語言結構進行翻譯?
[1] 李照國,劉希茹.黃帝內經·素問英漢對照[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5.
[2] 丁菁.基于2011版新標準的標點符號用法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2011.
[3] 尚忠華.英語標點符號的基本特征與漢譯方法[J].長安大學學報,2005,7(4):86-90.
[4] 劉春蕾.從形合意合角度看科技英語中長句的翻譯[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11-13.
[5] 李永安,王萱.英漢語言差異在中醫翻譯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1(7):991-993.
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示例(四)
古籍[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版本(或其他責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
示例:
[15] 黃帝內經素問[M].影印顧從德刻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31.
[16] 吳毓江.墨子校注[M].孫啟治,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615.
[17] 王清任.醫林改錯[M].李天德,整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68.
Discussion on the Use of Brackets in the Translation of Yellow Emperors′Canon of Medicine·Plain Questions
HOU Qian,TIAN Yang,SHEN Yanxing,DONG Na,QU Qianqian,LU 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China
A
1004-6852(2016)11-0147-03
2015-12-10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編號14YJA740019);西安市2015年度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編號15W27)。
侯茜(1984—),女,碩士學位,講師。研究方向:中醫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