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日前,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調整港口船舶使費和港口設施保安費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完善港口船舶使費收費政策,降低港口設施保安費收費標準,促進我國水運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通知》,在新的收費政策中,不僅降低港口設施保安費,現行的部分收費也被取消。有分析認為,該政策出臺將對港口類上市公司收入帶來一定影響,但利好航運類企業。
《通知》要求規范船舶使費收費項目,港口經營人和引航機構提供船舶進出港服務,可收取引航(移泊)費、拖輪費、停泊費、圍油欄費、駁船取送費、特殊平艙費以及垃圾處理、供水、供油、供電服務收費等費用,除此之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費用。取消現行收取的靠墊費,以及引航費中的引航員滯留費和引航計劃變更費,將系解纜費、開關艙費并入停泊費收取。
同時,根據《通知》,我國將改進船舶使費計費辦法。如航行國際航線船舶引航費起碼計費噸由500凈噸提高到2000凈噸,40001~80000凈噸部分、超過80000凈噸部分收費標準(引航距離在10海里以內)分別降低到每凈噸0.45元、0.425元。節假日、夜間對航行國際航線船舶進行引航和拖輪作業的,引航費、拖輪費加收的比例降為45%。《通知》還強調,港口經營人和引航機構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價格政策。
據了解,港口費用支出一直是航運企業的一大剛性支出。2014年,雖然國際燃油價格在第四季度出現大幅下跌,但受到港口費等費率剛性上漲的影響,航運經營成本支出持續上漲,使得全年經營壓力較大,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繼續虧損。因此,港口服務中的部分費用下降或取消將直接降低航運業部分成本支出。加上國際油價持續走低,市場逐步改善,將有利于上市公司業績逐步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