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琴綜述,宋振林審校
(貴州省人民醫院骨科,貴陽550002)
膝關節置換術后冷療效果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的研究
田茂琴綜述,宋振林審校
(貴州省人民醫院骨科,貴陽550002)
膝關節;冷凍療法;疼痛;影響因素;綜述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最有效方法之一,但膝關節手術損傷大,術后并發癥多,所以預防和治療并發癥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冷凍療法(冷療)作為一種物理療法,已普遍運用于骨科急性創傷和術后護理中[1]。冷療可使微血管收縮通透性降低,減慢神經傳導速速,降低組織溫度及細胞代謝,具有止血、鎮痛、消腫的作用[2]。現就冷療的臨床療效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作一綜述。
1.1 冷療對疼痛的作用疼痛已成為繼“體溫、血壓、呼吸、脈搏”之后的第五生命體征。TKA術后約60%的患者會出現重度疼痛,30%的患者會出現中度疼痛[3],故TKA圍術期的疼痛管理至關重要。冷療可抑制細胞活動,減慢神經沖動的傳導,減弱細胞的代謝,降低末梢神經敏感性,從而起到減輕疼痛的作用。焦華琳等[4]和宋美娜[5]研究報道,冷療可通過降低神經末梢敏感性而減輕疼痛。陳松等[6]研究進一步報道,持續24 h冷療不但能明顯減少止痛藥的用藥總量,而且能明顯推遲術后第1次使用止痛藥的間隔時間。疼痛的病理生理學機制非常復雜,包括中樞和外周多個受體和感受器,單一的藥物或方法很難完全消除疼痛[7]。冷療在一定程度上能減輕創傷后疼痛,但冷療配合多模式鎮痛方案更有利于TKA患者圍術期的疼痛管理,使患者真正達到無痛,從而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復鍛煉。
1.2 冷療對術后腫脹的影響冷療使局部血管收縮,降低局部組織代謝、肌肉的電興奮和血管壁的通透性,減少充血和滲出,可有效地減輕腫脹[1,8-9]。饒世鳴等[10]研究報道,術后1~3 d冷療組較對照組腫脹有所減輕。而高福強等[11]更進一步報道了肢體腫脹程度與隱性失血量呈正相關,術后失血量多會加重肢體的腫脹程度。國內大量研究報道,冷療對于減輕TKA術后的腫脹均有效。而國外研究報道認為,冷療對于減輕TKA術后腫脹沒有統計學差異[12-13]。有研究認為,冷療可減輕膝關節腫脹引起的關節源性肌肉抑制(arthroenic muscle inhibition,AMI),可能減輕膝關節手術后的股四頭肌AMI[14]。
1.3 冷療對顯性失血和隱性失血的影響喬艷琴等[15]研究報道,全膝關節置換術后24 h內總出血量冷療組為(520.25±17.30)mL,而對照組為(672.24±19.41)m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馬紅玲等[16]、胡超芬等[17]研究報道,冷療能抑制TKA術后早期滲血,減少術后出血量。Rosencher等[18]研究認為,TKA術后出血量除術中出血和術后引流出血量外,還有肌肉和假體周圍形成血腫中的隱性失血出血量。TKA術后由于豐富的血管網,滑膜面積大,截骨平面的損傷,術中關節囊的松解,軟組織的損傷,止血帶的使用等,這些因素會導致“隱性失血”的發生。有文獻報道,隱性失血量占圍術期失血量的68%[11]。陳松等[6]研究報道,冷療不但能減少TKA術后的顯性失血量,還能間接減少隱性失血量。而鄧艷華[19]認為,隱性失血有增高感染和并發癥的發生率,其研究表明,TKA術后早期夾管聯合冷療能有效減少術后隱性失血量,減輕肢體腫脹,從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1.4 冷療對關節活動度的影響膝關節活動度(range of motion,ROM)是膝關節置換術后評價手術效果的客觀指標,也是臨床觀察的重點。持續24 h冷療能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有利于TKA術后早期康復鍛煉[20]。王嬌等[21]研究表明,觀察組采用冷療法對于膝關節置換術后早期ROM明顯優于對照組。國外Schr?der等[22]報道顯示,冰敷壓迫組術后所有時間內關節活動度較對照組平均大17°。冷療在一定程度上能減輕組織腫脹,從而增加早期關節活動度。冷療能增加TKA術后早期關節活動度,而對最終的關節活動度無影響[14]。
2.1 冷療制品的選擇目前,臨床應用的冷療制品各有不同,有研究者報道,高滲冰敷袋呈冰霜狀,其形態為霜水狀,冰袋松軟,能充分接觸體表面積[1,23-24]。而馬麗紅等[25]、趙欣茹等[26]、孫衛平等[27]使用冷療機與普通冰袋實驗比較,均一致認為冷療機的冷敷效果優于對照組。但也有文獻報道,TKA術后持續冷療,其成本高,臨床應用較難普及[28]。與冷療機比較,就其效價比而言,傳統冰袋效價顯然更高[29]。
2.2 冷療方式和持續時間冷療有持續冷療和間斷冷療2種方式,冷療持續時間的長短會直接影響傷口的愈合,組織的修復。夏玉斌[30]對TKA術后進行24、48、72 h加壓冷療對照研究,研究認為加壓冷療48 h后,由于出血、滲出的狀況已經穩定,可以停止冷療。尹辛成等[31]報道也支持這一觀點。而吳明瓏等[20]認為,持續24 h冷療優于間斷冷療,能明顯減輕患肢腫脹及疼痛,縮短住院時間。江燕等[32]研究認為,48 h內間斷冷療優于持續冷療。持續冷療1 h后會出現10~15 min小動脈擴張,這是機體避免長時間因冷凍造成組織損傷而引起的防御反應,稱為繼發效應[33]。這種繼發效應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機制,持續冷療對繼發效應的影響目前尚無定論,仍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
有研究報道,持續冷療過程中應每30分鐘監測膝關節溫度維持在10~15℃,低于此溫度范圍會引起皮膚凍傷或損失神經[1,6]。在持續冷療過程中,凍傷往往在10℃時開始發生,因為在此時皮膚感覺開始發生改變及缺失,血管收縮導致組織氧供減少,使細胞內液滲入間質內,細胞發生皺縮及變形,而前列腺素的釋放是通過血管收縮、血栓形成及血液分流使局部更加缺血,進一步發展可能導致局部組織壞死[34]。盡管冷療相對比較安全,但仍需警惕及預防凍傷的發生[14]。所以如何將冷療控制在一個既安全又有效的范圍內,減少和控制并發癥的發生,使冷療發揮其最大作用,仍需進一步探索,不斷進行完善。
綜上所述,冷療對于創傷后減少出血、緩解腫脹、減輕疼痛等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目前對于TKA術后的作用效果有一定爭議,特別是冷療對于TKA后期ROM的影響。關節源性的肌肉抑制等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除此還應加強冷療不良反應的重視,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臨床工作人員對于冷療制品及冷療方式的選擇應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病情、經濟狀況)、醫療資源、護理人力資源等選擇最優的方法為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達到快速康復。
[1]王春萍,田琴,李英.10%鹽水冰袋聯合彈力繃帶持續加壓冷敷用于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腫痛[J].護理學雜志,2012,27(8):16-17.
[2]童鳳玲.持續冰敷對膝關節置換病人術后康復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4,12(20):1860-1861.
[3]符培亮,吳宇黎,吳海山,等.全膝置換術后關節內注射雞尾酒式鎮痛混合劑對鎮痛效果的評價[J].中華骨科雜志,2008,28(7):541-545.
[4]焦華琳,楊京春.膝關節術后不同冰敷時間的療效對比分析[J].護理學研究,2013,28(3):24-25.
[5]宋美娜.膝關節置換術后應用冷療的護理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145-146.
[6]陳松,符培亮,吳海山,等.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膝周持續冰袋加壓冷敷的鎮痛效果分析[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2014,8(2):30-34.
[7]賈東林,郭向陽.膝關節置換術后鎮痛研究進展[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2,18(4):245-248.
[8]姚俊旭.50例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腫痛冰敷加理療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2014(6):109-110.
[9]尹志改.自冷式冰袋冷敷減輕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腫痛的研究[J].實用骨科雜志,2010,16(2):146-148.
[10]饒世鳴,蔣樂佩,鄭文嫻,等.持續性生物冰袋冷敷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減輕關節腫痛的研究[J].現代實用醫學,2010,22(7):821-822.
[11]高福強,李子劍,劉延青,等.初次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肢體腫脹程度與隱性失血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1,19(3):199-202.
[12]AdieS,KwanA,Naylor JM,et al.Cryotherapy following total knee replacement[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9):CD007911.
[13]Smith J,Stevens J,Taylor M,et al.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compression bandaging and cold therapy in postoperative total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J].Orthop Nurs,2002,21(2):61-66.
[14]馬路遙,郭萬首.膝關節置換術后冷療的研究現狀[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24(3):253-256.
[15]喬艷琴,蔣攀峰.持續冰敷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24 h出血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2):59-60.
[16]馬紅玲.冰敷袋應用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引流量的效果觀察[J].淮海醫藥,2012,30(6):549-550.
[17]胡超芬,姜小芬.冷療法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減少出血和減輕腫脹的觀察和護理[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6):818-819.
[18]Rosencher N,Kerkkamp HE,Macheras G,et al.Orthopedic Surgery-Transfusion Hemoglobin European Overview(OSTHEO)study:blood management in elective knee and hip arthroplasty in Europe[J].Transfusion,2003,43(4):459-469.
[19]鄧艷華.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病人術后早期夾管聯合加壓冰敷的護理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17):2164-2165.
[20]吳明瓏,田薇,劉洪娟.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最佳冰敷時間及頻率的研究[J].骨科,2015,6(3):159-161.
[21]王嬌,張玉梅.冰敷壓迫法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康復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22(22):2088-2089.
[22]Schr?der D,P?ssler HH.Combination of cold and compression after knee surger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1994,2(3):158-165.
[23]謝燕崧,陳藝,寧軍.10%鹽水冰袋持續冷敷減少膝關節置換術后出血的應用[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2011,5(6):791-793.
[24]姜會枝,劉便,劉海靜.高滲鹽水混合物間斷冷敷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21):1929-1930.
[25]馬麗紅,張玲,吳秋霞.冷療機持續冷敷在膝關節置換術后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29):2739-2741.
[26]趙欣茹,和暉,孟紅梅.循環加壓冷療系統在膝關節置換術后應用的效果評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8):55-56.
[27]孫衛平,梁濤,王善超,等.膝關節置換術后應用亞低溫冷敷技術的效果觀察[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21(19):1947-1949.
[28]李玲利,寧寧,侯曉玲,等.冷加壓自動循環系統控制膝關節鏡術后膝關節的腫脹[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39):7386-7389.
[29]Ewell M,Griffin C,Hull J.The use of focal knee joint cryotherapy to improve functional outcome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review article[J]. PM R,2014,6(8):729-738.
[30]夏玉斌.空氣袖帶加壓冷療系統在膝關節置換術后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2013(11):30-31.
[31]尹辛成,張翔,趙凱.加壓冷療治療膝關節鏡檢術后膝部腫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醫生,2010,38(8):55-56.
[32]江燕,李佳,李娟.下頜骨截骨術后局部間歇冷熱療與持續冷熱療效果的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9):777-778.
[33]殷磊.護理學基礎[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74.
[34]Leikin SM,Korley FK,Wang EE,et al.The spectrum of hypothermia:from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therapeutic uses and medical simulation[J]. Dis Mon,2012,58(1):6-32.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3.020
A
1009-5519(2016)23-3638-02
2016-06-05
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