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吳文琤,王慧娟
(1.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東廣州510260;2.上海建橋學院,上海201306)
項目管理在醫療廢物處置流程中的應用
江一平1,吳文琤1,王慧娟2
(1.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東廣州510260;2.上海建橋學院,上海201306)
目的探討項目管理在醫療廢物處置流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檢查的67個臨床科室及醫技部門并采用常規醫療廢物管理方法作為對照組;選取將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應用項目管理實施醫療廢物管理后的相同科室作為觀察組,通過規范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儲存、交接轉運等環節的工作內容和要求,比較項目管理實施前后醫療廢物管理效果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醫院醫療廢物管理模式實現了科室分類收集標準化、暫存處管理規范化、運送人員專職化、運送路線時間固定化的目標,醫療廢物處理檢查不合格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項目管理使臨床醫療廢物管理規范性明顯提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醫用廢棄物;醫院管理;數據收集
醫療廢物是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1],在國際上被視為“頂級危險”和“致命殺手”[2],一旦疏于管理,易致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成為疾病的傳染源,這將可能對整個社會形成巨大的影響[3]。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每年有520萬人死于醫療廢物造成的污染[4]。因此,醫療廢物的規范處理很重要[5]。為進一步改善醫療廢物的管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2015年9月開始運用項目管理改善醫療廢物處置流程,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應用項目管理前檢查的67個臨床科室及醫技部門作為對照組,選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應用項目管理實施醫療廢物管理后的相同科室作為觀察組。
1.2 方法
1.2.1 管理方法項目管理實施前后由醫院消毒隔離小組負責,每月1次對全院67個臨床科室及醫技部門進行醫療廢物管理檢查。檢查內容: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臨時存放點設置及相關用具配置、處置室物品存放及標識、內部交接運送及登記。抽查方式:兩組患者均分別抽查264項檢查項目。
1.2.1.1 對照組采取常規管理方法,發現存在的問題:(1)醫療廢物混放、分類不正確。(2)醫療廢物臨時存放點設置欠規范,使用工具不合適,未及時上鎖,消毒隔離措施不足。(3)標識設計不規范,部分有破損。(4)醫療廢物登記本登記欠規范:提前簽名、漏簽名、跨行簽名等(包括運送員、護士、保潔員)。
1.2.1.2 觀察組運用項目管理實施醫療廢物管理實踐,具體如下。(1)理論知識教育培訓:①醫院感染管理科制訂醫療廢物處理流程圖及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對全院人員進行理論知識培訓,并派專員定期到各臨床專科現場指導。②加強后勤人員培訓、安全防護指導。后勤人員必須明確區分生活垃圾與醫療廢物,嚴格按照標識分類放置,統一存放在指定的專用收集用具內。③設立“質量持續改進追蹤表”,對問題科室進行限時1個月的質量改進追蹤檢查,落實整改措施,重新評定。(2)標識化管理及處置室改造:①針對感染性醫療廢物,張貼黃色三角警示標識于醒目、固定位置。②統一改造各科室醫療廢物處置室設施,根據衛生部《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要求放置包裝袋、容器、周轉箱等。③規定各臨床科室、部門必須嚴格按照標識分類存放醫療廢物,努力實現減量化、資源優化,每天分類打包,已使用的利器盒科室存放不超過24 h。(3)醫療廢物內部交接運送的管理:①確定全院醫療廢物運送專職人員,專職人員佩戴醫用口罩、手套和帽子,穿防護服和橡膠靴子,裝備齊全,使用防滲漏專用箱及專用運送車,按規定路線、規定時間工作。從各收集點出發,每天2次,將醫療廢物運送至暫存處。②交接登記:雙方(各科室專員與運送專職人員)交接,核實無誤后在《醫療廢物交接登記本》上簽名。登記內容包括,醫療廢物重量、包裝的密封情況、標簽與數量。③為保證運送過程中醫療廢物不發生泄漏、拋撒,塑料袋存放量不得超過3/4,并實施三重封閉,即封口的包裝袋、封閉的運送車、防滲漏的收集箱。④運送專職人員用專車將醫療廢物運送到院內暫存處,與暫存處工作人員進行交接登記,登記內容保存3年。⑤嚴格執行醫療廢物回收登記,保證醫療廢物管理相關資料真實、完整、可追溯。⑥醫療廢物運送專職人員建立健康檔案,每年體檢1次并存檔。(4)清潔消毒:院內醫療廢物回收運送結束后,對運送工具及暫存處墻面、地面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清潔消毒,再用紫外線燈照射1 h并登記。
1.2.2 評價指標依據《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試行)》等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醫院消毒隔離小組成員每月突擊檢查、評判及做出決定。比較項目管理前后67個臨床科室及醫技部門醫療廢物管理檢查中不合格次數。
1.3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醫院醫療廢物管理模式實現了科室分類收集標準化、暫存處管理規范化、運送人員專職化、運送路線時間固定化的目標,醫療廢物處理檢查不合格情況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醫療廢物管理檢查中不合格情況比較[n(%)]
醫療廢物含有感染性物品、放射毒性、藥物毒性、鋒利物品等有害物質,是引起疾病傳播或相關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要危險因素[6],其分類、收集、轉運是涉及醫護人員、保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與的一個系統工程[7],任何環節出現問題均有可能導致生態環境破壞、人體健康受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增多等安全事件發生。因此,醫療廢物的管理和處置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和重視[8]。而醫療廢物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疫病擴散的重要環節和途徑[9]。醫院應用項目管理改善醫療廢物處置流程,制訂醫療廢物處理流程圖,設置醫療廢物分類收集交接登記本并實施督導檢查,使醫療廢物的處置規范化,解除危害社會的潛在隱患,保障醫療安全。
醫療廢物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加強檢查督導及教育培訓很重要[10]。醫院針對不同環節的醫務工作者進行法律知識、安全防護、專業技能和緊急處理等培訓,統一管理辦法,制定針對性處理流程,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法制意識及對醫療廢物處置的認識[11],保證醫療廢物在第一關中不外流、不亂放。
健全的管理體制是做好醫療廢物管理的有力保證[10]。建立醫務工作者、保潔人員及運送專職人員管理體系,納入科室目標管理。消毒隔離小組每月檢查,感染管理科加大督查力度,依法管理,及時解決問題,持續質量改進。強化管理控制有效提高了醫技人員規范處置醫療廢物的依從性,從我做起,正確分類,形成工作中的良好習慣,從自我意識上掌握醫療廢物對生態環境的危害性及正確處置的重要性,提高警惕,建立正確判斷,隨時糾正錯誤。
醫療廢物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緊密相扣,醫療廢物的處置稍有差池,將可能導致重大安全事件,危及社會。醫院倡導安全文化,實施安全立體化管理[12],將安全提升到最優先地位。因此,醫院十分重視醫療廢物的管理,對醫療廢物收集點、暫存點進行必要改造及設施設備配置投入必要資金,解決硬件設施。硬件的改善,提高了從業人員對管理重要性的認知度,并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同時,醫院為運送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關心員工,每年進行健康體檢。一系列措施增強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與信心,強化自我防護意識,遵紀守法,一切按規程操作。醫療廢物的規范管理及處置是體現醫院醫技力量的重要后盾,是保證患者及醫技人員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容不得半點怠慢。醫院堅持大力狠抓醫療廢物的正確處理程式,杜絕醫療廢物外泄事件的發生。
醫療廢物處置工作是從最基本的操作做起,要求全院醫技人員不但要按規章制度的程序完成工作,更重要的是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做到有人督查與無人督查一個樣。醫院領導起帶頭作用,重視醫院感染管理,嚴把消毒隔離質量關,確保患者安全,提高安全系數。醫療廢物的正確處置有賴于全體醫技人員共同努力和執行,醫院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方可達到預期目標。
綜上所述,運用項目管理改善醫療廢物處置流程,醫院醫技人員工作中醫療廢物分類更清晰、處置室管理更到位、處理醫療廢物更便利、運送及交接更規范,避免了工作的無序性及隨意性,醫療廢物管理質量明顯提高,醫療廢物處置檢查不合格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陳書娟.醫療廢物規范管理與醫院感染控制[J].健康必讀雜志,2013,2(2):418-413.
[2]李夢妮,邱萌,甄玲.孝感市40所醫院醫療廢物管理現狀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7):483-484.
[3]武改麗,高美榮.醫療廢物管理現狀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1,9(14):1286-1287.
[4]郭瑩.醫療廢棄物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4,7(23):163.
[5]索霞,曹宏,邢鳳梅.實習護生醫療廢物規范處理知、信、行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5C):1827-1828.
[6]周小燕,劉敏,封燕.新制醫療廢物標識牌在醫療廢物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4,5(11):132-133.
[7]薛菊蘭,鄒正偉,王向榮,等.精細化干預在醫療廢物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12):887-889.
[8]蘆永華,鄭麗英,譚鋒,等.品管圈應用于醫療廢物正確處置的效果評價[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5,14(9):639-641.
[9]劉玲珍,沈燕.標識化管理在臨床醫療廢物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0):93-94.
[10]陳月琴.24所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3,27(10B):67-69.
[11]王瑩瑩.醫療廢物回流社會原因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6):67-69.
[12]李夢妮,邱萌,鐘芳,等.醫療廢物分類標志與封袋標志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7):68-70.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3.062
C
1009-5519(2016)23-3728-02
2016-06-06
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