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潔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心血管內科,重慶400038)
心電監護儀袖帶導致上肢毛細血管破裂引起手臂腫脹1例
李昱潔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心血管內科,重慶400038)
心電描記術/儀器和設備; 上肢; 毛細血管; 心電描記術/副作用; 病例報告
心電監護儀是醫院常用的精密醫學儀器,能24 h連續監測患者的生命參數,及時發現危急情況,使醫務人員能及時應急處理和提供治療的依據。在臨床中,因管理及護理不當引起的相應并發癥也越來越多。現將本院收治的1例心電監護儀袖帶致上肢微血管破裂引起肢體腫脹患者的結果報道如下。
1.1 病例介紹 患者,男,31歲。因“突發視力下降1個月,活動后勞累、胸悶1周,發現血壓升高3 d”入院,于2016年4月22日入住本院,查體: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皮膚黏膜蒼白,無黃染、無出血點,四肢關節正常,四肢無水腫。患者病情危重,入院時測血壓為200/ 126 mm Hg(1 mm Hg=0.133 kPa),遂入住冠心病重癥監護病房,予心電監護儀觀察生命體征,口服波依定5mg,心電監護儀1 h 1次自動測壓,血壓袖帶捆綁右上臂測壓,患者血壓降至160/90 mm Hg上下波動10 mm Hg,未間隔時間更換測壓肢體。4月22日查凝血五項正常。4月24日患者訴右側肢體疼痛并出現右側肢體腫脹,五指屈伸、前臂旋轉、屈伸活動正常。上肢超聲提示:右上肢腫脹明顯,右側腋動脈、肱動脈、橈動脈、尺動脈血流通暢,未見異常。X射線檢查未見右上肢關節異常。經超聲及X射線結果診斷為血壓袖帶導致患者右側肢體毛細血管破裂,引起肢體腫脹。更換血壓袖帶至左側上臂測壓,間歇時松開,給予患者右側上肢繃帶纏繞并懸吊。4月25日患者右上肢腫脹區域向肩部放射,可見紅斑及散在出血點,皮膚未見破損。繼續給予右側上肢懸吊,同時給予50%硫酸鎂濕敷,每天2次。4月27日患者右側肢體及肩部腫脹較前消退。10 d后患者右側上臂腫脹消退,紅斑及出血點消退。
1.2 分析原因
1.2.1 患者因素 健康人的甲壁毛細血管壓力為(3.19±0.35)kPa,而高血壓患者為(4.61±0.89)kPa,在壓力作用下,高血壓患者更容易發生毛細血管破裂[1]。
1.2.2 護士因素 未科學使用和管理心電監護儀袖帶,測完血壓后未間斷更換測壓肢體,使袖帶包裹時間過長,上臂受壓,導致毛細血管破裂。
1.2.3 素質因素 護士欠缺觀察力,責任心不夠,為了減輕工作量,過于依賴心電監護儀。
2.1 科學使用和管理袖帶以減少不良并發癥
2.1.1 有研究報道,測量時間越長、間隔時間越短,并發癥發生率越高,發病程度越重[2]。袖帶頻繁充氣壓迫上臂,引起皮膚及軟組織的損傷,甚至引起前臂和手的缺血損害,又因缺乏較好的處理措施,增加了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在臨床工作中,對需要密切觀察的患者,應根據具體情況測壓。
2.1.2 護士應根據患者臂圍選擇大小合適的袖帶,將袖帶捆綁在穿有病員服的上臂,袖帶捆綁的位置要正確,袖帶的氣囊中間部位正好壓住肱動脈,下緣正好在肘彎上2~3 cm,松緊程度以僅能夠伸入1個指頭為準,測壓時上臂保持伸位并外展。患肢、傷肢、動靜脈造瘺肢體、靜脈注射管及循環不良的肢體嚴禁監測血壓。嚴密觀察受壓部位局部情況,間歇時應松開袖帶,每隔1~2 h檢查1次血壓袖帶及皮膚,定時更換位置。密切觀察充氣導管是否通暢、袖帶充氣有無受壓、松緊度是否適宜、位置與方向是否正確。注意保暖及避免皮膚破損。對有高血壓患者、老年人、小兒、危重患者、昏迷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及皮膚過敏者的要更加重視。
2.2 提高護士對心電監護儀的應用和管理水平
2.2.1 科室可針對心電監護儀護士應用能力及管理存在的問題成立品管圈(quality circles,QC)簡稱QC小組,能有效規范心電監護儀的管理,提高護士對心電監護儀的熟練度[3]。
2.2.2 臨床護士應熟悉心電監護儀的正確使用方法,規范操作。由于臨床知識的欠缺和工作經驗不夠,對患者出現的問題不能作出正確判斷,對心電監護儀儀器設備性能操作及管理不熟練,常出現緊急狀況下應急能力欠缺。因此,重癥監護室護士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術,并加強護士獨立判斷能力及防范意識,以減少、杜絕發生不安全事件和事故。樹立風險管理意識,將各項護理活動可能對患者產生的危險因素進行識別、評估,制訂有效防范措施,主動參與,確保各項制度落實。加強自身建設,學習科學的管理方法,加強護理管理中的溝通及交流,提升管理水平。
2.3 加強護士服務素質和專業素質培養 在護理活動中敏銳的觀察力是護理危重癥患者必備的能力和衡量護士心理品質的一個重要標志[4]。大量高技術監護設備容易導致護士過分依賴,而產生“惰性”,一旦盲目依靠儀器提供的信息就會導致不良事件發生。護士的工作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5],護士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對患者病情的觀察上,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提供正確的信息,做出相應的護理措施。另一方面護士要有嚴謹自律的工作作風、良好的心理素質、全面豐富的理論知識,并牢記護士職責,提高自身對護理事業獻身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為重癥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總之,因心電監護儀袖帶導致上肢毛細血管破裂引起手臂腫脹臨床少見。在護理工作中要高度警惕,加強
管理意識,及早干預,防止對患者造成不可逆的不良影響。
[1]王寶忠,楊淑琴,邱玉霜,等.高血壓病與健康人毛細血管壓及血液流變性檢測的對比分析[J].微循環雜志,1995,5(3):50-51.
[2]宋曉安,任紅,王桂英,等.持續血壓監測致壓力性紫癜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0):902-904.
[3]古金燕,吳妙莉,彭小燕,等.品管圈活動對提高護士心電監護儀應用能力及管理水平的效果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13,12(12):63-65.
[4]高曉紅,張三桃.淺談重癥監護室護士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J].現代臨床護理,2008,7(2):52-53,58.
[5]沈永紅,崔曉燕.探討重癥監護室護士的綜合素質[J].上海護理,2004,4(3):57-58.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4.070
:B
:1009-5519(2016)24-3910-02
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