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雪英
(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興安盟 137713)
探究傳統營養學的起源和發展
齊雪英
(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興安盟 137713)
我國傳統營養學的發展經歷了由無到有、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傳統營養學是指以中醫理論的指導為基礎條件,通過對食物的研究,達到幫助人們強身健體和預防疾病的目的,同時,也能促進人們身體逐漸康復。本文主要探究傳統營養學的起源和發展的過程,致力于清晰地展現我國傳統營養學的發展脈絡。
傳統營養學;起源;養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健以食為先”,道出了生活的基本原理,如果要健康,要以食物作為基礎,從食物的根源著手。我國傳統營養學是利用合理的食物保障人體健康的學科,對人類生活飲食起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與人類的身體健康、學習工作等各方面息息相關。本文對傳統營養學的起源、發展、主要成就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和探討。
我國傳統營養學歷史悠久,是我國飲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在早期,人類為生存和后代,開始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逐漸區分食物和藥物,能用來充饑飽腹的物質劃分為食物,而對于受傷時起到治療作用的物質劃分為藥物。在商代,伊尹在調配藥物治病的過程中,因姜能幫助人們驅寒發汗,同時又能暖胃,治療嘔吐等,而把姜歸為藥物。
隨著時間的流逝,古人們不斷從生活中總結經驗,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被稱為“醫之始祖”。其中所講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癥、診法、論治、養生學和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論述醫學,呈現出自然、生物、心理、社會的“整體醫學模式”[1],其主要來源于我國古人對生活現象的總結,這部醫書對我國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
東漢時期出現的《神農本草經》是我國中醫的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包含的藥物達365種。書中包含365種藥材正好與一年365日相吻合,但這并非是巧合,而是作者故意如此編制。事實上,當時掌握的藥物數量已遠超此數,但由于受到術數思想的影響,所以從中選取了365種藥物,“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此醫書是我國中藥理論的精髓。
唐代時期,《食療本草》成為當時的本草專著,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全書包含藥物241種,集古代食療為一體,最近終于成功印刷,為中國和世界醫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明代時期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包含本草共1 892種,同時附帶藥圖 1 000余幅,對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地、形態、采集、炮制、方劑配伍等進行較為詳細地描述,且配方達10 000余種。《本草綱目》首先在藥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類法,采取“析族區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把藥物分礦物藥、植物藥、動物藥。它是對食物本草的一大總結,同時記載和詳細介紹了部分食物和多種食療方法。
2.1以預防為主
自古至今,中醫的治療理念都是以預防為主,主張“治未病”,其主要含義是在疾病發生前從飲食調節和飲食全面等方面入手,采取各種預防措施,從而阻止疾病的產生。第二個含義是防止產生病變,考慮疾病對身體可能產生的危害,治療疾病于未變之前,阻止疾病進一步惡化。
2.2考慮整體
整體觀念的含義主要是指人生活在自然環境中,因此必須要順應自然,不能與自然相逆[2]。例如,在炎熱的夏季利用綠豆湯、酸梅湯等來預防中暑,可使人們感受到清涼,避免中暑帶來的危害。根據地形的分布,南方人熱愛吃辣,因南方的天氣較潮濕,吃辣能幫助人們去除濕氣;而北方天氣干燥不宜吃辣椒,否則會引起上火等癥狀。
2.3辨證論治
辯證是指在治療前要掌握基本的前提條件,而論治是治療的主要手段。例如,在人們淋雨后,最容易感冒發燒或打噴嚏,而比較有用的食療法是熬姜湯,能幫助人們去除濕氣及和寒氣,降低體溫,從而保證人們的身體迅速恢復。
2.4飲食禁忌
在中醫療法中,“忌口”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尤其在疾病發生后,應在吃飯時將不適合生病期間食用的食物剔除,例如,人們胃口不好時,不應吃涼的或不熟的食物;在發燒期間不能吃辣椒或蔥姜之類的食物;咳嗽時不能吃肉類食品,魚蝦雞鴨肉等都不能食用[3]。
我國傳統營養學和現代營養學的理論體系差距雖較大,但傳統營養學為現代營養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很多東西仍要借鑒傳統營養學。在今后營養學發展的過程中,應致力于取其精華,去其槽粕,將傳統營養學與現代營養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為保障人類的身體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1]科普中國.中醫理論體系的演變 神秘的東方醫術[EB/OL].(2015-11-21)[2016-02-25]. http://news. xinhuanet.com/science/2015-11/21/c_134839646.htm.
[2]周 儉.中國傳統營養學的起源和發展[J].營養學報,2008(4):341-344.
[3]趙婉瑩.中國古代食療發展研究[D].咸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utrition
Qi Xuey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Inner Mongolia, Xing’an Meng Keyouqianqi, Xing’an Meng 137713,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utrition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from the simple to the complex. The traditional nutrition refers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guidance for the basic conditions, through the study of food, help people improve the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lso can promote the human body gradually recovered.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utrition and devotes to a clear displ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utrition in China.
Traditional nutrition; Origin; Regimen
R151
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6.1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