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喜紅
(臨沂大學商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
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研究
吳喜紅
(臨沂大學商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摘要: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作為一種普遍性高且應用價值高的理論,能夠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本文首先概述了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然后提出促進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發展的途徑。
關鍵詞: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中小企業;管理模式
1前言
隨著近些年創業大潮的到來,很多中小企業迅速發展起來,而關于如何促進企業高效發展的理論也逐漸被研究開來,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就是其中之一.這一理論把企業的發展作為一個動態過程,從而應用在企業管理模式中,繼而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因而,依據企業實際情況合理利用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是促進企業管理模式構建的重要一步。
2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概述
所謂企業生命周期,就是企業誕生、成長、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整個過程。
一個企業的決策者、文化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走向,影響著企業的壽命。世界上任何事物不論有無生命都存在著生命周期,企業也不例外。企業生命周期如同一雙無形的巨手,始終左右著企業發展的軌跡。
所謂企業生命周期就是對企業不同發展時期的一個總結性的概念,其本質是企業發展的動態過程,以企業的統計性分析為前提,進而讓這一理論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企業的生命周期主要由四部分組成:
第一,初創期。中小企業在創業初期由于自身經驗與自身條件的不成熟,導致企業的整體實力較弱,規模也較小,而這一時期最關鍵的問題是資金的欠缺,這就導致企業的中心是市場的需求。若一個企業的創業期過長,會導致管理者失去對企業的控制,對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不利。
第二,成長期。這一時期的中小企業一般都會迅速發展,不管是公司的業務還是管理能力都獲得了很大的提升,這時候就擁有了一定的融資能力,創業初期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于企業此時的發展,此外,當企業發展到這一階段往往會面臨兩個問題:其一,不規范的投資。企業目標不明確,盲目的參與多個項目的投資;其二是對于企業管理人員來說,作為公司科學決策的中心,如何科學有效的參與人力資源管理是個很關鍵的問題。
第三,穩定期。當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之后,會逐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同時其經營管理的各項業務量也是逐步增加,這時就要開始構建企業的文化,樹立起企業的文化理念,加大對企業員工行為的管理與規范。在完善企業管理模式之后,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企業文化的建設,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以及增加員工的凝聚力為目標,不斷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為企業未來長遠的發展奠定人力基礎。
第四,成熟期。這一時期的企業應該把戰略放在創新上,通過管理上、技術上以及觀念上的創新,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進行企業的再創業。同時,在這一時期,應該以創新良好的企業環境為目標,比如制定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在市場中站住腳跟。
3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探索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的途徑
3.1明確目標市場,進而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合理規劃。在企業的創始初期,不但需要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而且其內部管理方面由于欠缺經驗也會有很多的不足,因而企業在初創時不應該太大,大小適當、發揮出小而靈活的優勢,同時公司管理者應該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與才能,針對市場情況加大分析。對目標市場要充分熟悉同時加強自身的洞察力,然后針對市場調研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決策,進而制定出針對市場的合理性的補缺戰略,不斷把重點放在提升企業的精細化、專業化的水平,以此為基礎,再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完善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對員工的行為進行規范,最終構建起一套合理的文字性制度。
3.2從實際出發,實行標準化管理。對于成長期的中小企業而言,標準化的管理方式是其最優的選擇,通過制定出完善的企業制度,進而對企業經營的各類業務進行規范,通過分權式管理模式來提高企業決策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同時依據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合理規劃。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企業制度:其一,加大人力資源的經營管理工作,構建起企業的管理體系,并加強執行力度;提高高層管理人員管理工作的積極性,要求他們能夠各自在工作中發揮出作用,積極制定出準確的市場規劃,提升企業的發展活力、效率以及穩定發展的平衡力。
3.3加大對企業文化的建設,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當企業的發展進入穩定期之后,適當建立文化導向性的管理模式,雖然企業的文化建設具有各種各樣的外在表現形式,但是其核心始終是員工,同時還應該建立起鼓勵式績效文化制度,比如:建立個人績效,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熱情與積極性,進而增強員工的凝聚力與積極性,促使員工能夠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的創造性,從而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的保障。
3.4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加強創新與優化。以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為基礎,中小企業在經歷過初創、成長進而穩定下來后,隨后就漸漸進入成熟期,企業在成熟期最關鍵的就是創新,包括技術創新以及觀念、管理的創新,以創新促企業革新,因而在這一時期企業應該把創新與變革作為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加強對企業創新的宣傳,建立起激勵員工進行創新的相關制度以及文化形式,進而對員工的創新意識進行引導,發揮出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企業還要加強對市場的再定位,從市場中探索出更多的機會,進而為企業業務的增長創造條件。企業必要時要進行戰略性調整,其一是保持原有的核心競爭戰略,通過對既有產品進行再創新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棄原有戰略,在新的領域開拓一個新的方向,同時改變企業的組織構架,以促進企業的發展。
4結束語
總之,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只是一種綜合性概述理論,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因而,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樹立起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在利用這一理論時應該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理解這一理論的精髓與內涵,制定出科學有效的企業管理模式,通過制度建設對企業各個方面的工作進行規范,以創新促革新,促進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功網,羅蔚.論企業生命周期視角下的中小企業管理[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
[2]張波,陶秋燕.基于成長因素的北京市中小企業發展對策研究[J].改革與戰略,2009(08).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