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金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官地煤礦衛生科,山西 太原 030053)
優質的葡萄酒多數具有專屬葡萄品種,如德國的干白雷司令葡萄酒是用雷司令品種加工而成,北京干紅葡萄酒是用佳里釀加工而成,煙臺的解百納葡萄酒是用赤霞珠加工而成。如著名的波爾圖紅葡萄酒、法國老香檳省的香檳酒、德國的干白雷司令、美國的諧麗酒等一直暢銷不衰。我國的釀酒歷史十分悠久,葡萄酒的釀造歷史約有2 500多年,可以釀制葡萄酒的葡萄品種很多,各有特點。
①含糖量高,因糖分是果酒發酵的基本物質,要求為16%以上。②酸分,有機酸在果酒釀造中有促進酵母繁殖,抑制腐敗菌群生長的作用,還可以促進色素溶解,使葡萄酒醇厚,清爽。③香味濃郁,只有原料香濃,才會釀造出風味獨特的葡萄酒。④汁液多,發酵易提取。
原料選擇后,經過破碎,去梗。每顆葡萄都要充分破碎,利于壓榨取汁,以便于果汁與酵母接觸發酵。種子與果梗不能破碎,否則會使紅葡萄酒有苦澀味,并使酒液渾濁。破碎制品不宜使用鐵,銅制品,因會使葡萄酒發生鐵或銅敗壞病,并增加重金屬含量。一般使用硬木質、不銹鋼及硅鋁合金為宜。
二氧化硫處理:二氧化硫在葡萄酒中以游離狀態時殺菌作用強,當原料含酸量高時二氧化硫的使用量為0.03~0.05 g/L,含酸量低時為0.05~0.1 g/L。紅葡萄酒應在葡萄破碎除梗后送入發酵罐時進行,殺菌能力則強。SO2也有其不利影響,使用不當或在使用濃度過高,可使葡萄酒產生怪味,并對人體產生毒害,還會影響微生物活力而推遲葡萄酒成熟。
此外,糖分調整需注意,加糖時先用少量果汁將糖溶解,再加入大批果汁中去。同時結合酸分含量情況,酸高者則制成糖漿加入調整度,反之宜加干糖。酸分調整時需注意,果汁中的酸分以0.8~1.2 g/100 mL為宜。此量即為酵母菌最適應,又能增加酒的風味,增進葡萄酒色澤。若酸度低于0.5 g/100 mL,則需要另加酒石酸、檸檬酸或酸度高的果汁調整酸。
目前各大葡萄酒廠普遍采用人工發酵。
(1)開放式發酵。將經破碎等處理的葡萄果漿,用泵送入開口式發酵桶至其容積的4/5,留空約1/5預防發酵時皮渣沖出桶外。為掌握發酵進程,必須經常檢查發酵液的品溫、糖、酸和酒精含量等。發酵期的長短因溫度而異,一般25 ℃需要5~7 d,20 ℃左右需14 d,15 ℃左右需14~21 d。
(2)密閉式發酵。將制備好的果漿及培養酵母送入密閉式桶至約八成滿。安上發酵栓,使發酵產生的CO2經發酵酸逸出。密閉發酵的優點是芳香物質不易揮發,酒精濃度高,游離酒石酸較多,揮發酸較少。不足之處是散熱慢,溫度易升高,但在氣溫低時有利。
(3)出桶壓榨及后發酵。發酵結束后應及時出桶。避免渣滓中不良物質溶出過多,影響酒的風味。酒液放出用轉酒池承盛,再泵入消過毒的貯酒桶,安上發酵酸,以待進行后發酵。由于出桶為酒液提供空氣,休眠的酵母復蘇后發酵,經約2~3周,已無CO2放出,糖分降低到0.1%左右,此時將發酵栓取下,用同類酒填滿,用塞嚴密封口。
剛發酵完成的酒,由于含有CO2、SO2與酵母的臭味,并且生酒味、苦澀味、酸味也很重,酒味粗糙不細膩,含有大量的細小微粒及懸浮物等,不適飲用。必須貯存陳釀,才能使酒質清晰透明、醇和芳香。貯存陳釀中的管理有添桶、換桶、下膠和冷熱處理加速酒的陳釀,提高果酒的穩定性。添桶的目的是使盛器經常裝滿,防止由于酒液蒸發損失,氣溫降低酒液體積收縮,滲透等原因造成的空位,不利于酵母菌的活動。換桶一般情況是當年12月換一次桶,翌年2-3月換第二次桶,8月換第三次桶,第三年10-12月換桶一次。換桶時間應選擇在氣溫低五風時,第一次換桶宜在空氣中進行,第二次起宜在隔絕空氣下進行。換桶時各種工具和盛器必須徹底洗凈消毒滅菌。
利用冷處理和熱處理可使酒液澄清透明。冷處理要求迅速降溫到要求的溫度,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冷處理的溫度應高于葡萄酒的冰點溫度0.5 ℃為宜,處理時間3~5 d。熱處理宜在密閉條件下進行,避免酒精及芳香物質揮發;一般以50~52 ℃處理25 d效果最好。葡萄酒的成分極為復雜,其中糖分、酸分要求調配適當。調配后的酒有明顯的不協調的味道,易產生沉淀需繼續陳釀一段時間,冷熱處理即可。待酒釀造成熟時,根據包產單位的多少(達到80以上)便可直接裝瓶密封,不需殺菌。此外,裝瓶殺菌后還需對光檢驗,看葡萄酒中是否含有雜質,裝量是否適宜,合格后添標、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