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宇
(山西工商學院金融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
我國村鎮銀行良性發展思路探究
張曉宇
(山西工商學院金融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一直是困擾我國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其中大部分農村地區落后的經濟問題更是重中之重。要發展農村經濟,優質的農村金融服務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村鎮銀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村鎮銀行要保持良性健康發展,也是其持續經營的命脈所在。
關鍵詞:村鎮銀行;村鎮銀行現壯;良性發展
1村鎮銀行的產生及發展現狀
作為一種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①的產生與發展過程是一種強制性的制度變遷。它的產生和發展帶有明顯的行政色彩,但是缺乏商業銀行的市場化運行規律和契合農村金融市場的特征。
村鎮銀行的網點主要座落在縣城和鄉鎮,通過自身的經營發展來滿足農戶的小額貸款需求,并且為當地的中小企業開展必要的金融服務,即“支農支小”來促進本身的發展和壯大。明確的市場定位在解決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等問題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豐富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同時,村鎮銀行還滿足了“三農”發展的金融服務需求。但是,由于村鎮銀行成立時間短,經營和管理經驗相對欠缺,對其市場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另外,受其發展所限,金融產品和服務比較單一,再加上民眾對村鎮銀行還沒有完全認可,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村鎮銀行的發展。
另外,在縣、鄉兩級地區的金融市場也不是完全空白的,其中郵儲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就是村鎮銀行主要的競爭對手。這兩個機構有著深厚的發展基礎,基層網點覆蓋面廣,并且早已得到中小地區消費者的廣泛認可。農村信用社未來很長時間將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因為其“點多面廣”,所以在成本和群眾基礎方面的優勢不容忽視。隨著郵儲銀行上市的呼聲越來過高,和農信社改制的進程加快,未來這兩類機構的市場化程度都在深化,因此留給村鎮銀行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
2村鎮銀行良性發展思路
一是要進一步明確村鎮銀行市場定位。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是“支農支小”,因此要在農村金融服務上下大工夫,主動走進農村,主動擁抱農民,主動助推農業,切實以“三農”為中心,時刻關注所在地區的農村金融需求和農業的發展方向,不僅要把物理網點真正設立到鄉鎮和行政村,下沉服務重心,而且要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從根本上承認和樹立自身和農民是“利益相關者”的心態,為所服務地區提供全面、方便、快捷的服務;另外,積極支持農民創業,對好的項目要主動加強引導,借助自身的金融優勢扶持其度過創業初期的資金困難。
二是要進一步提升村鎮銀行的企業管理水平。村鎮銀行要堅持審慎經營原則,正確處理業務與風險的關系,用防范風險的理念探尋業務和風險之間的平衡。同時,風險控制機制的設立也顯得異常重要,通過完善組織架構,制定現實、有效、可行的風險管理制度,最終在業務規模和復雜程度上建立與自身相適應的全面風險管理運行機制。
三是要積極開發具有村鎮銀行特色的金融產品。村鎮銀行要想在競爭激烈的農村金融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必須要有符合自身特色的金融產品。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農民在日常的生產活動中使用金融產品的意識不強烈,村鎮銀行要利用其地域優勢,主動推出親民而且通俗易懂的金融產品。不求大而廣,但求小而精,通過業務創新來滿足農村客戶的不同需求。通過與鄉鎮政府和村委會等行政機構的合作及時搜集信息,切實了解農民對于金融產品的需求情況,以此作為依據,力求對農村市場開展差異化服務,通過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打通農村市場,取得農戶信任,培養和打造一批信任村鎮銀行、愿與村鎮銀行打交道的優質客戶。此外,利用國家對農村扶貧的政策傾斜,積極對接省級扶貧開發金融平臺,為貧困戶提供免抵押、免擔保的扶貧小額信貸,在幫助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同時不斷占據農村市場,滿足“三農”不同需要,與農民朋友建立牢固的利益共同體。
四是要努力吸納專業人才。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對于村鎮銀行來說也是如此。農民和小微企業是村鎮銀行的主要貸款客戶,因此村鎮銀行人才的培養也有其獨特性。村鎮銀行的員工要做到熟悉農民,在日常生活中能與農民打成一片,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做好扎根農村、服務農民的準備,才能在農村金融市場中有所作為。目前村鎮銀行的員工基本上以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主,對農業、農村、農民普遍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從長遠發展考慮,村鎮銀行必須大力培養一批專注于農村金融服務的人才,比如可嘗試吸收優秀農民、農民企業家子女、大學生村官等到村鎮銀行就業,這樣做不僅完善了銀行的員工構成,而且能夠真正培養一批適合村鎮銀行發展的有用人才。
小結
由于一些歷史的原因,村鎮銀行的市場化不太徹底,政府的行政干預在一些情況下不可避免,因此發起人的利益很容易被忽視,再加上制度安排上的不合理,讓村鎮銀行原來的市場定位不清晰,因此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讓市場化行為成為其主導的力量。
從短期來看,國家的政策支持對村鎮銀行的發展不可或缺,從宣傳中增強社會認知度,以及從強化管理、降低運營成本中提升市場競爭力都能扶持其發展。此外,為提升村鎮銀行吸收存款能力和信貸投放的能力,可以考慮在政策方面給予傾斜,比如定向降準。
村鎮銀行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普遍對農村金融服務模式缺乏經驗,因此要加強村鎮銀行間的交流和溝通,逐漸形成經驗交流的互動機制,一方面可組織員工到系統內發起設立、業務開展較好的村鎮銀行參觀,開展系統內交流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可組織員工參觀省內、外有特色的其它村鎮銀行經驗做法,加強系統外的經驗交流學習,真正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促進村鎮銀行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欣馨.我國村鎮銀行監管研究——以焦作市村鎮銀行為例[D].中國社會科學院,2013.5,P13-15.
注解:
①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村鎮銀行的建立,有效的填補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空白,增加了農村地區的金融支持力度.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8-0095-01
作者簡介:張曉宇,女,漢族,籍貫:山西大同,單位:山西工商學院,碩士學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