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被遺忘的本土節目創新
駱冰
(遼寧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近兩年大熱的真人秀節目可以說是占據了大多數熒屏,從國外引入的各類節目顯然已經不再新奇。眼見從親子節目到戶外挑戰等節目的爆紅,各大衛視只看到了收視率的攀升隨即跟風,卻忽視了我們中國本土節目的創新!
首先,說起節目創新,其實沒有那么難。從觀眾的感受出發,設身處地為其考慮,策劃能滿足老百姓感情需求的節目,就成功了一半。真人秀節目之所以一夜之間紅遍全國,無非是節目的新穎,孩子的單純,親情的震撼,挑戰的無線可能性等等這些震撼著人們的心靈。讓原本遙不可及的明星突然變成了接地氣兒的黑洞王。由此可見,往往是最本質最貼近生活的節目,才是最能豐富觀眾精神生活的。少一點浮夸、少一點老套路、多一些真實、多一點互動,求真務實不也是黨對傳媒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嗎。
其次,創新就離不開創新型人才和先進的傳播技術。這是節目創新的“兩大法寶”。目前中國的真人秀節目制作團隊幾乎都來自韓國,我們的本土節目之所以在近些年沒有其他日韓國家、歐美國家發展的迅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這兩樣。現在,觀眾趨于年輕化,在滿足他們需求的同時還要面向各個年齡段的觀眾,所以這就需要兼具創新和專業的人才在節目策劃中好好斟酌一下了。像之前的中國好聲音到各大相親類節目,國外的創新型節目可以全球傳播,我們也要以它們為榜樣借鑒其優點,重要前提是不照搬照抄。做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節目,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爭取使中國節目大踏步趕上他們,并共同進步發展。
在新媒介環境下的電視節目創新則更為重要。因為在這種大環境中,如果電視節目不好看,可以通過互聯網渠道觀看更多海外有意思的欄目。不僅僅是海外欄目,現在互聯網自制欄目也是可圈可點。這種情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對于傳統電視節目的沖擊是很大的。隨著新媒體這種互動性極強的媒體的廣泛應用,傳播主體的范圍已經趨向了普通受眾和年輕受眾,他們的媒介素養也在不斷提升。換句話說,普通觀眾的對待電視節目的評價標準已經大大提升了。如果國內傳統電視節目再不跟上世界領先潮流,那么就可能面臨著淘汰的危險,亦或是長期依附在海外制作團隊上,止步不前。
創新是為了讓我們的觀眾,不會因為某檔國外節目的引入而覺得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并且節目停播后覺得我們電視臺沒有其他好節目能接的上“茬”。筆者本人很欣賞現在的自媒體和一些網絡自制欄目,利用這樣的開放平臺,讓普通受眾也能開發潛力,做自己喜歡做、想要做的節目,讓其他受眾欣賞。這樣的不拘一格的節目形式,才有可能出現質的創新。如果一再的借鑒成功欄目,而失去創新意識,那這樣的現象有點可怕,其實節目創新就是為了打開我們觀眾的視野,讓他們不再拘泥于曾經的小框框里,只看著過去看過不知多少年的陳年濫“片”。所以,要充分打開互動通道,讓他們表達自己心儀的節目類型。這是創新成功的必由之路。
筆者這里說想讓中國節目創新,不是埋怨,而是抱以深深的期望。這里說打造中國本土節目,不是拒絕引入國外節目,而是要跟上文化信息全球化的潮流,在創新中共同發展。借助新媒體這個大平臺,讓普通人和現在最火的“網絡自制”都能有機會來制作新的欄目,長期不斷的推陳出新,讓創新充分發揮其作用,而不是逐漸被大眾所遺忘。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在打開電視的時候,在網上搜索的時候,大多數爆紅的電視節目都是咱們“中國制造”。
中圖分類號:G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229-01
作者簡介:駱冰(1992.7-),女,漢,遼寧錦州,新聞與傳播碩士,研究方向:公共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