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帕提·牙生
(新疆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4000)
克拉瑪依現代維吾爾族婚姻習俗及其演變
瑪麗帕提·牙生
(新疆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4000)
維吾爾族婚禮婚禮具有自己的傳統習俗,更何況新疆每個地區的婚禮習俗都不一樣,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經濟的變好,每個地區的婚禮時代的進步而演變,對克拉瑪依維吾爾族婚姻習俗及其演變進行了分析,解釋和每個過程的特點。
新疆克拉瑪依;維吾爾族;婚姻;習俗;演變
婚姻是維族人類自身繁衍和社會延續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動。男女雙方通過結婚而組成一個女的家庭,必須得到社會的認可。表面上看,結婚儀式是向社會公開并得到承認的男女結婚方式,但能否舉行以及舉行何種婚姻儀式則取決于一定社會中的婚姻制度及在其基礎上交通的慣習。
從古以來新疆各個地區的婚禮習俗有著區別,作為新疆的石油城克拉瑪依維吾爾族婚禮保存著傳統也融合了時尚因素而進行中。
石油城克拉瑪依1958年建設,石油工業不斷發展,人口不斷增加,使一個新型的石油工業城市初具juxing,這里少數民族占總人口18.35%,這其中維吾爾族的人口最多,因為建設克拉瑪依的時候到這里來的人們全是新疆四面八方,也就是工作原因扎根在這里,因為石油的發展這里的生活環境和經濟情況產生了這里獨特的文化,克拉瑪依現代維吾爾族婚禮習俗。
克拉瑪依剛成立發展時,婚禮習俗大多都跟別的地區一樣,隨著社會發展時間的流逝,現在的克拉瑪依婚禮不僅跟以前不一樣還跟別的地區都有區別。
1.1 提親
男方會叫幾個年老的有身份的人來女方家提婚,其實男女家的家長早就會在飯館或餐館一樣的地方見面,給彼此留好印象,會談孩子們的未來和自己對婚禮的要求,這時候男孩和女孩會叫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見面,兩個家長都會為對方準備見面禮之類的,然后提親的時候才商量彩禮,選擇結婚日期,現在大多數結婚日期是要看宴會廳有沒有空檔而決定。
1.2 訂婚宴,商量茶
結婚日期臨近時,大概一個星期前,男方,女方各自為自己的朋友準備商量茶,以前商量茶就是叫上婚禮幫忙的親友一起寫帖子,商量婚禮上要忙活的事。而現在這些都成了一個形式,商量差變成一對新人的訂婚宴。訂婚宴前口頭叫上親朋好友,不會有父母在,準新郎對準新娘送鮮花,戒指,親朋好友見證他們的幸福時刻。然后雙方發一些禮品給到場的朋友們,還有托他們派送寫好的請帖。以前父母那個年代(70-80年代)騎著自行車一個一個送到來賓的手上,而現在生活節奏快,人人都很忙,居住的地方都不是在一個地方,所以為了方便把請帖拍照從網絡上發送,婚禮的信息都在網絡上發布了(微信)。
1.3 kiz yutkax,yigit yutkax
Kiz,yigit yutkax 都是婚禮前一天舉行,男女都各自的家里跟自己的家人告別。新娘的好姐妹們,父母的親朋好友都在女方家里,女方的婦女們給新娘和她的姐妹們準備熱乎的飯,吃飽了才離別,這時新娘婚禮的女總管會給女方家的父母說上幾句感人的話,主要內容就是感謝他們養育了這么好的女兒,然后告知他們要接走出嫁的新娘了,這時新娘的爸爸或者年長的人抬起手開始禱告(dua)為新娘的幸福祈禱,然后都有序的門口站著,新娘則一一的跟父母,親戚擁抱哭泣進行告別。然后新娘去某一個已婚朋友的家里開始為明天的婚禮洗漱打扮。新浪也一樣走這些程序,而不同的是新郎告別家人后去酒店之類的跟朋友們聚在一起。以前父母那個年代幾乎沒有這樣告別,就算有也不會這么大排場。
1.4 尼卡宗教儀式(婚禮清晨舉行)
伊斯蘭教《尼卡》原意為《結婚》,這里所說的《念尼卡》是指通過伊斯蘭教法來證明和認可雙方的婚姻關系。婚禮當天的清晨新郎的朋友們聚集在一起接新娘,新郎接走新娘不會那么容易,新娘的姐妹們大早上就開始為難新郎和他的朋友們,折騰一會后才給他們開門接新娘走去新娘娘家念尼卡儀式。這里男方找阿訇來念尼卡頌,男方的父親和雙方大人的朋友們都會在。
新娘《尼卡》儀式就開始穿潔白的裙子,里里外外都會穿新衣服,以前只要穿新衣服就可以的,但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尼卡儀式上必須穿白色的服裝了。
念《尼卡經》時先問新郎是否要該女子為妻,然后問新娘是否接受該男子做丈夫。以前問新娘三次后新娘才回答,然后阿訇讓新娘新郎吃泡在鹽水里的馕塊,這個象征著兩個人從此以后成為永恒的伴侶,可現在的年輕人慢慢的不接受這個行為。接著阿訇按照古蘭經念誦,他從古到今講述了家庭對社會的重要性,并希望到這對新人要團結互助,然后就宣布了這一對新人結為夫妻了。
1.5 晚宴(kiz,yigit olturuxi)
尼卡宗教儀式結束后,女方就去化妝打扮,男方叫自己的兄弟們去宴會廳的包廂,等著新娘化妝。女方家的婚禮什么時候都可以,跟男方家的婚禮不沖突就行,然后女方家的婚禮只有大人在,兩位新人不用去女方家的婚禮。等新娘化妝打扮完成后,下午大概新疆三四點新郎去接新娘要進行轉街的一個環節,新娘新郎坐在準備好的豪華車里,也就是說所謂大車頭里,緩緩地開著,轉著,而后到某一個風景區跟親朋好友們拍照留念。晚上的時候就去男方租的宴會廳,回宴會廳的時候新娘就去補妝,等宴會廳滿客人的時候大概新疆時間7-8點才來宴會廳,這之前新郎接待客人然后新娘到了后接她進宴會廳晚宴便就開始了。晚宴的主角全是年輕人,他們在歡快的音樂下,盡情歌舞,把晚宴推向高潮。晚宴上新郎和新娘要跳一曲交誼舞,這時朋友們圍繞著他們,噴雪花,彩帶和撒花瓣。小伙們用長綢緞系新郎和新娘的腰,增加熱鬧氣氛。婚禮整個過程攝影,拍照。
2.1 婚禮舉行方式的變化
克拉瑪依維吾爾族根據自身的社會生活需要,對傳統習俗進行選擇有時調整傳統行為習慣以適應現代生活。晚宴上新郎和新娘跳一曲交誼舞。與此同時,形成了一些新習俗,假如男方買房子,裝修,女方就買家具。結婚前去照結婚照,租的婚紗,買的一切婚禮當天的用品,餐廳的費用都由男方來承擔。
2.2 裝箱禮物品的變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箱禮以現成物品為主發展到以現金為主,還裝一些服飾,電子產品等。
2.3 請帖紙的變化
現在的請帖紙張越來越高檔,現代化了,但隨著工作壓力,人們的繁忙,請帖用拍照微信發到客人手里。
2.4 舉行婚禮的地點和時間的變化
以前人們在自己的院子里,活動中心里辦理婚禮,而現在有很多地點被時代拋棄,然后都選擇了宴會廳。
2.5 婚禮飲食的變化
改革文化后,維吾爾族文化也吸收了漢文化的一些成分。客人們桌子上的飯菜種類多了。
2.6 婚福德變化
克拉瑪依婚禮當天,新娘就要穿三次精心準備的服裝,<尼卡>儀式中就開始穿白色服裝,下午的接新娘儀式中隨意什么顏色的禮服都可以,晚上就是高檔的婚紗了。現在的人們租的起至買的起婚紗了。
2.7 通婚范圍變化
現在克拉瑪依市人們中跨地區結婚,或者加到別的地區的都有。這是他們各方面觀念進步與思想開放的結果。
克拉瑪依市維吾爾族人的婚禮習俗與南疆和別的地區婚禮習俗不同的特色。這是因為克拉瑪依經濟情況別別的好一點,這里居住的漢族和少數民族也多也影響了維吾爾族文化。但這不是盲目地吸收,而是根據傳統文化進行的自我調適和創新。保留傳統文化中的積極部分,并創造出適應現代社會節奏的社會觀念和生活方式,是文化變遷中的精神原點。克拉瑪依維吾爾族人的婚禮習俗變化明顯,表現為婚姻自由,彩禮以現金為主,婚禮儀式有點復雜,婚服講究,婚禮地點和時間適應和時間適應時代變化,晚婚,通婚范圍廣大。
[1] 阿達來提·塔依爾.城市維吾爾族婚俗文化變遷.新疆大學學報,2008.
[2] 艾克拜爾·卡德爾.論維吾爾族婚禮中的傳統習俗.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5.
[3] 古爾古麗·木明.烏魯木齊地區維吾爾族人的婚禮習俗.青春歲月,2014年05月上.
瑪麗帕提·牙生(1990-),女,維吾爾族,新疆克拉瑪依人,碩士研究生,新疆大學,研究方向:服飾文化研究。
C95
A
1671-1602(2016)24-0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