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松
(遼寧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淺談基督教對俄羅斯人的影響
——以圣經成語為例分析
王興松
(遼寧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成語是語言中的精華,是語言發展過程中結構組合較為固定的一種形式。俄語中源于基督教經典《圣經》中的成語占了相當一部分比例。因此,對圣經成語的研究,能夠幫助我們深入了解圣經語言對俄語的影響,從而進一步了解基督教對俄羅斯的影響。
基督教;文化影響;圣經成語
俄羅斯是個信仰宗教的國家,擁有深厚的宗教底蘊。宗教對俄羅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俄羅斯千余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作為基督教分支的東正教對俄羅斯產生了極其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基督教經典《圣經》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其價值已經遠遠超出宗教的范疇而進入社會范疇,成為各國尤其是信奉基督教國家的學者們研究和探討的一大領域,這與其語言中所蘊含的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息息相關。
自988年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后,東正教就開始與俄羅斯人民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事實上,俄語中有相當數量的成語來源于《圣經》或與《圣經》息息相關,從古至今圣經成語在俄羅斯一直被廣泛應用,這些成語除了發揮語言功能以外,還具有價值導向的功能。
丹尼斯·舒米林指出,圣經成語進入俄語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類是出自古斯拉夫語的《圣經》文本,例如:врачу,и сцелился сам(正人先正己,責人先責己)、нищие духом(精神貧乏)、вавилонское столпотворение(巴比倫通天柱,混亂無序)等。這其中除了部分由古斯拉夫語構成的成語被相應的現代俄語成語排擠掉以外,其他的則成功保留下來,成為語言中的穩定部分。
另一類是出自標準俄語版本的《圣經》,例如:дом,построенный на песке(空中樓閣)、козел отпущения(替罪羊,代人受過)соль земли(精華)等等。在研究俄語成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有些成語是以固有的形式出現在《圣經》中的,這一部分成語我們稱之為引文性的成語,如:не хлебом единым,這是耶穌接受魔鬼試探時說的話,強調不應該只滿足物質需求;還有一些成語是根據《圣經》中的故事情節經過加工而形成的,稱之為情境性的成語,如:валтасаров пир,該成語來自《圣經》中講述的伯沙撒的宴會這一典故,現指不能預見的即將到來的災難。
基督教對俄羅斯民族精神生活的影響主要包括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2.1 基督教對俄羅斯人世界觀的影響
俄羅斯民族對基督教的信仰使他們確信上帝是萬能的,上帝創造了世間萬物,但上帝不僅僅是創造了人類,而且賦予人類生存的主動權,例如在《舊約全書·摩西》中就有這樣一句成語寫到:Береженного и Бог бережет.(只有自己愛護自己上帝才會愛護你,- Бог любит тех,кто любит себя;только вы заботитесь о себе,и Бог заботиться о вас);再如:Человек предполагает,а бог располагает(成事在人,謀事在天)就揭露了這樣一個道理,人們應該有思想和創造意識,并將意識付諸于行動,去構建美好的未來。
此外,一些源自于圣經的俄語成語揭示了事物、現象本身發展的客觀規律。例如:возвращается ветер на круги своя(已行的事,后必再行),всему свое время(凡事各有其時),не вливают молодое вино в мехи старые(新瓶不裝陳酒,即不破不立)等等,從這些圣經成語可以看出俄羅斯人對世界的一些看法及了解。
2.2 基督教對俄羅斯人價值觀的影響
基督教對俄羅斯民族價值觀的影響可以體現在其對善惡,金錢等的看法上,例如:來源于《圣經·舊約·申命記》中的:не единым хлебом жив человек(金錢不是萬能的)可以從側面體現俄羅斯人對金錢的看法,雖然在俄羅斯拜金主義者也不在少數,但基督教義還是對俄羅斯民族的金錢觀產生了一定的作用;再如:Сучок в глазу замечать(看得見別人的小缺點,看不見自己的大毛病)則體現了俄羅斯人的另一種生活態度,類似于中國的諺語“烏鴉站在豬身上,只看到別人黑看不到自己黑”。.
2.3 基督教對俄羅斯人人生觀的影響
例如:За доброе жди добра,за худое-худ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此語出自《以賽亞書》:“行善之人,必享福樂,因為要吃自己行為所結的果子;惡人作惡,必遭災難,因為要為自己的惡行付出代價。”成語отделять плевелы от пшеницы(分辨良莠;分清善惡)出自《馬太福音》中耶穌關于稗麥的比喻。而成語 поцелуй Иуды 和 продать за тридцать сребреников 則描述了典型的反面例子,“猶大之吻”意指偽善的舉動,而后者“為了三十個銀幣而出賣他人”指的是為了不義之財做出卑鄙之事,這些成語所蘊含的道理隨著《圣經》的傳播對其信奉者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宗教作為一種象征體系對人的精神有著極大的影響,對語言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作用。成語作為語言的精華部分,是人類交往的一種重要工具和傳遞思想的手段。它也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是人類語言活動的成果。
[1] 劉光準,《圣經》與俄語成語[J].中國俄語教學,1997,(1).
王興松(1990.10-),男,遼寧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碩士。
B978
A
1671-1602(2016)24-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