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平平,張寧
(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遼寧 大連 116034)
全媒體環境下紙媒及新聞攝影發展新思考
鄭平平,張寧
(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遼寧 大連 116034)
本文就紙媒的競爭優勢,新媒體時代下紙媒及新聞攝影的發展現狀以及國內外紙媒企業的應對措施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并相應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以期對于紙媒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傳統紙媒;全媒體時代;應對措施
序言
隨著互聯網的逐漸普及,新媒體和新技術以網絡為平臺得到了迅猛發展,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之一,報業的發展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在傳媒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紙媒網絡化面臨的機遇和阻礙是什么?它會沿著怎樣的方向前進?又會給傳媒領域帶來怎樣的信號?這些正是我們需要明確的問題。在報網融合的進程中,我們應該對紙質媒體內部傳統的生產方式、運行方式和傳播方式所發生的深刻變革有一個深入了解和把握。
2006年,國家先后公布了“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在這三個重要的國家規劃中,都將發展新媒體列入科技創新的重點。伴隨著三網融合的步伐,IPTV、移動電視、手機電視等數字新媒體和新業務正在國內迅速興起。
2.1 紙媒的優勢
(1)紙媒發布權威新聞且從業者素質高。紙媒的記者、編輯、印刷、發行各個環節都是通過一批專業的高素質的新聞隊伍來實現的,相對于網絡新聞出現的錯字、措辭的不規范以及新聞失實等現象,紙媒具有一套較完整的管理系統。[1]可以更高效的分析和處理各類時事信息,并具備較高的新聞敏感性,可以使讀者更好地去理解新聞的內容,獲取到更準確的信息。[2]紙媒新聞的采寫具備網絡新聞和其他媒體新聞傳播途徑所不具備的系統性、連貫性強,并且能夠深度把握事件信息。
(2)具有自身的原創價值。盡管新媒體有很多優勢值得紙媒學習,但它也有著自己的短板。比如原創新聞少。而紙媒擁有一大批自己的采編隊伍,刊登的新聞絕大多數都是自己的原創,甚至是獨家。而一些網站等新媒體沒有自己的采編隊伍。即使有的網站有自己的采編隊伍但由于相關規定,很多人沒有采訪的資格。所以網站等新媒體不得不依靠紙媒將紙媒上的新聞修修剪剪然后復制到自己身上。[3]據統計,在新聞網站中80%以上的新聞信息都來源于紙媒,離開了紙媒一些新媒體可能也處境艱難。所以說紙媒只要保持著原創形態并且掌握著新聞的生產內容,就不會從根本上喪失主動權。
2.2 發展現狀
(1)國內新媒體搶占紙媒市場,分流紙媒受眾。新技術的發展,紙媒的競爭對手也不可避免地多樣化,[5]電視、廣播、網絡、移動電視、LED戶外屏幕、DM直投、郵件推送、手機報、網絡社區化生存……其中,不乏正在發展壯大的強勁對手。[6]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也豐富了人們接受信息的渠道,網絡、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廣播等信息傳播渠道出現百家爭榮的局面,唯紙媒獨處寒冬。[7]新媒體不僅具有信息發布快、信息量大的特點,還能夠與信息接收者進行雙向互動,這是紙媒所缺乏的。高效、豐富、互動、靈活性的特點使得新媒體吸引著大量的受眾,分流了紙媒受眾。
(2)廣告流失紙張漲價,新聞攝影照片關注度低。紙媒受眾群的流失導致其發行量減小,發行量的減小又帶來了廣告的流失,三者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新媒體的快捷、豐富、低成本本身就擠壓了紙媒的發展空間,紙張價格的上漲又提高了紙媒的發行成本,壓縮了紙媒的利潤空間。[8]廣告的減少,發行量的下降共同造成了紙媒行業的普遍虧損。據統計,中國紙媒行業2013年發行量下降3.47%,除了部分報業集團,大多數的紙媒都呈現虧損狀態?!段餮艌D郵報》紙質版的停止發行也說明,紙媒行業的困境是全球共性。
將紙媒網絡化:紙媒網絡化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生存發展的資源共享、合作雙贏的必然要求,在打造新興傳媒、實現傳統報業跨越式發展的進程中,紙媒網絡化無疑是必由之路。對于如何在紙媒網絡化過程中實現雙贏,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國外較成熟的報紙網站經營模式,經總結歸類大體有以下幾種:
(1)豐富電子版紙媒的網站內容,發揮新聞攝影的真實性及時效性。豐富電子版紙媒的網站內容,在提供新聞信息的同時,注重生產生活信息的補充,充分利用網絡空間的無限性,增加新聞攝影圖片的數量。
(2)眾多媒體聯合經營一個大型新聞網站,但內容相對獨立。如美國的NewCenturyNetwork,由 9家大型報業集團超過 200家報紙的內容組成,將報紙信息源的整體規模優勢和傳統聲譽與互聯網的信息綜合集成展示能力相結合,它不只是一個鏈接各報紙網站的通道,還是一個報紙信息的綜合分類與加工整理的加工廠。網絡技術的發展、終端設備的日益廉價以及網民數量的攀升都為紙媒網絡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紙媒若想取得更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必須通過加速其與互聯網、電信行業的融合,而不能僅僅固守一塊陣地,在一種報刊上做文章,應充分利用現代數字傳播的新技術和新手段,增加新聞攝影圖片數量和質量,以創造出更為豐富多彩的新聞傳播業態。
[1] 胥延義,于濤.地方媒體的移動互聯網戰[J].中國報業,2012,(12).
[2] 崔文輝.當代紙媒新聞的優勢與發展方向[J].青年文學家,2015,(2).
[3] 李東紅.紙媒的明天在哪里[J].新聞愛好者,2014,(12).
[4] 唐緒軍,卓宏勇.2013年中國報業關鍵詞[J].中國報業,2014,(01).
[5] 曲琦.新媒體競爭下紙媒轉型之路[J].新聞天地,2011,(6).
[6] 張帆.挖掘報紙深度報道的優勢探討[J].大觀周刊,2012,(36).
[7] 張英.全媒體環境下紙媒的發展策略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4,(14).
[8] 韓恩花.新媒介語境下受眾的新特點[J].新聞愛好者,2011,(4).
鄭平平(1991-),女,漢族,遼寧蓋州人,碩士在讀,大連工業大學服裝設計學專業,研究方向:當代商業攝影視覺表現與審美特征研究。
J419.1
A
1671-1602(2016)24-02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