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念 金松姬 孫景熙
?
漢韓二語中級寫作教材練習考察
◎張念金松姬孫景熙
練習是語言技能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練習的編寫模式、題量與題型和課型的目的密切相關。不同語言、相同技能的語言教學具有相似的教學原則與方法,因此,不同語種教材的編寫理念及方法可以互相學習、借鑒。
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漢韓二語寫作研究數量明顯不足(劉弘、凌雯怡,2012),漢韓二語寫作教材練習的研究更為薄弱。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練會的(楊惠元,1997),漢韓二語寫作水平的提高,關鍵也在于練習。對寫作教材練習的考察,有助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對中級漢韓二語寫作教材練習編寫模式、題量、題型進行考察,同時對教材使用者進行調查,獲得教材反饋信息,在此基礎上對中級漢語寫作教材練習的編寫提出建議。
本文考察的兩套寫作教材分別是:
(一)《發展漢語中級寫作》(I、II)(蔡永強編著,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2),以下簡稱《漢語寫作》,是中國漢語二語寫作較為廣泛使用的中級教材。
(二)《???????????(中級韓語寫作)》(I、II)(韓國延世大學韓語學堂編,韓國延世大學出版部,2008年),以下簡稱《韓語寫作》,是韓國二語寫作方面經常使用的中級教材。
(一)《漢語寫作》(I、II)練習編寫模式
從形式上看,《漢語寫作》(I、II)練習按照三大模塊編寫:范文分析、寫作實踐、課后作文。
范文分析部分主要包括范文內容解讀與范文寫作思路的整理與歸納,以I冊第1課練習為例:
1.解讀范文《我的朋友——李明》
(1)李明是從哪兒來的?
2.分析范文《我的朋友——李明》的寫作思路。
在《我的朋友——李明》中,“我”是這樣介紹李明的:新朋友李明的基本情況→“我”周末常和李明住一起。
寫作實踐部分由三個小組活動構成,“活動I”一般包含5-7個詞語替換、改寫/仿寫句子、改寫/仿寫語段等的練習,“活動II”通常是口頭語段練習,“活動III”則是語段寫作練習。下面以I冊第2課練習為例:
小組活動I:
1.試試看,用“原來……,所以……”改寫下面的語段。
我和她說了半天,她好像什么都沒聽懂。她不懂英語,我就把漢字寫在紙上和她交談,這時我好像感覺不到自己是外國人了。
小組活動II:兩人一組,說說你從“飛機降落”到“坐上出租車或機場大巴”的過程。(可以嘗試使用范文《來到中國》中的重點詞語或結構)
小組活動III:互相說一說你剛來中國時遇到的困難,并寫一寫。(可以嘗試使用范文《來到中國》中的重點詞語或結構)
課后作文部分主要包括課后寫作,以及上次作文的修改抄寫。
《漢語寫作》從范文解讀,到熟悉范文重點詞語與結構的句子/語段的改寫、仿寫,再到語篇的創作,體現了練習安排的層次性,反映了“過程訓練”的寫作教學理念。
(二)《韓語寫作》練習編寫模式
《韓語寫作》I、II的練習編寫模塊不太一致。
《韓語寫作》(I)練習按照四大模塊編寫[1]:導入、準備、寫作、整理。
導入部分是寫前熱身活動,主要引起學生對寫作的注意和聯想,以I冊第1課練習為例:
1.導入:
你們有博客或個人網頁嗎?
你們在博客或個人網頁上留過評論嗎?
準備部分是與寫作相關的詞匯與語法練習。下面以I冊第2課練習為例:
①想一想如果寫下決心的內容,需要什么樣的詞。
②用所給的格式完成句子[2]。
寫作部分包括“思路仿寫”和“語篇仿寫”。“思路仿寫”即寫作過程中的步驟模仿;“語篇仿寫”即對照范文進行作文仿寫。
整理部分是對前邊仿寫作文內容的拓展,以I冊第4課練習為例:
③看看朋友寫的廣告,你想買什么東西?
④你想賣什么東西?請把你想賣的東西貼在廣告欄里。
《韓語寫作》(II)練習按照三大模塊編寫:范文解讀、句法練習、語段語篇寫作。以II冊第1課練習為例:
范文解讀:
2.根據范文內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句法練習:
①用“托您的福”句式改寫句子[3]
語段語篇練習:
②根據提示完成生日卡的寫作。
(三)兩套寫作教材練習編寫模式比較
比較兩套寫作教材的編寫模式,我們可以發現寫作教學理念基本相同——重視“過程訓練”的寫作教學理念。《漢語寫作》I、II與《韓語寫作》II的編寫模式基本相同。《韓語寫作》I關注應用文的書面表達,試圖將語言運用、語篇形式、表達功能結合起來,依然關注寫作過程中不同階段的訓練。
(一)《漢語寫作》(I、II)練習題量
練習題量以可以單獨抽出作為練習題進行統計。如“課后作文”雖然包含“參考題目”、“口頭作文”、“作文要求”三個大題,但是每題不能單獨抽出,屬于課后作文的一部分,算作一題。如果一個練習題包含兩個練習項目,如“下面的語段中,‘當然’的前面省略了哪些內容?試試看,用‘對……來說’改寫下面劃線部分的句子。”我們將看作兩個兩習題。據此,《漢語寫作》I、II各15課,題量統計如表3-1:

表3-1 《漢語寫作》(I、II)練習題量統計
由表3-1可見,《漢語寫作》I、II總練習題量為602題,平均每課20.07題。第I與第II冊練習題量相差不大,第II冊總題量比第I冊多16題;第1冊每課平均題量為19.53題,第II冊每課平均題量為20.6,稍高于第I冊。
寫作練習通常分為堂上練習與課后練習,課堂充足的練習是順利完成課后練習的保證。從表3-1可以知道,課堂練習題量占總題量的90.03%,說明該教材非常重視課堂練習。
我們為了直觀地了解《漢語寫作》(I、II)練習量每課變化情況,根據統計結果制作了圖3-1。

圖3-1 《漢語寫作》I、II每課題量分布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漢語寫作》I、II折線波動基本一致。每冊除第8課(寫作復習課,主要是語段、語篇的寫作)題量較少以外,其余每課題量比較相似。第I冊20-21題,第II冊比第I冊稍多,在21-24題左右,顯示該套教材練習量有規律可循,有利于學生學習。
(二)《韓語寫作》練習題量
練習題量統計方式與《漢語寫作》一樣。《韓語寫作》I、II各20課,題量統計如表3-2:

表3-2 《韓語寫作》(I、II)練習題量統計
由表3-2可見,《韓語寫作》I、II總練習題量為762題,平均每課19.05題。第II冊總題量比第I冊多84題;第1冊每課平均題量為16.95題,第II冊每課平均題量為21.15,高于第I冊。課堂練習題量占總題量的79.4%。
圖3-2直觀地展示了《韓語寫作》(I、II)練習量每課變化情況:

圖3-2 《韓語寫作》I、II每課題量分布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韓語寫作》I、II折線波動差異較大。第1冊練習題量分布較為平均;第II冊練習題量則分布不均,變化較大,練習少的一課僅9題,練習多的一課達到34題。
(三)兩套寫作教材練習題量比較
比較兩套寫作教材的練習題量,我們可以發現在練習題總量方面,《韓語寫作》題量較大,比《漢語寫作》多150題。在課堂練習題量方面,《漢語寫作》課堂練習題量占總題量的90.03%,《韓語寫作》則是79.4%,說明《漢語寫作》更重視課堂寫作練習。在每課練習量方面,《漢語寫作》兩冊練習題量分布均勻,《韓語寫作》則分布不均。
(一)《漢語寫作》(I、II)練習題型
題型是指為了考察某一內容的理解情況,或為了訓練某一語言項目而采取的具體練習形式。我們對《漢語寫作》(I、II)練習的總體情況進行了考察,歸納出14種題型,見表4-1。

表4-1 《漢語寫作》(I、II)題型表
各種題型的題量分布如表4-2:

表4-2 《漢語寫作》(I、II)各種題型題量分布

從表4-2可以發現:
1.從題型上看,第I冊與第II冊相比,“詞語填空或替換”為第I冊獨有題型。第I冊與第II冊題型基本一致。
2.從題型的題量上看,范文分析的題量最大,“解讀范文”和“分析范文寫作思路”共計305題,占總題量的50.66%,顯示出編者對范文示范作用的重視。
與詞語相關的練習——“詞語填空或替換”共計4題,占總題量的0.52%;與語句相關的練習——“句子分析”、“改寫句子”、“仿寫句子”等題量共計57題,占總題量的9.47%;與語段相關的練習——“語段分析”、“語段句子”、“仿寫語段”、“語段寫作”、“口頭語段表達”、“補寫語段”等題量共計176題,占總題量的29.24%;與語篇相關的練習——“語篇填空”、“語篇寫作”、“抄寫作文”等題量共計61題,占總題量的10.13%。可見,詞語練習的比重非常小。語句、語段、篇章題型占總題量的比例分別是9.47%、29.24%、10.13%,說明編者注意句子、語段、篇章之間的組合關系,重點練習語段的表達。
“句子分析”題量明顯大于第II冊,占該類題型的83.33%;“語段分析”與“補寫語段”的題量則明顯少于第II冊,分別占相應題型的27.78%和31.71%;其他題型的題量相同或相差不大。說明第I冊更關注句子類型的寫作練習,第II冊更重視語段類型的寫作練習,寫作難度逐漸加大。
3.題型的使用頻率指該題型出現的練習次數除以教材總課數。各題型使用頻率由高到低排序為:解讀范文→改寫句子/補寫語段→語段寫作→改寫語段→語篇寫作/抄寫作文→分析范文寫作思路/口頭語段表達→仿寫語段→語段分析→句子分析→仿寫句子→詞語替換→語篇填空。我們把使用頻率達到0.8的題型設定為常設題型。由表4-2可見,解讀范文、改寫句子、補寫語段、語段寫作、改寫語段、語篇寫作、抄寫作文、分析范文寫作思路、口頭語段表達、仿寫語段等10種題型為常設題型。
(二)《韓語寫作》(I、II)練習題型
我們對《韓語寫作》(I、II)練習的總體情況進行了考察,歸納出13種題型,見表4-3。

表4-3 《韓語寫作》(I、II)題型表
各種題型的題量分布如表4-4:

表4-4 《韓語寫作》(I、II)各種題型題量分布

從表4-4可以發現:
1.從題型類型上看,“詞匯聯想”為第I冊獨有題型;“解讀范文”、“詞語搭配或選擇”、“判斷句子正誤”、“改寫句子”、“語段寫作”、“補寫語段”、“語篇寫作”、“縮寫語篇”是第II冊獨有的題型。第I冊僅5種題型,第II冊有12種題型,比第I冊題型豐富。
2.從題型的題量上看,與語句寫作相關的練習——“判斷句子正誤”、“完成句子”、“改寫句子”等題量共計443題,占總題量的58.14%。尤其是“完成句子”的題量最大,兩冊共計403題,占總題量的52.89%。顯示出編寫者對書面句式表達的重視。
與詞語相關的練習——“詞語聯想”、“詞語搭配或選擇”共計64題,占總題量的8.40%;與語段相關的練習——“語段寫作”、“補寫語段”共計24題,占總題量的3.15%;與語篇相關的練習——“語篇寫作”、“仿寫語篇”、“縮寫語篇”共計52題,占總題量的6.82%;與范文內容相關的練習——“回答問題”、“范文解讀”、“思路仿寫”共計179題,占總題量的23.49%。
詞語、語句、語段、篇章題型占總題量的比例分別是8.40%、52.89%、3.15%、6.82%,語句類型的練習量凸顯,說明編者認為在寫作教學中語句訓練尤為重要。
3.由上表可見,各題型使用頻率由高到低排序為:完成句子→回答問題→解讀范文→仿寫語篇→詞語搭配或選擇→改寫句子→思路仿寫→詞語聯想→語段寫作→補寫語段→判斷句子正誤→縮寫語篇→語篇寫作。我們把使用頻率達到0.8的題型設定為常設題型。由表4-4可見,完成句子、回答問題、解讀范文、仿寫語篇、詞語搭配或選擇、改寫句子等6種題型為《韓語寫作》的常設題型。
(三)兩套寫作教材練習題型比較
比較兩套寫作教材的練習題型,我們可以發現兩套教材共選題型有6種——解讀范文、詞語填空或替換、改寫句子、補寫語段、語段寫作、語篇寫作。《漢語寫作》的常設題型比較豐富,有10種,《韓語寫作》只有6種。
(一)調查問卷的基本情況
為了解第二語言寫作教材練習題的使用情況,2014年9月我們對中韓第二語言學習者對寫作教材練習編寫模式、題量、題型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
《漢語寫作》的使用者為中山大學國際漢語學院中級班學生,我們共發放調查問卷65份,回收有效問卷65份。具體情況是:中級二班40人,使用教材為《漢語寫作》I冊;中級四班25人,使用教材為《漢語寫作》II冊。
《韓語寫作》的使用者為韓國延世大學漢語學院中級班學生,我們共發放調查問卷65份,回收有效問卷54份。具體情況是:中級三班31人,使用教材為《韓語寫作》I冊;中級四班24人,使用教材為《韓語寫作》II冊。
(二)調查問卷分析
1.關于練習編寫模式
《漢語寫作》與《韓語寫作》教材的練習模式各有特色,漢韓學習者對各自教材練習模式的認可度也有差別,具體調查結果見圖5-1及5-2:

圖5-1 《漢語寫作》I、II練習編寫模式對寫作的幫助
由圖5-1可知,《漢語寫作》I冊練習編寫模式對使用者寫作幫助少的比率占4%,幫助一般占25%,幫助比較大占33%,幫助大占38%,幫助比較大或大共占71%;《漢語寫作》II冊練習編寫模式對使用者寫作幫助一般占4%,幫助比較大占56%,幫助大占40%,后二者相加共占96%。
可以看出,使用者對《漢語寫作》練習編寫模式總體比較認可,認為幫助比較大或大均超過71%,對《漢語寫作》II冊的認可度更高,高達96%。

圖5-2 《韓語寫作》I、II練習編寫模式對寫作的幫助
由圖5-2可知,《韓語寫作》I冊練習編寫模式對使用者寫作幫助一般占38%,幫助比較大的占50%,幫助大占12%,后二者相加共占63%;《韓語寫作》II冊練習編寫模式對使用者寫作幫助一般占30%,幫助比較大的占60%,幫助大占10%,后二者相加共占70%。
可以看出,使用者對《韓語寫作》練習編寫模式比較認可,認為對寫作幫助較大或大均在63%以上,對《韓語寫作》II冊的認可度比第I冊稍高。
比較圖5-1、5-2可以發現,使用者對《漢語寫作》練習編寫模式的認可度總體高于《韓語寫作》。
2.關于每課課堂練習題量[4]
寫作屬于語言的輸出,對語言運用的要求最高,是語言難度最大的一項技能。在有限的課堂時段,過多的寫作操練會讓學習者不堪重負,練習過少又無法檢驗學習者是否真正習得,因此,適量的寫作操練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以教材小題為計算單位,調查2個課時的適宜練習量,調查結果見圖5-3、5-4:

圖5-3 《漢語寫作》I、II適宜的課堂練習量
由圖5-3可知,《漢語寫作》I冊的使用者有6%的人認為適宜的課堂練習量為1-2題,43%的人認為3-4題適宜,38%的人則認為5-6題適宜,13%的人認7題以上適宜。可見,認為3-6題題量適宜的人數最多,占81%。
《漢語寫作》II冊的使用者有20%的人認為適宜的課堂練習量為1-2題,
48%的人認為3-4題適宜,28%的人則認為5-6題適宜,4%的人認為7題以上適宜。可見,認為3-6題題量適宜的人數超過
一半,占76%。
由上可知,《漢語寫作》I、II冊的使用者大多認為適宜的課堂練習量為3-6題。

圖5-4 《韓語寫作》I、II適宜的課堂練習量
由圖5-4可知,《韓語寫作》I冊的使用者有24%的人認為適宜的課堂
練習量為1-2題,25%的人認為3-4題適宜,38%的人則認為5-6題適宜,13%的人認為7題以上適宜。可見,認為3-6題題量適宜的人數最多,占63%。
《韓語寫作》II冊的使用者有20%的人認為適宜的課堂練習量為1-2題,
60%的人認為3-4題適宜,各有10%的人認為5-6題或7題以上比較適宜。可見,超過半數的人認為3-4題題量適宜。
由此可見,使用者認為《韓語寫作》II冊的練習量應該比I冊相應減少,
如果I冊適宜的課堂練習量是3-6題,那么II冊則是3-4題。
3.關于題型實用性
不同的練習針對不同的語言技能,實用的練習才能有效促學。《漢語寫作》的常設題型實用性調查結果如表5-1、5-2:

表5-1 《漢語寫作》I常設題型實用性統計
我們將表5-1中各種題型實用性較高和高的百分比相加,得出各種題型實用性由高到低的排序:語篇寫作(60%)——分析范文寫作思路(57.5%)——語段寫作(仿寫/改寫/補寫)(52.55)——口頭語段表達(45%)——改寫句子(40%)——解讀范文(25%)。

表5-2 《漢語寫作》II常設題型實用性統計

我們將表5-2中各種題型實用性較高和高的百分比相加,得出各種題型實用性由高到低的排序:分析范文寫作思路(60%)、語段寫作(仿寫/改寫/補寫)(60%)——語篇寫作(56%)、口頭語段表達(56%)——解讀范文(52%)、改寫句子(52%)。
我們將《漢語寫作》I、II冊6種題型實用性較高和高的數據分別合并,取平均值,得到表5-3:

表5-3 《漢語寫作》I、II冊6種題型實用性較高和高的數據合并表
從表5-3可以看出各種常設題型實用性由高到低的排序:分析范文寫作思路——語篇寫作——語段寫作(仿寫/改寫/補寫)——口頭語段表達——改寫句子——解讀范文。比較而言,改寫句子、解讀范文兩種題型的較高實用性未達到50%,是實用性偏低的題型。
《韓語寫作》的常設題型共有6種,第I冊僅使用了“完成句子、回答問題、仿寫語篇”3種題型。我們分別對使用者對題型的實用性進行調查,結果如表5-4、5-5:

表5-4 《韓語寫作》I常設題型實用性統計
我們將表5-4中各種題型實用性較高和高的百分比相加,得出各種題型實用性由高到低的排序:仿寫語篇(62%)、完成句子(23%)-回答問題(6%)。三種題型比較,“回答問題”屬于實用性較低的題型。

表5-5 《韓語寫作》II常設題型實用性統計
我們將表5-5中各種題型實用性較高和高的百分比相加,得出各種題型實用性由高到低的排序:仿寫語篇(58%)、句子(完成/改寫)(50%)——解讀范文(29%)——詞語搭配或選擇(21%)——回答問題(17%)。比較6種題型,后3種實用性偏低。
通過對兩套漢韓中級寫作教材練習的考察,以及使用者的反饋調查,我們發現:
(一)兩套教材的編寫模式基本相同,反映出相同的教學理念,都重視過程寫作的訓練,這種編寫模式得到學習者的認可。
(二)在練習題量方面,《韓語寫作》總題量比《漢語寫作》大;《漢語寫作》課堂練習題量的比重高于《韓語寫作》;《漢語寫作》每課練習題量分布均勻,《韓語寫作》分布不均。學習者認為的適宜練習量均比現有教材練習題量少。
(三)在練習題型方面,兩套教材共有6種共選題型,《漢語寫作》的常設題型比《韓語寫作》豐富。從學習者反饋看,分析范文寫作思路、語篇寫作(仿寫)、語段寫作(仿寫/改寫/補寫)、口頭語段表達、句子(完成/改寫)等題型實用性較高,而解讀范文、詞語搭配或選擇、回答問題等題型實用性偏低。
注釋:
[1]蔡永強.發展漢語中級寫作(I、II)[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
[2]韓國延.世大學韓語學堂[M]???????????(中級韓語寫作)(I、II).韓國延世大學出版部,2008年。
[3]李紹林.對外漢語教材練習編寫的思考[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3).
[4]劉弘,凌雯怡.國內外而與寫作研究現狀與特點的比較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2,(3).
[5]楊惠元.論速成漢語初級教程的練習設計[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3).
[6]周健,唐玲.對外漢語教材練習設計的考察與思考[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4).
(張念金松姬孫景熙廣東中山大學國際漢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