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玉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已充斥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了很大的變化。而網絡也成為高職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資源之一。如何利用網絡資源促進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工作的發展、為教學工作服務,這已是現在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網絡資源;計算機;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24-0109-02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信息技術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科學技術之一。在信息社會里,計算機基礎知識及應用技能已經成為每一個大學生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使用計算機的意識和應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已經成為衡量21世紀人才素質的一個重要標志。無論什么專業領域,都必須了解計算機相關的基礎知識,并能夠應用計算機進行日常事務的處理。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也在逐年提高,我們高職院校的學生更應注重實踐的操作技能。但就目前而言,在我們高職院校中的計算機教學存在著不少問題,如理論和實踐脫節、學生的熟知程度不同等。計算機課程對實踐的要求很高,但目前我們國家的很多省市在中學時期對計算機的教學程度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的在高中時有開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但是有的地區沒有開設,而高職院院的生源來于各個省市地區,所以他們各自的計算機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在高中有學過信息技術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基礎,有的甚至在中學時已去考級;而在中學未設此門課程的學生可能很少接觸過電腦,曾經有個學生跟我講過他從未碰過電腦,甚至還不會開機,我們的學生在計算機的操作能力上相差很大。所以在我們的傳統模式教學中,無法有效地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造成有基礎的學生對于教學內容太簡單而“吃不飽”,而沒基礎的同學要從頭教起,如果教學速度較快會導致“吃不消”。這對于現有的師資力量的確是個考驗。
在現在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大部分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思維局限性,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只能接受一些“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只能跟著老師的教學計劃走。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校的時間較短,而學習的任務較多,計算機現在又是每個學科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工具,所以怎樣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好計算機的實踐技能是我們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一個主要目標。計算機是種更新換代極快的工具,所屬的科目也應該跟它接軌,而現在計算機的基礎教材出版周期較長,更新的速度遠遠追不上現實的腳步,因此學生要通過教材獲得的知識就明顯落后于現狀。久而久之,可能會讓學生對于學習此門課程漸漸地失去興趣以及對未知的好奇。所以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對計算機的教學進行針對性地改革,讓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讓老師能有利用更好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
二、網絡資源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作用
計算機網絡是指把若干臺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用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互相連接起來,以實現彼此之間的數據通信和資源共享的一種計算機系統。“網絡作為一種傳遞信息的媒介工具,它同時也是一個對學習過程具有巨大效應的教育學習系統,能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索發現的學習環境。提供非常豐富的學習資源,從而使學習資源由系統的課本、印刷材料擴展到豐富的網絡資源”。21世紀,互聯網的崛起,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為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網絡資源具有資源豐富,覆蓋面廣,信息海量,動態增值,更新迅速,交互性強,無限共享,靈活反饋,不受時空限制等優勢的特點。
(一)網絡資源是一種動態資源,而且它的更新速度很快。對于我們滯后的教材,利用網絡資源通過對目前相關教學內容的搜索,可以第一時間從網上獲取相關的教學信息及資料,經過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整理補充后應用到我們實際教學中來,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最新的知識點及相關內容。利用網絡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拓寬教師獲得信息的渠道,師生利用網絡資源教學,可以實現教學相長。
(二)教師在備課方面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可以在網絡上查找較為全面新穎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打造一個教學共享平臺,上面可以存放相關的教學資源和各種素材,讓有需要的老師可以在上面進行下載和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而不同院校的教師也可在此平臺上進行互動交流,拓展各自的教學思路,充分地實現資源共享。
(三)網絡資源打破了空間和時間上的局限性,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在課堂上實現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網絡的利用可以打破這種局限性。現在的通訊工具如此之多,加上手機網絡的發展迅速,利用QQ、微博、微信等的交流工具,使得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不止于在課堂上校園中,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網絡,學生有問題就可以提,老師也可隨時為學生解答。對于基礎較弱的同學在課后的作業里經常遇到問題,如果是以前只能把這些問題帶到課堂上才能解答,而現在有了網絡的應用,學生在宿舍或在家都可隨時得到問題的解答。對于之前提到學生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的問題,我們也可利用網絡資源來進行平衡。而學生之間互相共享學習資料也更加方便。同樣也可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老師還可根據學生反饋回的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進度與內容。
三、網絡資源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
網絡在給我們的教學帶來新的體驗幫助后也存在著某些問題,其一在網絡上能查找學習資料同樣也能找到游戲、娛樂或是些非法的網站,有部分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就會把重心轉移到這些上面,使得網絡對他們產生了某些負面的影響;其二對于比較熟悉計算機的學生在操作上就比較得心應手,而對于那些基礎較弱的學生來說,通過網絡的搜索學習資料可能還是件較為困難的事,這樣在一定的程度中可能會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其三在管理上會有一定困難,因網絡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平臺,把它運用到教學中來時會有些難以控制的情況發生,所以在教學管理上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可能會影響教學的正常運行;其四學校硬件資源上的缺乏,因現在的教學需要有帶網絡的多媒體教室和機房越來越多,而部分院校的硬件設施有限,無法滿足現有教學的需求,這就限制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的實踐性。
四、針對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第一,對學生在思想上的正確引導,培養學生在網絡上甄別信息的能力,堅決抵制有害的網絡信息,共同建立一個健康有序的網絡平臺;第二,對于程度各不相同的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在每個組當中選一名基礎較好的學生當組長,讓組長負責組員的問題的解答,分別布置適當的作業,讓有基礎的同學能發揮其優勢帶動基礎較弱的同學,讓基礎較弱的同學也在初學中嘗試到成功的喜悅,還可在不同組之間進行實踐比賽,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互動性;第三,在教學管理上要制定相應的管理機制,教師要與多媒體管理人員、機房管理人員互相配合,加強前后臺的監管力度,創造一個良好有序的網絡環境;第四,學院在硬件設施的增加上需加大資金的投入,加強培養教師對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和維護,定期對機臺、網絡進行檢修,保證教學的需要。
五、結語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的應用已滲透到各行各業中,人們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已離不開計算機網絡,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在計算機的學習上,網絡的應用上已成為今后就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技能。所以讓我們的學生在走入社會之前,提前體驗到網絡資源的優勢,把網絡帶人到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已成為將來教學的一種趨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