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珩冰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0)
?
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投資分析
劉珩冰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0)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的商品經濟時代早已結束,金融經濟時代已經開始。有效的金融投資可以極大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4G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發展也變得越來越快速。本文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機會以及投資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促進移動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投資方向;投資風險;策略
我國互聯網發展極其迅速。互聯網金融模式不斷得到創新和豐富。2013年以來,隨著人們對互聯網技術在向金融領域滲透過程中體現出的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降低金融交易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和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等優勢的認識的深入,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模式內容也不斷地得到創新和豐富。移動手機上的應用種類也越來越多。日常生活中,我們對于互聯網的依賴越來越大。相對傳統的購物,人們更加愿意坐在家里拿著手機在互聯網上進行購物。移動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為互聯網領域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活力。比如有很多人開始利用電商平臺進行創業,加上近年來微信、微博等平臺的風靡,利用這些平臺產生的微商也逐漸興起,電子商務熱度持續不減,因為很多人從這些電子商務中發現了商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電商。電商的發展不僅會吸引跟多的創業者,同時很多實體商家也會在互聯網中尋找屬于自己的商機。
互聯網產業屬于新興產業,是各路商家的必爭之地。這樣一來。商家們不僅會對實體店制定發展計劃。更會制定一個依據時代背景的互聯網+行動計劃。這樣不僅會促進互聯網的發展。各個領域和行業的發展與融合會進一步加快。
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會出現許多商機,我們該如何正確的把握住我們的投資方向,用互聯網來為自己的創業.發展效力.調查表明,互聯網時代。以下幾種方向的投資將會產生巨大效益
2.1 移動互聯網020領域
電子商務屬于互聯網經濟,網絡媒體成為人們工作生活過程中的一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電子商務本來就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發展起未的一種商業模式,電子商務離不開營銷,因此在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也應該要積極加強對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給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比如借助手機的移動網絡就可以實現購物,不僅有助于帶動我國的內需增長,同時還能促一大批百勸業的崛起與發展,使得我國的經濟實力水平得打切實地提升。當前隨著居民收人持續增長,線下的零售企業變得越來越多,這些企業很好地實現了與移動通信網絡和互聯網的融合,給百姓帶來更加豐富的體驗。當前關于這個行業的投資也逐漸增多,產生一批上市的公司,比如淘寶網、京東商城、蘇寧云商等。
2.2 眾籌融資領域
眾籌融資模式是基于“互聯網+金融”所創新的一種模式,意義不僅在金融創新本身,而在于對傳統金融領域和金融業態提出的挑戰,并且在一定意義上具有顛覆性。眾籌平臺,是指其創意人向公眾募集小額資金或其他支持,再將創意實施結果反饋給出資人的平臺。網站為網友提供發起籌資創意,整理出資人信息,公開創意實施結果的平臺,以與籌資人分成為主要贏利模式。這是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融資方通過眾籌融資的平臺發布自己的創意、項目或企業信息,互聯網用戶根據自己的判斷來用金錢投票,少量的資金就可以成為一個企業的股東。對創意的提出者或創業者來說,他們的創業成本更低,眾籌融資能更好地促進創新創業。
2.3 移動互聯網支付領域
電子商務的發展,必然會激活支付領域,在移動互聯網貿易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滋生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保證貿易安全,比如各種資金的安全保護。對此,移動互聯網的支付領域也是未來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而且對于這個領域的投資也將逐漸增加。當前移動互聯網領域中的支付平臺變得越來越多,比如易支付平臺、支付寶等,這些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的支付平臺,隨著未來人們的購買力越來越強,移動支付業務也會越來越快速地增長,業務筆數和金額會同時增加,這給支付領域帶來了很大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越來越多地企業開始開發移動互聯網支付功能的時候,還應該要考慮到移動互聯網支付的安全問題,因為網絡的安全系數比較低,尤其是網絡中的黑客攻擊、病毒等,很容易使得用戶的資金受到威脅。對此,在移動互聯網支付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也應該要加強對移動互聯網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的控制,加強對這一部分的投資與研究,從而使得移動互聯網的支付變得更加安全、便捷。
2.4 移動互聯網醫療領域
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日益加快,當前人們對醫療健康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未來要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水平,人們會十分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醫療保障。這給以民營醫院、醫療器械為代表的醫療服務業類上市公司帶來巨大機會,當前很多民營醫院也開始與移動互聯網領域進行合作,很好地融合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而且有很多的投資企業開始對這些民營醫療機構進行投資,使礙這些機構的發展能夠融合更多的資金,并且能夠對自身的條件進行完善。我國的醫療器械行業普遍存在集中度低,中高端產品進口依賴度高的特點。近年來,移動互聯網領域對醫療器械行業的關注度也十分高,有很多企業開始關注我國的這一新興產業,這對于我國未來的醫療事業的進步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互聯網信息技術和信用體系建設仍不完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基礎是計算機網絡通訊系統和互聯網金融軟硬件系統等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信用體系建設,故互聯網信息技術和信用體系建設的完善程度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的計算機網絡通訊系統還存在著密鑰管理和加密技術不完善、TCP/IP協議安全性較差等缺陷,加之網絡通訊系統具有的開放式特點造成的其易遭受計算機病毒和電腦黑客攻擊的問題,都易使得我國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金融交易帶來較大的技術風險。在互聯網金融軟硬件系統方面,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軟硬件系統還大多來自國外,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相關系統,這也給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來了選擇其發展所需的技術解決方案面臨著與客戶終端軟件的兼容性不佳,可能被技術變革淘汰,乃至威脅整個金融體系安全等風險。而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我國互聯網金融賴以發展的信用體系建設還很不完善,信用風險還較低。
政策風險,互聯網金融雖然擁有寬松的政策環境,但是對于所有互聯網金融公司而言,未出臺的監管政策都是不確定的因素。采用何種方式監管、監管的細則是什么目前都無從得知,對于互聯網金融造成何種影響,都是未知風險。對于這種未知的政策風險至少可以預見的是,它很可能直接改變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業務流程和作業模式,甚至讓一些規范性較差的公司從市場上消亡。
審貸風險,如眾籌融資模式。在我國,相關法律還跟眾籌融資的方式有沖突,因此,眾籌模式在我國面臨很大的法律障礙,他們只能在夾縫中找機會,逐漸演變,最后往往成為產品打廣告或者新產品試用的平臺。必須嚴格遵守規則,如果作為公募,股東人數不能超過50人,不得向非特定人群募資,不得承諾回報,如果是私募基金還要至少100萬以上的起點。
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管理,提高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效率。現階段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是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及廣泛應用的基礎上“自發”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而對其管理的缺失反映出現階段我國對互聯網金融的管理并沒有跟上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節奏。
完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技術和信用體系,降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風險。完善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及信用體系建設是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基礎,因此,為降低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就須進一步完善互聯網信息技術及信用體系。針對如何完善互聯網信息技術,首先應建立和完善互聯網金融技術標準,并使之與國際計算機網絡安全標準接軌,增強互聯網金融系統的協調性。其次,應整合資源,建立共享互聯網金融數據庫。最后,應加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硬件技術研發力度,切實提升防火墻和數據加密等關鍵技術水平,防護網絡安全。
進一步整合、發展和完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模式及其內容。首先,針對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和P2P網絡借貸模式與傳統金融業務的網絡化模式之間存在的交叉和沖突問題,我國應做好相關模式間的整合工作。在互聯網金融模式進一步發展方面,我國需加強商業銀行征信系統建設和開放的力度,以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發展和創新。
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督和安全防范制度體系,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穩定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穩定發展離不開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監督體系的支持。針對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督體系存在的不完善的問題,第一,應厘清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界定,并明確互聯網金融的監督主體,消除“監督主體不確定性”隱患。第二,應出臺規范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相關制度,構建全面的互聯網金融安全防范的制度體系。第三,還應成立自律性的行業協會,建立和強化行業的自我監督和管理體系。第四,應在兼顧尊重市場發展規律和行業創新精神及行業發展面臨的風險的基礎上,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做到“適度無漏洞”監督。最后,央行、銀監會等傳統金融監督部門應建立監督協作機制,加強協作監督,以促進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的發展。
綜上所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個新興產業也開始崛起。根據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可以看出,未來移動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主要會集中在四個領域,在發展過程中,應該要找準方向、找準時機,積極做好各種應對。
[1] 陳海強.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的創新發展[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4(01)
[2] 譚天文,陸楠.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傳統金融模式的對比分析[J].中國市場,2013(46)
[3] 湯皋.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的思考[J].金融會計,2013(12)
[4] 汪渝.互聯網金融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影響研究[J].企業研究,2013(22)
[5] 劉英,羅明雄.互聯網金融模式及風險監管思考[J].中國市場,2013(43)
劉珩冰(1992-),男,漢族,湖南婁底人,管理學碩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技術經濟與管理。
F832
A
1671-1602(2016)20-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