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耀
(泉州師范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
關于經濟體制轉型與體育教育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林振耀
(泉州師范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在不斷發展的經濟體制下,體育教學也相應有了轉變。當然事難兩全,所以國家計劃經濟的局限性一度使體育教育面臨著窘境,但是市場經濟中在很大程度上是促進了高校體育發展的,確實是有一些問題,總體來看趨勢在不斷的上升,并且很大意義上使體育教育和經濟體制都有一個很合理的存在性。
經濟體制;體育教育;經濟轉型;機遇挑戰
國家體育事業具有一定的體制,其中具體來講管理體制方面是國家宏觀計劃經濟的產物,當然由國家直接進行配置體育資源,會導致體育事業管理經驗的缺乏,只可是這其中是存在偏差的,理論上的偏差同時使得促進體育事業管理體制的深化。那么在經濟體制轉型中,國家體育事業職能范圍會實現一個格局,具體來講就是實現政事分開,因為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初級階段中,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是不穩定的,所以在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下,使得現代體育事業制度適應體育自身發展的規律,有利于從整體方面達到一個提升的狀態。另一個部分,具體在責任方面有一個明確的方向,資金渠道也會有一個多元的狀態,無論是進行怎樣的一個科學管理,其目的或者說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就是使國家體育事業職能可以適應,或者可以為國家政治利益服務,以達到奧運爭榮的計劃。當然為了一個目標要完成多方面的準備,包括提高國民身體素質等。
“事業”一詞,具有很多層面上意義,那么體育事業中的事業則不是這樣的,它是傳統的計劃經濟中的產物,由國家進行多方面的組織,管理。但是在不斷發展的經濟體制中,體育事業越來越需要去適應市場,所以綜合來講這的確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而且國家經濟的轉型的過程中使體育事業的職能也在不斷的發生轉變,在與基本制度結合中適應,在適應現代化大生產中結合。
經濟的轉型中,一系列的公有化措施使得包括體育事業在內的一些經濟活動,形成了國家所有,國家管理,政事一體化的模式。體育事業一直被認為參加著社會的活動,但其職能是在為經濟服務,在促進體育事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問題上,提高了國家公共體育事業,同時拓寬了體育投資的渠道。
2.1 經費資源的匱乏。有一句話總是為人稱道,就是“努力不一定有收獲,但是不努力一定沒有說獲”那么對于經費這樣一個在多數情況下受爭議的問題上,同樣也這樣一個道理就是“經費不是決定我國體育教育高低的標準,但是確是一個保證性的因素”這樣列舉一些實際的問題,可以使這個經費的作用更加形象化,課程的開設需要一定的經費,教學設備的更新需要經費,聘請優秀的教師需要經費等等還有很多的方面,所以說要想贏得一定的社會聲譽,提升教學的質量,就要有一定的經費,作為支持。但是現實的情況卻是重重的困境,在我國高校,就其經費而言只有不足一百五十萬美元,當然這只是普通的高校,那么對于體育院校而言經費這一數字還要更低,因為單純的依靠撥款,所以來源是微乎其微的。兩個聲音不時的在耳邊出現,一個喊著“科教興國”一個喊著“辦學難”從現實的角度看,國家的實力還是不夠強大,所以說經費在一段時間內是不會有太大增長趨勢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院校做不到有利回報投資者,所以說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經費資源都是正常運行到發展之間的阻礙。
2.2 主體性職能失衡。職能在一定意義上分為三個部分,其中包括培養人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當然主體性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培養人才。但是現在面對著一個趨勢就是說主體性的職能處于一個失衡的狀態,如果不對其進行整核。那么想必高校也就不用再繼續發展了。因為經濟體制在不斷進行轉型,繼而出現削弱主題職能的趨勢,當然體育院校也在不同程度上面對著這一傾向性,具體來看原因也并不復雜,一個是認識不足,還有資金支持不夠,經濟利益的誘惑,只注重成績并無全面培養的意向等等,所以說千里之堤敗于蟻穴,生存問題自然而然就是成為問題了。
3.1 進一步發展體育教育。硬幣有兩面,當然所有事物也都存在兩面性,就經濟體制轉型中高等體育教育面臨的有利一面,首屈一指就是可以進一步發展體育教育。因為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缺乏協調性,而且綜合素質不高,知識結構單一,這些種種的因素都在要求要進一步發展體育教育。市場經濟體制中為了避免資源的浪費,推進了體育競技和體育教育的結合,并且在不斷調整資源配置中,提升了運動員的綜合素質,使其在以后工作方面也有一個好的突破口,在不斷深入后進行了一個有利的拓展,幫助人們穩定情緒以及提升快節奏生活的適應力,綜合來講這一精神文明的建設無疑發展了體育院校的人才培養。
3.2 辦學經費渠道多樣化。在面對挑戰的問題上提到說,經費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么高等教育的確是很消耗經費的建設。政府的財力在很大程度上不足以支持,但是在經濟體制的轉型中,市場經濟會使整個狀態由一家支撐轉化為多個經濟主體和利益主體,使獲得獲得更多經費成為可能,在第三產業的介入后,使發展面向有了一個新的內涵,因為體育院??梢岳米陨淼膬瀯荩M行有償訓練,技術指導等創收活動,由此可見,市場經濟的確豐富了辦學經費渠道。
3.3 自主辦學制度保證。對于自主辦學這一概念應該不是一個陌生的狀態,因為在國家教育體制改革以來,高校辦學已有十多年的時間了,但是著實去看這個事情卻還是一個問題,或者說就沒有完全實現,因為計劃經濟的局限性致使很多資源都是高度統一的,但是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自主辦學成為了急切的要求,尤其是資源配置以及產權的多元化發展,使高校的權利和義務更加明顯,在自我發展,自我調節中培養符合市場的人才,因為不在處于一個被動的位置,所以自主辦學活力不斷增強,而且與政府的關系也較為合理寬松。市場經濟對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使高校能夠遵循自身條件以及發展規律進行辦學而不再是受政府主體經濟的干預。
[1] 王壘,陳錦源.經濟體制轉型與體育教育面臨的挑戰和機遇[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9年9月,第19卷(第三期).
[2] 王愛豐,陳勇軍.經濟體制轉型與體育教育面臨的挑戰和機遇[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12月,第15卷(第六期).
林振耀,男,漢族,福建三明,本科在讀,泉州師范學院。
G807. 01
A
1671-1602(2016)20-0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