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日娜
(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烏海 016000)
?
物流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薩日娜
(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烏海 016000)
隨著全球經濟化趨勢的加強,我國經濟實力也邁上新的臺階。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融入我國的市場,這種局勢推動了國家企業自身的發展,為我們國家的物流企業帶來了更加廣闊的市場和新的發展機遇。在此過程中不只是經濟有了新的起點,也帶來了巨大挑戰。如何全面合理的發展物流企業,對此類型企業進行績效考核是關鍵,尋找出國家物流企業自身存在的優勢與劣勢,積極的尋找有效措施,通過完整的績效評價體系改善國家物流企業的宏觀環境,從根本上提升國家物流企業的競爭力,這是我國物流企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物流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層次分析法;模擬分析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物流從最初概念上的形成經過了幾十年的時間不斷完善,現階段已成為全球行業中最具潛力與發展空間的新型服務產業,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物流企業已經進入現代物流的發展階段。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讓社會生產、物資流通與交易方式等各方面經歷了深刻的變革,特別是對物流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現代物流企業作為新時代的產物,伴隨著社會化大生產與網絡經濟的推動,成為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加快物流企業的發展能夠順應當今世界的潮流,新世紀的背景下,現代物流產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時代。無論是何種企業,都需要一套完備與之相適應的績效評價體系保證其良好的發展。隨著物流理論的不斷深入發展,物流實踐活動也逐漸頻繁,從客觀的角度分析,要建立與物流企業相適應的績效評價體系、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績效評價方法,通過科學合理并客觀的方式反映出物流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
關于物流企業的定義,就像各國對于物流的定義一樣千差萬別,國際上也沒有統一的定義。在廣泛的定義層面分析物流企業主要是指從事運輸或倉儲其中任一一種經營業務,并且按照對于客戶的物流需求,對運輸、儲存、裝卸、包裝等基本的功能進行有組織的管理活動,其中必須具有與自身業務相契合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進行獨立核算、獨自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組織,非法人物流經濟組織可以比照適用。物流企業主要以物流業務為核心,能履行的物流職能包含了整個物流的過程與物流過程中的部分活動,物流企業還應該具備獨立的、同第一方與第二方物流組織相比之下存在明顯物流資源優勢的組織。隨著現代化的推進,物流企業應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物理資源,同時還應該具備對物流資源的集成能力,對于物流活動的策劃、協調和組織管理能力等也必不可少。從某種程度上分析,一個企業無論是從事物流的哪個環節的功能活動還是提供幾個環節亦或是綜合性的物流服務為核心,都能將其視為物流企業,如傳統的倉儲、運輸等較為單一的企業,它們都是物流市場中服務的提供者,也算是物流企業中的一員。
2.1 客觀公正。物流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原則應該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需要堅持定量與定性之間的結合,能夠設立科學、使用、規范于一體的評價指標體系與標準,避免因主觀臆斷作出的不合理評判。通過客觀立場的評價優劣,以公平的姿態評價得失,并且以合理的方式評價業績,通過嚴密的計算評價效益。
2.2 系統性原則。物流企業涉及到多元化的業務,因此績效評價體系必須注重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評價。物流企業的績效受到了人、財、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根據以往的會計數據對物流的各個部門進行單獨的評價,將不能適應現代物流事業的發展,還是需要堅持系統性的原則對物流管理的績效進行評價。
2.3 經濟性原則。評價體系需要考慮到操作時產生的成本收益,因此在建立合理的指標體系時大小適宜是關鍵。指標體系過小將會導致評價的結果不全面,過大將會因為所需要采集的數據多而出現成本上升與復雜的操作過程,結果得不償失。由此可見,指標體系的建立應該選擇具有強烈代表性的、可以綜合反應物流企業績效指標的、適當減少了工作量,降低誤差與提高效率。
3.1 模糊綜合評價法。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系統問題,只有通過不同角度的分析考核,才能全面客觀的評價。評價體系中存在著眾多非定量指標難以進行量化處理,結合當前國家的發展狀態,客觀評價方法難以得出正確結果,因此選取模糊綜合評價法利用三角模糊層次分析法與熵值法進行加權計算指標體系的權重,由次級進行單因素的評判,由遠及近逐次評判,從而得出最終結果。
3.2 指標綜合權重的確定。在綜合評判中,權重的細微變化將會影響評判的最終結果,即便其過程精確,但是在權重確定不合理的過程中也會導致方案選擇不合理。根據物流企業經營評價體系的特點,使指標權重更符合實際的情況,在物流企業的發展進程中,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每一個層次的指標在模型中找到,有助于物流企業進行橫向與縱向的比較,從而發現企業存在的優勢與劣勢。
3.3 物流企業績效綜合評價。根據物流企業自身績效評價體系的層次性特點,采用綜合績效評價的方法了解對企業發展的意義。物流企業績效綜合評價主要采取加權平均法的績效評價模型進行,這種方法簡便快捷,可操作性強,通過每一個層次的指標反映能夠體現物流企業的發展態勢,有助于考核不同部門的績效水平,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
建立科學合理全面的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客觀的全面的反應物流企業績效的全貌,通過物流企業績效的綜合評價,可以將物流企業績效的最終結果展示給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對象。在建立績效評價體系模型時,必須要選取科學合理的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模型。
[1] 吉鴻榮.我國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模塊化設計[J].物流技術,2012,03:176-179.
[2] 黃蓉蓉,潘曉琳.改進模糊綜合評價法的物流企業績效評價[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4:124-126.
薩日娜(1982-),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講師,公共管理碩士,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F253
A
1671-1602(2016)20-01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