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艷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1)
?
高職院校五年制學生管理模式探討
陳紅艷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1)
五年制學生管理問題一度成為高職院校的一項重點工程,要適應時代發展,就要迅速轉變三年制高職管理方式,改變五年制學生管理中的思想觀念,創新工作機制,積極研究管理對策,努力探討出適應新形勢下學生發展和學生教育的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年制;高職;學生管理
“五年制高職”俗稱“五年大專”,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高職院校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學制五年。學業期滿,考核合格即可獲得國家承認的全日制大專學歷。
五年制高職學生由于學生年齡偏小,是非辨別能力不強,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等原因,部分學生在遵守學校紀律,文明禮貌,清潔衛生等方面表現出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但他們具有學制較長,可塑性強的獨特優勢。如何根據五年制學生的身心特點,按照學生成長的規律,努力探索培育五年制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途徑與方法,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年制高職”與“三年制高職”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一是生源不同。二是學制不同。所以五年制高職學生呈現出的身心特征和教育需求也不相同,在五年制高職教育的前期階段(即前兩年),教學和日常管理比三年制高職學生的情況更為復雜,這與學生的自身特性、學習習慣等密切相關。
1.1 學生為未成年人
五年制高職學生由初中畢業入學,年齡一般在15周歲左右,未成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定,未成年人需要被給予更多的監護和教育。
1.2 正處于青春期
青春期一般指13、14歲至17、18歲這個階段,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發展的重大轉折期。五年制高職學生正處于青春中期,因為身體迅速發育而強烈要求獨立,又因為心理發展相對緩慢而保持兒童似的依賴性。在這種相互矛盾的心理狀態中掙扎,難免會出現很多的心理問題,比如禁不住種種誘惑,染上抽煙、酗酒等不良習氣;或沉迷于網絡游戲、微信、QQ聊天;處理不好人際關系;早戀或在戀愛中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自身發展。
1.3 文化基礎薄弱、學習動力不足
由于錄取分數相對較低,大部分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進入高職學習后,又缺乏高考升學壓力的驅動,自覺主動學習的動力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厭學現象比較嚴重。
1.4 行為習慣養成較差
由于長期得不到老師指導,學生處在自由生長狀態,學生的身心、尊嚴或人格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有的學生在較長時間內遭受老師的白眼,心理已發生嚴重扭曲。具體表現為:①缺乏應有的自制;②做事沒有毅力;③固執;④脾氣大;⑤注意力不易集中;⑥遇事緊張;⑦與人少交流;⑧缺乏自信。有個別人已達到封閉自己的狀態。
五年制高職前期教育階段的獨特性,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模式。但從目前來看,大多高職院校對于五年制的前期教育階段基本套用三年制高職的教育管理模式,普遍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2.1 教育管理定位不準確
很多高職院校將五年制高職學生和三年制高職學生一視同仁,片面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能力,忽視了五年制高職學生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在教學方面,老師授課靈活,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對于課前預習,課后作業等內容不做強調。在早期教育階段,簡單套用三年制高職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不合理的。
2.2 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育重視不夠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和教師往往偏重于學生智力因素的開發而忽視了非智力因素和理想信念、人格道德、意志毅力、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養和教育。成績好的學生受到學校的重視,教師的青睞;成績差的學生受到學校的歧視和教師的疏遠,其結果是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妄自尊大,成績差的學生則產生自卑心理和厭學情緒,都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這種不良認知如未及時得到學校和教師耐心細致的教育和引導,久而久之就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
五年制高職前期教育階段是整個五年教育的關鍵時期,如果不能在這個時期給予學生合適的引導和教育,就會使后三年的教育計劃難以實施。基于這個時期的學生特征和高職教育本身的要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管理。
3.1 制定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日常管理辦法
五年制高職學生的身心特征決定了其不同于三年制高職學生的管理模式。在日常管理方面,應側重于行為習慣和公民素質的養成教育,強調與其家長的溝通。如在學生請假離校時,要通知家長,確保學生安全。
3.2 強化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的學生表面叛逆,內心迷茫。他們需要通過反復的嘗試、碰撞、回視,慢慢地走向成熟。過分嚴苛的制度化管理,反而會激發的學生逆反心理。通過心理健康普及教育,讓學生學會有效的心理調節方式。在這段時間里,需要老師和家長很大的耐心和開放的胸懷,關注他們的成長,適當的時候給予肯定和贊揚,這對于鑄就他們的自信和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3.3 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成人意識
在給予學生未成年人的保護和關愛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事,這是高職學校實施養成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首要任務。以成人意識為引導,加強對學生干部組織、策劃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學生干部為榜樣,加強普通學生的成人意識培養。成人意識應該從前期教育階段逐步灌輸,成人意識的培養,是自主管理的內在驅力,只有學生意識到每個人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他們才會自覺自主的管理自己。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抗拒簡單的講道理,采取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和團日活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陳紅艷(1969-),漢族,湖南祁東人,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副教授,碩士,教學管理。
G710
A
1671-1602(2016)20-01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