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智深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國民經濟的日益增長,國民需求也逐漸提升,對知識的追求越發迫切。傳統的圖書館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加快智慧圖書館建設勢在必行。智慧圖書館實現了圖書館和網絡的有機結合,極大程度的豐富了資源的種類和數量,更加方便讀者的閱讀。研究未來圖書館的發展模式,極具現實性意義。
關鍵詞:圖書館 ? ?全新模式 ? ?智慧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2-0012-02
前言:“智慧圖書館”這一概念是由智能圖書館逐漸演變而成的,在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之前,國外就有很多圖書館在使用智能圖書館的概念。智能圖書館是建立在網絡信息技術支持的基礎上,揚長避短,獨具特色,科學整合人、圖書資源、空間之間的關聯,全面滿足讀者需求,提升服務水平,進而推動圖書館建設發展的可持續性。
一、智慧圖書館的積極意義
智慧圖書館為傳統圖書館注射的全新的活力,豐富了服務手段,也為讀者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智慧圖書館是以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支持手段,在智能惠民、服務管理以及環境友好等方面著眼,實現傳統圖書館的合理轉型和科學持續發展。智慧圖書館的全新理念,有助于建設更加廣闊的信息共享空間,以及充滿魅力的公共文化環境。與傳統圖書館相比,智慧圖書館更加靈活、高效、便捷、綠色環保,更加的數字惠民、以及深入的資源共享,進而實現圖書館的全面轉型:首先,由數量向內涵質量方向的轉型;其次,由硬件的投入向提升讀者素質、深化管理模式、以及引入科技技術等方面的轉型;再次,由分散獨立的圖書館向協調規范的科學發展方向轉型;最后,由過于浪費資源成本向安全保障和節約資源方面轉型。智慧圖書館的發展方向正是上述四點內容,進而實現圖書館的科學發展。
二、智慧圖書館的主要特征
1.資源豐富
智慧圖書館主要包含兩種存在形式,傳統紙質資源和現代數字化資源。紙質資源有書籍、雜志、報紙、刊物等等,而數字資源有電子書籍、電子資料以及多媒體資料等等。兩種形式組成的書籍,極大程度的豐富了智慧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在智慧圖書館中,讀者可以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進行網上在線閱讀所需信息,例如知網、萬方、龍源期刊網以及維普網,都包含大量且種類豐富的書籍資料。在增加傳統書籍的基礎上,網絡資源的采用更加擴充了圖書館的知識儲備。
2.讀者互動
與傳統圖書館不同的是,智慧圖書館更加具有人性化,服務質量更高,能夠做到讀者之間的互相溝通,通過運用館內通訊技術,讀者可以溝通心得,互換意見;也可以在論壇或者留言板上在線交流,對圖書館的想法意見,或者圖書所讀心得體會,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發布。此外,通過互聯網,還可以實現對書籍的查找,以避免浪費時間;通過網上訂閱可以購買自己所需的圖書。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互動。
3.不受時間空間限制
智慧圖書館打破了傳統圖書館受到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智慧圖書館沒有閉館時間,提供了無限延伸的服務,讀者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讀書閱讀。在未來高科技技術的支持下,智慧圖書館進行虛擬圖書館模式建設,全天開放,就類似筆記本電腦一樣,讀者能夠實現任意時間地點的閱讀。而智慧圖書館的網絡化,在豐富圖書資源的同時,也給予讀者更加充足、更加自由的選擇。
4.閱讀方式多樣化
智慧圖書館在書籍閱讀的方式也邁出了巨大進步,實現閱讀形態的多樣化。讀者在閱讀圖書時不僅僅局限于文字閱讀,閱讀模式選擇上更加豐富,有形圖書和有聲圖書的全新新穎閱讀模式,實現了用眼看書向用耳聽書模式的轉變。同時,智慧圖書館引進全新的多媒體技術,讀者可以通過觀看多媒體視頻進行圖書閱讀,使知識更加生動形象。
5.資源整合
智慧圖書館引進先進的現代化技術,能夠最大化的節省書籍查找時間。傳統的模式中,讀者要想查找一本書,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尋找,并且不一定能夠找到具體書籍,浪費了非常多的不必要時間。在智慧圖書館中,通過在線查找功能,能夠直接搜索出圖書所在位置,極大的提高了效率,更加方便讀者閱讀書籍。此外,智慧圖書館科學將所有圖書館網絡連接起來,建立一體化平臺服務,實現圖書資源的共享。
三、建設智慧圖書館的重要措施
1.政府資金的大力支持
建設智慧圖書館,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例如在購買各項設備或者物聯網系統時,由于圖書館需要大量的文獻資源,因此花費巨大。而在軟件設施的建設上,同樣需要花費大量資金進行系統的組建,此外在后期的維護費也相當巨大。由此看出資金對智慧圖書館的重要程度。
2.提高智慧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
智慧圖書館建設不僅僅是信息技術的引用,最重要的是遵循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提升優質服務。因此,智慧圖書館必須尊重每一位讀者,平等對待,解決所有讀者所需。智慧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素質修養,加強科研水平的學習,能夠為讀者主動提供服務。此外,在科學技術支持下的智慧圖書館,對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注重對自我知識體系的完善,關注知識動態信息,吸取新的知識,全面提升技術應用能力。
3.加強宣傳推廣
智慧圖書館只有擁用了大量的讀者,才能在發展中不斷進行完善,提升使用效率。圖書館有必要轉變傳統被動的服務理念,可以通過網絡、報刊等多種多媒體形式,進行宣傳和推廣,以擴大社會影響力度。特別注重手機圖書館和圖書館網站方面的建設,盡可能的擴大讀者范圍和服務領域,進而提升讀者對圖書館的感知和體驗。
4.注重對讀者隱私信息的安全保護
智慧圖書館的建館基礎是網絡信息共享,大量的用戶、資源、設備以及資源互相連接,數量巨大的用戶信息和數據信息難免會受到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影響。因此,智慧圖書館必須做好用戶信息的保障工作,避免資源信息遭到竊取和外漏,這也是智慧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內容。
總結:綜上所述,智慧圖書館作為全新的理念,尚在研究和發展初始階段。智慧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未來發展的方向,在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實現所有信息資源的共享,為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提供全新的服務模式,極大程度的提高了讀者的閱讀質量。智能圖書館的研究工作利國利民,為我國圖書館建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巧婷.智慧圖書館框架構建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2014(09):195-197.
[2]趙聯鋒.試論未來圖書館的新模式--智慧圖書館[J].求知導刊,2015(01):63-63.
[3]王嵐.智慧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發展模式比較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4,32(06):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