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怡
(南京市南師附中江寧分校 江蘇 南京 210000)
舞蹈校本課程開發的起點
——在游戲中培養舞蹈精靈
徐君怡
(南京市南師附中江寧分校 江蘇 南京 210000)
校本課程在現今的發展中,遇到很多值得教師思考研究的問題,本文筆者以舞蹈校本課程為研究對象,找到教育有效實施的出口,結合經驗積累從三方面闡述舞蹈校本課程開發起點,對學生興趣與能力培養方面所遇問題的解決方式。每一種訓練都可以以游戲的方式完成得更好,這才是在游戲中培養舞蹈精靈的目的所在,同時也是校本課程開發初期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
校本課程;舞蹈;游戲
我國現在雖然尚未建立較為完整的小學舞蹈藝術教育體系,但小學舞蹈教育的意義已經越來越被社會認可,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意識到舞蹈對小學生的影響及重要性。本文將通過舞感培養、力量培養、表現力培養三方面,闡述舞蹈校本課程開發中舞蹈與興趣結合點即游戲中培養舞蹈精靈。
在校本課程開發初期,最有效的讓孩子們認識舞蹈,喜愛舞蹈的方式即趣味性,在舞感培養方面本人引用動物模仿法。孩子們在音樂中,通過語言引導使孩子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你們想做哪一種小動物呢?例如:播放音樂《森林狂想曲》,帶孩子們感受森林里的快樂,提出“如果你生活在這美麗的大森林,你會是什么動物呢?”找到很有姿態的同學讓孩子們欣賞他的動作,進一步模仿。在此過程中,不僅有創作的歡樂,還有對孩子基本身體協調性的把控。最后,教師總結動作,帶孩子們進行模仿創編,形成一個小型舞蹈。這種游戲,不僅激發了孩子們對舞蹈學習的興趣,更提高了孩子們的舞蹈學習熱情,孩子們的舞感培養也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舞蹈校本課程的開發以學生為主體,以對學生的技能培養為目標。在校本課程開發伊始,需打好基礎才能有效地繼續培養,因此,舞蹈基本功的訓練尤為重要。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先教開胯、壓腿、踢腿、甩腰等基礎動作,體力耗費大的同時比較枯燥,學生會有倦怠心理。在訓練中結合力量訓練要求和孩子們愛動的天性,現研究出一個有趣的比賽游戲,既能鍛煉各部分肌肉力量,又可以激起孩子們的興趣。
首先,將學生分為三大組,每大組中再兩人一小組地。然后講述動作要領:兩人一組,先一人趴地蹦腳,同組伙伴雙手搬起其腳背,此同學將手臂撐起,向前爬行,到達目的地后換人以同樣動作爬回原位。兩人小組結束后,換大組中的另一組同學出發。三大組中,全部同學完成任務后,先完成的組獲勝。就是這樣一個力量游戲,孩子們樂此不彼,雖然很累卻還想繼續玩。游戲中,孩子們不僅手臂力量有了明顯提高,在甩腰中發現腹部力量也有很大提高,這對于基本功、協調性的訓練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也使孩子們初步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
舞蹈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能力,也要在校內各項活動中發揮作用。舞蹈是具有觀賞性的藝術課程,需要最精煉的肢體語言、最精確的韻律節拍、最精彩的舞臺呈現等,而這些要素對表演者的要求即為“表現力”。對于孩子們表現力的訓練本文通過兩個游戲進行。
首先,面部表現力,孩子們對于豐富的表情都不陌生,但是將每一個表情做得漂亮又恰當便需要教師的訓練來把控。對于表情的把控,在實踐中本人琢磨出一段節奏指令詞:“舞蹈娃娃笑啊笑——微笑、八顆牙、大笑、找塞牙,舞蹈娃娃上臺時——害羞、受驚嚇、撅嘴、不高興……”這一系列訓練孩子們可以對照鏡子找到最漂亮的自己。在排練舞蹈《歡天喜地》時,需要很多驚訝及大笑的表情,在排練過程中,平時的訓練起到很大作用。
其次,肢體表現力,我們在舞蹈的教學中,通常都是“灌注式”教學,學習老師的動作。但是,希望孩子們跳出靈動的感覺,就需要感知舞曲,領悟舞曲,心隨樂舞。過程中需要解決動作不到位、跳躍不整齊等問題,現在我以跳躍為例。排練《珠算小能手》這個舞蹈時,需要很多腳尖的跳躍,為避免出現沉重的跳躍,我問孩子們:“你們在下雨天是怎么走路的?”學生開始慢慢地走。“如果我們不想弄臟褲子和鞋子呢?”有孩子回答:“踮腳尖走。”“那萬一前面有個小水坑,你怎么過去?”“用腳尖跳過去啊。”表揚孩子的回答后,帶著學生一起玩兒起“跳水坑”,孩子們的跳躍也變得越來越輕盈。
舞蹈校本課程的起點上,我們尊崇以學生為本的同時,更要根據課堂需要,精心設計舞蹈教學內容,用游戲的方式啟發學生創編舞蹈動作的積極性,既豐富了一如既往以基本功為主的舞蹈課堂,又完善了課堂教學方法的匱乏狀態。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孩子享受到舞蹈教育帶來的實效性,舞蹈校本課程也將變得越來越正規。孩子在學習中需要興趣,需要引導,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謹記這兩點,讓孩子們愛上舞蹈,樂于表現。找到一條捷徑——游戲,更有趣地去完成訓練目標。每一個游戲,都具有實效性,能讓孩子們越來越有興趣,能提高孩子的欣賞及舞蹈能力,這樣我們才能收到令人驚喜的效果,讓游戲教學法培養出更多的舞蹈精靈。
G632.3
A
1007-0125(2016)12-02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