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圖書館,廣東 韶關 512600)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建設的目標是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高質量的信息服務。這種服務是以信息服務為主導,圍繞信息服務來組織和管理圖書館的各項業務并拓展圖書館的服務方式,變革服務流程,實現管理的優化。
隨著人們信息意識的增強,人們逐漸認識到信息的價值,社會上各類人群以至每一位成員都將是信息和知識的需求者,因為使得圖書館信息服務對象的多元化特點日益突出,服務群體空前龐大。由于他們職業、專業以及受教育程度不同,對信息需求的方向、角度、范圍和要求也不同,也就形成了由低到高的具有不同層次信息需求的社會階層。
在信息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除圖書館外,互聯網、新聞媒體、其他信息機構等也是讀者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讀者在獲取信息時,其方便程度、信息成本等成為讀者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過去,用戶的信息需求只能在一個圖書館或一定范圍內得到滿足,所以用戶需求的全面性與系統性是相當有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不斷涌現,讀者需求己由單一學科向多學科綜合信息發展,希望能一次性地獲取有關某一主題的目錄、論文和著作的全文、照片、圖像、聲音等全面系統的信息。
信息資源的網絡化在給人們創造了無限的信息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信息污染,大量信息垃圾造成了信息缺乏。重復的低水平的網上資源占用了大量的上網時間卻找不到所需要的、有價值的信息。因此,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用戶在要求獲取全面系統的信息時,不再認為信息愈多愈好,而更注重信息獲取的精確性。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知識在不斷更新,及時新穎的信息是抓住機遇,正確決策的生命;同時它又是啟迪創新思維,激發創造智慧的火花。因此,用戶對信息的新穎性和時效性顯得越來越注重。
因特網的普及使越來越多的圖書館設立自己的網站,建立自己的網絡信息導航系統,以求在網絡上收集資源與相關網址鏈接形成虛擬館藏。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在自己的主頁上設立了“網海導航”欄目,鏈接全國的大學、學院、在線圖書館、搜索引擎、大眾媒體等,對網絡信息進行收集、組織、整理和有序化的重組,建立為特定用戶群所需的信息資源指南系統,為用戶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提供導航服務。圖書館從單純的以館藏為基礎的文獻服務方式,轉向文獻服務和信息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共享將成為現實。
圖書館開始突破圍墻,跳出固定場所,主動接觸社會,擺脫了傳統文獻處理的限制,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組織、服務方面,面向網絡環境。以新的方式組織、控制、選擇、傳播信息建立了輻射型的開放服務系統。
面對社會的信息需求,圖書館的服務已經開始走出圖書館,面向社會上門服務。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社會的建立,圖書館開始沖破傳統服務模式,緊密地配合社會需求,提供特色服務,有針對性的服務,不斷提高讀者的滿意率。近期與國家機關和各部委圖書館聯系,提供各種信息服務,主動提供政策法規方面的專題咨詢服務。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圖書館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在完成公益性服務的同時,開展各種類型的有償信息服務,已經得到社會和讀者的認可。不僅可以彌補國家投資的不足,也可以促使圖書館有自我生存的自身發展能力。
盡管網絡上的虛擬圖書館有著信息量大、便于查閱的優點,但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圖書館,因為如果沒有傳統圖書館的選擇、收集、加工文獻信息,虛擬圖書館中的信息資源就會匱乏。相反,如果沒有虛擬圖書館提供新的信息環境,傳統圖書館也不可能突破原有工作的局限,有限的館藏和服務就難以充分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傳統圖書館與網絡圖書館之間不存在替代關系,而是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圖書館要繼續做好傳統的信息服務。??電子信息服務系統將一改傳統信息服務系統中收集、處理、存貯和流通物質形態的文獻信息產品的單一局面,為讀者提供更為多元化、縱深化的服務,如二、三次文獻的開發利用、數據庫服務、系統集成服務、專題咨詢、定題服務、用戶能力培訓等,以此滿足網絡環境下社會日益增長的多方位信息需求。因此,高校圖書館應根據用戶的專業、研究領域和信息需求等情況,以文獻跟蹤服務的方式,主動、持續、系統地向用戶提供滿足其需要的文獻信息服務,并不斷調整檢索策略,把經過篩選、分析后的檢索結果定期、及時地傳遞給用戶。
提高信息的使用價值,要提供信息本身的價值,提高服務質量,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舉,圖書館要通過服務,滿足社會的需求,提高服務的技術含量,擴大服務的效果和服務的能力,使人們在網絡和信息時代離不開圖書館的服務。圖書館要利用自己占有信息資源,快速進行信息加工的能力的優勢,利用網絡環境,對電子資源進行濃度分析與重組,提供信息增值服務。圖書館服務人員要掌握信息源,了解信息資源分布狀況,信息網路的分布,熟悉網上信息機構,更好地組織網上信息,為讀者服務。
網絡環境為圖書館的服務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良好機會,圖書館應抓住這個機會,對信息資源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服務賦予新的內容和方式。圖書館的整體組織、人員安排、業務流程都要不斷適應網絡環境的要求。
樹立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的觀念,宏觀協調,分工合作。在網絡環境下,我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由于原有格局分布,必然是多中心、多系統、多層次、多類型的局面,因此在網絡環境下更要強調分工協調,資源與信息的網上共享,網上服務共享,避免各自為政。
實現網絡環境下對圖書館的服務提出高水平、高質量的要求,必然對圖書館員的知識結構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服務的服務過程中知識和技術含量加大,向智能化發展,圖書館從事讀者服務工作的專業人員在工作方式、工作價值、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諸方面將發生質的變化?,F代圖書館必須有適合網絡環境的專業人才。這是關系到提高整體服務水平的關鍵問題。
新的信息服務模式不僅是一種新的服務渠道,而且將帶來圖書館在運作方式、知識共享、人員培訓、決策實施和用戶教育等方面的根本轉變。由于網絡使圖書館、讀者、供應商、合作伙伴甚至競爭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他們在價值鏈中的較色也發生了改變。網絡將促使圖書館創造新的形象,而其中創新、管理和領導方式的改變都是極為重要的。網絡,為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使用戶對圖書館的信息需求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工作的便利,以及信息服務的周到。網絡也離不開圖書館,網絡的發展拓展了圖書館事業,為圖書館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網絡,將為圖書館信息服務開創更美好的前景。
[1]林芳勝.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研究.山東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