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圖書館,四川 宜賓 644000)
做好讀者服務工作,是保證公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當前,在信息化加快推進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逐漸冷清,進館讀者越來越少,如何做好讀者工作,讓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公共圖書館必須與時俱進,全面改革和創新讀者服務工作,不斷壯大讀者隊伍,保持圖書館服務旺盛的生命力。本文就在新形勢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創新作簡要探討。
公共圖書館要做好讀者服務工作,首先應該準確了解、把握社會各界讀者的需求,對他們需要公共圖書館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有著清醒的認識。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讀者的需求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對信息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在網絡沒有普及的過去,去圖書館是人們查閱資料、獲取信息、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但隨著因特網的快速發展,新媒體的廣泛應用,新興的不受時空限制的便捷的信息服務和交流方式,已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活模式,讀者在家、辦公室和其他場所就可以輕易地從網上獲取各種所需的信息資源,許多時候不需要再“跑”圖書館了。因特網在某種程度上涵蓋了圖書館部分功能。因此,網絡的快速發展,使讀者對信息資源的獲取,從原來比較看重于圖書館,到不再單純地依靠圖書館,變得多元化了。
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大大提升,對公共圖書館硬件環境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現代讀者都希望圖書館加強硬件環境建設,在建筑、藏書、設備、裝飾等方面給人留下最直接、最完整的第一印象,以適宜、和諧、美好的物質環境給人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給人以美的享受,從而起到吸引讀者、教育讀者的作用,使其在舒適、愉快的氛圍中徜徉于知識的海洋,產生對圖書館的依賴感和認同感。
人文素質是將人類所創造的知識、文化內化而形成的修養和品質,是后天養成的社會性素質,人文素質提升與社會發展進步相輔相成。作為終身學習的場所、社會教育的重要基地,圖書館關注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生存意義和生存質量,對真善美進行自覺體驗和永恒追求,提升人們的整體人文素質,是其重要使命。廣大讀者渴望強化“圖書館是用戶的圖書館”、“建立以用戶為核心的圖書館服務體系”、“在圖書館面前人人平等”、“圖書館是體現人類自由與平等理想的圣地”等等,這種需求的核心是希望公共圖書館能實現以人為本的人文追求。
面對新時期讀者各種服務需求的新變化,公共圖書館原來那種傳統的服務理念和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社會讀者的需求,只有站在讀者和社會需求的角度,從服務理念、服務工作、管理工作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不斷提升服務品位,創新服務內容,構建現代圖書館新型服務模式,使圖書館從服務的單一化轉變為服務多元化,才能不斷滿足現代讀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體現圖書館的存在價值。
為讀者提供優質的閱讀服務,是圖書館工作的全部內容,圖書館的所有工作都應該緊緊圍繞“讀者第一、服務至上”來開展。這就要求圖書館樹立“讀者至上”理念,正確認識圖書館與讀者的關系,明確讀者的地位,對他們從內心建立起尊敬、熱愛和支持的感情,為他們獲取知識提供最優服務。“讀者至上”理念要求圖書館樹立“主動服務”意識、“針對服務”意識。“主動服務”要求破除圖書館傳統的藏書樓觀念,開辟主動服務的途徑,比如參考咨詢、社區分館、送書上門或送書下鄉等;主動與政府機關、大中小型企業、社會團體、院校等聯系,了解他們的信息需求,提供專業的信息服務,用主動服務開辟圖書館服務的新天地。“針對服務”就是要求研究不同階層、不同年齡讀者的閱讀需求,提供針對性的閱讀服務,比如針對老年讀者提供健康長壽、修身養性、休閑娛樂等方面的閱讀服務,針對中年讀者提供具有一定專業水準、薈萃精華、啟迪思想、開闊眼界的讀物,針對青少年讀者提供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的圖書等。
2.1 提供豐富而多元的信息服務內容和方式
滿足現代讀者對信息資源的需求,提供豐富而多元的信息服務內容和方式,是當前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創新的重要內容。圖書館要立足于讀者的實際需要,優化館藏結構,增加以電子文獻為主體的新型載體文獻入藏量,做好電子出版物、網絡資源、地方文獻信息資源和傳統印刷出版物的收藏與管理。要收集具有啟迪性、預見性、宏觀性、開放性和創新性的知識信息資源。及時對新技術新方法進行研究與追蹤,加強對事實性、數據性知識信息的報道與揭示,通過專業導航服務模式,及時提供讀者用戶所需知識信息的研究動態、檢索工具和最新信息,提高圖書館信息資源利用效率。并對不同的人群提供一般咨詢服務和專題咨詢服務。要建立起積極主動的信息服務模式,拓展信息服務范圍。要樹立信息資源共享觀念,積極參與創造信息資源共享的條件,探索信息資源共享的模式,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易于轉換的多樣化的知識信息服務系統,保證資源庫中對象數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2.2 創設優美而溫馨的閱讀環境
美好而富有特色的館舍環境,不僅能激發讀者對知識的渴望,同時也能使他們在舒適、整潔、綠色的環境中,感受一份寧靜、幽雅,讓讀者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調節和消除視覺疲勞,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啟迪。要積極爭取國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對公共圖書館的建筑環境進行改觀,創造優美的外部環境。要創造優美、溫馨的館內環境,讓置身其中的讀者有舒適感和親切感。如可請當地的書法家、攝影家設計、制作充滿人生哲理的名人名言、具有當地民俗色彩的風景照片,懸掛在館內墻上;開放空調,使讀者在寒冷和炎熱的氣候條件下也能有一個好的心情進行閱讀;注意燈光的照明設計,閱覽室桌椅、書架的布局,花木盆景的選配等,處處給讀者營造方便、寧靜、整潔、舒適、高雅的環境,使讀者靜心吸取知識的養分。還要注重外部環境的管理,在開館時間內,圖書館周圍不得舉辦喧鬧的娛樂活動,保證外部環境的清靜。
2.3 強化優質而高效的人文服務
優質、高效的服人文務可以激發讀者的求知欲和滿意度。圖書館的工作價值都要通過服務環節來實現。要培養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愛心,充分發揮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形成關心讀者、尊重讀者,積極主動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的良好氛圍。要重視館員的科技知識水平和知識創新的能力培養,提高工作人員服務工作效率。要提升與讀者交流和溝通的能力,掌握讀者心理動態。要注意每個細小環節,都應體現出優質的人文服務,比如與讀者交流時要使用文明語言,微笑服務;工作中無論有無讀者都應保持良好形象,避免姿態不端,形象不雅;不應在工作中大聲說話,打斷讀者思路,干擾閱讀情緒等等。
公共圖書館要創新服務工作,滿足讀者需求,需要規范的管理作保證,以不斷增強活力。首先要建章立制,抓好人的管理。要對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進行規范,實行崗位輪換,采取相應的考核辦法,建立競爭和激勵機制,推行崗位聘任制,競爭上崗。建立科學、規范的服務制度,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其次要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高隊伍素質。掌握圖書館專業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的人才,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源動力,是圖書館開展讀者服務工作的必要保證。要加強對現有員工的思想和業務素質培訓,不斷提高隊伍素質,建立一支具有創新精神的讀者服務隊伍。
在新時期,公共圖書館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把握和滿足讀者服務需求,加強自身建設,建立優質服務機制,創建和諧環境,實行明智管理模式,以科學發展的態度,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幸福生活的締造提供優良的文化氛圍。
[1]沈江彤.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圖書情報通訊,2002(1).
[2]周昕.論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讀者服務工作[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24).
[3]中國圖書館學會.縣級圖書館生存發展啟示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4]馬倩、鄧陽.圖書館服務理念的轉變[J].圖書館學報,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