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0)
中醫藥學一直是我國具有特色的文化底蘊,它秉承“以人為本”等的先進生態醫學理念,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青睞。所以,我國有必要將中醫藥學這一文化繼續傳承下去。而中醫藥學的人才培養,基本上都是靠高等學校的教育,高等教育在中醫藥學人才培養和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高等學校在中醫藥學教育模式的構建方面,對中醫藥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也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中醫藥的院校教育在我國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在此期間,培養了大量的中醫藥專業人才,為我國中醫藥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在中醫藥的教育模式方面已顯現出不能適應中醫藥發展的現象。其中,最突出的是中醫藥教育模式西醫化的這一特點。
從中醫藥的傳承發展進程來分析,中醫藥學在積累經驗方面,邊實踐邊學習,以此來踐行“實踐出真知”的理念。但是現在高等院校中中醫藥的教育模式,模仿西醫的教育模式,將實踐與理論知識完全割裂開來,而且在課程科目的安排方面,更是逐步加重了西醫科目的比例,造成中醫教學更傾向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必要環節,從而嚴重違背了中醫藥的基本理念。在對不同階段的人才培養方面,也有著模式單一的現象。比如,高等學院對本科生的教育,在這一階段,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而對于研究生,則將實驗放在首位,高等學院基本都是遵循這一模式,以至于培養的中醫藥人才千篇一律,動手能力弱,實踐觀念淡薄。這是很不利于中醫藥的發展的。
很多高校認為,中醫藥學的專業性很強,而且其本身也不是很容易被掌握。所以,為了使培養出來的中醫藥人才具有高水準、高學術思想,在對他們進行教育培養期間,減少了其他專業學科的教學,比如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等,以此來使學生更專注于醫藥學的學習。其實,這一想法雖然是為學生著想,實則不符合當代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的發展。過于對學生中醫藥專業的專注集中,將會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面過窄,等他們就業以后,不利于自身的發展,像很多中醫藥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進入醫院工作的問題還不是很大,如果進入一些企業性質的醫藥公司,當涉及到管理方面的工作時,由于在學校時并未涉及到這方面的知識教育,學生還得需要一段時間去慢慢摸索,甚至是上補習班來彌補這一缺憾。這將對學生在職場方面的發展造成很大的阻礙。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目前中醫藥在世界范圍內,正受到越來越高的青睞。由此可見,世界對中醫藥人才的需求也將日益增加。但是,目前國內高等院校中醫藥人才的培養,仍只關注學生畢業后如何在國內發展,幾乎沒有學校將目光投向國外對中醫藥需求的市場。就算有的高校意欲將中醫藥人才推向國際市場,也迫于學校教育模式的單一,很難有學生很快適應國際市場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我國高等院校中醫藥教育關于留學生人數近幾年人數雖不斷攀升,但是規模相對還是較小,這就需要高等院校在這一方面加強對國外學生的吸引。隨著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和一體化,高等院校應該時刻關注國際市場對我國特色文化傳承的需要,意識到這點后,在將國內中醫藥人才推向國際市場時,還應該注重對海外市場中醫藥教育的培訓。為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和傳承,將中醫藥的知識推向國際市場是高等院校的責任和義務。
中醫藥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中醫藥的學習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所以,高等教育在培養人才的時候,就要盡量避免將理論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而是要順應中醫藥發展自身的特點,結合學校的教育資源,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課程,在實踐中收獲知識。其實,很多著名的高校并不是在任何專業方向都是佼佼者,也有很多大學因為某一個專業的鮮明特色,而為眾人所知。所以,高等院校可以借鑒這一點,在進行中醫藥教育的同時,發掘出符合自己的特色。各院校要在符合辦學特色的基礎上,沉淀出具有自己特點的教學理念,將中醫藥特色在教學過程中鮮明的呈現出來,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隨著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中醫藥的教育也必須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改變以中醫藥專業性強,不設其他學科以干擾中醫藥的學習的觀點。當然,并不是說高等院校在對學生進行中醫藥教育時,盡量多的開設其他專業學科,而是在符合學校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將中醫藥學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科加以歸類整理,有目的的進行不同專業科目的授課,以此形成中醫藥獨有的特色教育模式。比如,如果一個高等院校想培養用于投向國際市場藥品企業的中醫藥人才,就要求學生具有生產經營才能又要具有市場營銷能力,同時又要具有掌握國際市場中醫藥研究的能力。不同研究方向的中醫藥人才的培養,需要不同的教育科目來加以引導,這就需要高等院校根據中醫藥人才市場的需要和確定本院校的人才培養的發展發向,時刻關注市場對于中醫藥人才的動態需要,及時調整中醫藥的專業課程,以利于高校人才的日后發展。
從目前國際市場上對中醫藥的需求可以看出,如果將中醫藥推向國際市場,其發展前景是無法估量的。這就需要高等院校在注重國內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將目光放到國際市場。基于此,高等院校除了認識到這一機遇外,還必須在對高校學生進行中醫藥教育的同時,適時改革傳統的中醫藥教學模式,在注重中醫藥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加強對學生英語知識的教育。由于中醫藥的專業性較強,在學習英語時會出現很多專業術語,這就需要高校著力重視對學生進行英語專業知識的強化訓練。同時,為了使學生提前適應國際市場的環境,高等教育學院還可以與國外簽訂協議,在外實行中醫藥教學的實習基地,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提前走出國內,還能進一步擴大中醫藥的影響力。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將中醫藥知識普及到全世界,國內高等教育院校還可以采取吸引國外留學生的方式,當然這一方式可以與政府結合,在政府的扶持中,建立留學生在接受中醫藥教育時的獎學金和補助金的制度,以此來擴大國內中醫藥教育的留學生規模,把中醫藥教育真正的推向世界,使中醫藥這一文化瑰寶再一次擴大其影響力。
中醫藥的快速發展,也要求高等院校在中醫藥教育方面,時刻關注中醫藥的市場需求和社會對中醫藥人才能力的需求。在汲取傳統中醫藥教育模式精華的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大中醫藥教育的影響,摒棄落后的和不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過程中進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創新,以培養出更適合當代社會發展的中醫藥人才。
[1]高華.新時期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中醫教育,2013(6)
[2]宿秦,李玲,等.中醫藥高等院校教育縱橫談.中國中醫藥信息報刊,2013(44)
[3]熊小霞,李潔.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推進中醫藥國際化.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5)
[4]張斌.淺談新時期院校教育下中醫藥教育模式的構建.生物技術世界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