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永吉縣委黨校,吉林 吉林 132200)
縱觀歷史,我國各朝各代和近現(xiàn)代都在運用法律手段懲治職務犯罪,但在犯罪前,法律的預防作用微乎其微,直到職務犯罪查處了,法律的作用才顯現(xiàn)出來。如何在職務犯罪方面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實發(fā)揮警示教育作用?筆者認為從管理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探討職務犯罪的預防思路,以實現(xiàn)全方位地打擊職務犯罪,改變目前這種被動局面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必將有利于預防職務犯罪,懲治和消滅職務犯罪,以維護職務者的利益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事物均有利弊之分,大到國家、社會小到個人力求利大于弊,都在趨利避害。而職務犯罪無論對于國對于社會對于個人而言,長遠利益無從可談,害處卻頗多。通過調研,我們總結出職務犯罪的四大危害性。
1.危害自己,身心受損。“廉潔有益健康,腐敗導致死亡”,這是中國心血管專家、北京安貞醫(yī)院洪昭光教授推出的一項科研成果。他從醫(yī)學的角度解釋這一現(xiàn)象時說,貪官貪污受賄后,受到強大的心理壓力,他們恐懼、后悔,食不甘味,寢不安席,時時懼怕罪行敗露。洪教授的這一成果并非借題發(fā)揮,無稽之談,與其類似的研究成果是巴西醫(yī)生馬丁斯對583名被指控有貪污受賄行為的官員和583名廉潔官員作了十年的追蹤、隨訪和研究發(fā)現(xiàn),不廉潔的官員有60%患病和死亡,廉潔僅有16%患病和死亡。
2.危害政治,政息人亡。據(jù)調查顯示:前蘇聯(lián)解體,實質上是既得利益集團的“自我政變”。搞跨蘇共的主要力量,并非反共分子,而是職務犯罪中的腐敗分子,是腐敗導致蘇共喪失執(zhí)政地位和國家分崩離析。同時,職務犯罪會歸避法定程序,破壞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使得政府難以得到公眾的支持。政治體系中公信力的喪失,導致決策執(zhí)行機構弱化,價值認同機制失靈,社會監(jiān)督機制缺失。
3.危害經濟,發(fā)展受阻。據(jù)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安鋼教授運用經濟學分析方法進行研究,我國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四種主要類型的腐敗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消費福利損失,平均每年9875億至12570億元之間,占全國GDP總量的13.2%至16.8%。這說明腐敗將社會財富從廣大消費者轉移到少數(shù)壟斷者,將大量的國有資產、財政收支和公共資源,轉移給少數(shù)腐敗分子、特殊利益集團及其特定關系人,嚴重地威脅著我國的經濟安全。
4.危害社會,喪失正義。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是關系網和人情網相互交織、盤根錯節(jié),熟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公職人員,在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人情,編織嚴密的關系網,結成特殊利益集團,以尋求庇護,逃避制裁。以謀求非法利益為目的,建立在人情關系之上的關系網,拿原則作交易,視法律為兒戲,敗壞道德,喪失正義。
在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職務犯罪作為一種社會歷史現(xiàn)象,其產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但歸納起來職務犯罪的主觀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價值錯位與心理失衡。具體表現(xiàn)為:
1.信奉特權思想,刻意追求權利的私有化。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人犯罪有個共同的思想問題就是放棄世界觀的改造,放松了自我約束,價值觀念不斷傾斜,把自己凌駕于法律和組織之上,把自己手中的權利看成個人發(fā)財謀利的工具,最終陷入犯罪的泥潭。
2.法制觀念淡薄,私欲膨脹。調研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有些教育系統(tǒng)腐敗分子由“正面教員”變?yōu)椤胺疵娼虇T”的思想演變軌跡看,內因起著決定性作用,在私欲面前他們忘記了共產黨員的根本宗旨,在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下,過度攀比,導致心理嚴重失衡,不能抵制來自各方面的誘惑和侵蝕,最終走上犯罪道路。
3.放松政治學習,忽視思想改造。在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些人對學習很反感,一聽學習兩個字就迷糊。尤其是在校擔任一定職務的領導干部不讀書,不看報,對政治學習不感興趣,熱衷于吃吃喝喝,沉溺于燈紅酒綠之中。由于不思進取,放松思想改造,所以,經受不住腐朽思想的誘惑。
4.放松心理防線,苛求實際利益。主要表現(xiàn)在存在著“撈一把”的心理,產生了以權謀私,吃虧補償?shù)男睦恚淮嬖谥扒蠡貓蟆钡男睦恚褭嗔ψ鳛橘Y本投入不正當交易,以獲取巨額回報;存在著“難為情”的心理,在“人之常情”、“情面難卻”等心理驅動下而喪失心理防線;存在著“入團伙”的心理,“法不責眾”意識在某種程度上為腐敗分子提供了一個心理保護層;存在著“沒問題”的心理,行為人的職權身份、靠山與關系以及作案手段的隱蔽性等,強化了其僥幸心理。
對職務犯罪的預防,筆者認為應該從源頭抓起,從“我”做起,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立,不斷加強自己的黨性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具體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要堅定理想信念,不能喪失靈魂。要加強對廣大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實在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使廣大工作人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
2.要堅持執(zhí)政為民,不能淡忘責任。作為領導干部要牢記“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正確對待權力,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3.要防微杜漸,不能忽視小節(jié)。小節(jié)不保,終成大累。“勿輕小事,小隙沉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許多犯罪都不是偶然的,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杭州市余杭區(qū)駱生法曾因抗擊“非典”工作出色,被杭州市評為抗“非典”先進個人,他也曾嚴格要求自己,堅決退回別人的“紅包”,但最終沒有堅持住,在“糖彈”面前敗下陣來,他因受賄17萬余元被判10年徒刑。
4.要自覺接受監(jiān)督,不能膽大妄為。要敬畏歷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一要擺正自己與組織與群眾的關系;二要有自知之明,要心有所怕。心無畏懼,必然無法無天,權力必然失控,行為必然失范,腐敗和犯罪必然產生。
5.加強法律法規(guī)學習,不能成為法盲。法律法規(guī)和黨紀政紀是懸崖邊上的一道護欄。所以要加強廣大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黨員干部的法紀學習,使他們真正做到學法、知法、懂法,自覺奉公守法。明確哪些是黨紀國法、從政從業(yè)道德所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使他們常修為政從業(yè)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抑非分之想,強化自我約束意識。
6.要珍惜名節(jié),不能出賣人格。不要講名利,但要講名節(jié)。古代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現(xiàn)代人應該活得有尊嚴。這也要求我們要保持高尚健康的追求,要做一個學習型干部,荀子說:學者非必為仕,仕者必為學。要嚴格自律,不能放縱欲望;要懂得珍惜,不能攀比;要堅持健康的生活追求;要堅持原則,不為所惑;要有自知之明、自約之法,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牢牢筑起預防職務犯罪的心理防線。
[1]周慶;論職務侵占罪的司法認定[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2]王瑩;論職務侵占罪的司法認定及完善[D];吉林大學;2005年。
[3]孫恒山;腐敗犯罪控制論[D];吉林大學;2006年。
[4]姜國輝;梁金玉;李宛靜;透過客戶關系管理提高預防犯罪能力之初探——以中國某特別行政區(qū)為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