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鎮遠縣委黨校,貴州 鎮遠 557700)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推進,我國與國際社會的交流互動也越來越頻繁,與國際社會的交流領域也在不斷的拓展,這一方面既有利于我國盡快融入國際社會,也有助于我國借鑒國外先進技術與經驗,促進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但是其良莠不齊的各種思潮,也對我國的社會文化價值體系及思想領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當前的全民急躁、急功近利的社會大環境下,如何引導人們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對于我國社會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黨員干部作為我國最先進的生產力,其在文化、思想等領域都占據著優勢地位,其也是引導我國社會思想價值觀念,及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各項建設事業穩步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思想政治覺悟水平及綜合素養,就顯得尤為必要了。當前我國在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黨校教育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然而我國部分黨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諸如教育模式落后,缺乏創新的問題,其極大的阻礙著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因而加大對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機制的相關研究,有著積極意義。
政治論述性強,是我國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機制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也是我國廣大黨員干部必備的政治理論基礎,在《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中,就明文規定了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目的在于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養,提升其對外形象,使黨員干部掌握必備的馬列主義及毛澤東思想等,而這些政治理論知識,也是黨員干部開展工作的基礎。因此在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機制方面,其依然體現著較強的政治論述性。
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機制中,其另外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其高雅的藝術性,在以往的黨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教師更多的是單向的理論灌輸,而學員只是被動的接受,黨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氛圍十分枯燥乏味,極大的挫傷了黨員干部的學習熱情,不利于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而創新機制的黨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則通過具有藝術性的教學模式及方法,將枯燥的理論知識教學,賦予了高雅的藝術性,同時注重其課堂教與學的每個環節,鼓勵學員參與到課堂教學的討論交流中來,很好的突出了學員的學習主體性地位,在激發學員學習興趣,促進其主導思考的同時,也極大的提升了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質量[1]。
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機制,還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特征,由于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國家的大政方針,及黨的未來發展戰略等,而這些教育內容都是相對于某個階段而言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政策及戰略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而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而創新機制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的,因此黨校思想政治教育講師及學員要結合當前社會環境不斷的學習,在掌握必備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不斷更新現有知識體系,從而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養。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推進,我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同時我國的經濟成分及利益個體,也出現了多樣化發展的趨勢,加之當前的信息技術時代,國外各種思潮的大量涌入,使得人們的思想觀念及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轉變,社會思想價值體系,也呈現出復雜化,及多元化發展的特點,而如何培養馬列主義的堅定維護者,其難度也在急劇的提升。在經濟層面,由于我國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已由以前的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當前的公有制與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模式,國家的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也逐漸削弱,因而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充分利用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當前社會主流價值觀念,與社會主義思想政治價值體系的有機協調統一,對于我國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意義[2]。
社會組織形式的多元化發展,也是我國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面臨的關鍵問題,由于信息時代的到來,各種思潮的大量沖擊,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及生活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各種媒體及文化作品,也沖擊著社會的傳統價值觀念,而相對較為傳統的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則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結合社會實際及其發展的趨勢,不斷創新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對于引導人們正確的社會思想價值觀念,保障社會的健康發展等,有著積極意義。
要想高效實現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體系,就必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堅定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及崗位的實際情況,嚴格貫徹執行思政教育的培養目標,及其培養計劃。當前我國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核心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能夠積極響應黨的關于社會建設事業大政方針的人才,同時在人才培養素質方面,注重對人才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強調其綜合素養的提高,使其既承擔社會的一線生產工作,又能高效的從事國家的相關管理工作。在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堅定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還要求在教育中要充分尊重人的人格尊嚴,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以及個體的認知規律等,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再提升人們高尚思想覺悟水平的同時,也有助于其職業技能的提高[3]。
要想高效實現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體系,還必須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在當前的我國很大一部分黨校中,尤其是在一些基層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教育體系落后及不健全的情況十分普遍,這極大的阻礙著黨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提升,因此建立健全黨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就顯得尤為必要了。在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教育內容的選擇不合理,其內容過于注重理論性,而缺乏實用性,使得教育內容十分空洞,極大的挫傷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思政教育方面,也缺乏明確的培養計劃,使得學員在學習時,缺乏明確目的。因此黨校教師在要結合學員的年齡特點,及其已有知識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等,合理選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同時要注重其教育內容的實用性及可操作性,不要光講理論知識,要多向學員呈現社會案例,并鼓勵學員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從而在激發學員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有效的提升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黨校還應結合學員的實際工作情況及認知水平等,因人而異的為學員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以保障每位學員在思想認知水平方面,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要想高效實現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體系,強化黨校思政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黨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由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養決定,因此黨校相關領導應定期組織思政教育工作者開展思政教育相關知識及技能的培訓,提升其思政教育專業素養,同時不斷優化思政教育師資隊伍的年齡及專業結構,有效提升師資隊伍綜合素養,從而高效實現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提高。此外,還要不斷完善相關人員的考評工作,不斷完善師資隊伍的評價方式,定期對思政教育教師進行考核,對于考核優秀的教師,要予以相應的獎勵,對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師,要予以相應的處罰,以調動黨校教師工作積極性,提升其責任意識,從而有效提升其教育教學工作效果,促進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機制的高效實現。
由以上可以看出,本文就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機制的主要特性進行分析,由此指出當前我國黨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對實現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機制的有效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探討。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創新,對于提升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引導正確的社會思想價值觀念,促進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等,都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加大對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機制的相關研究,有著深遠意義。
[1]楊繼武.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機制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5,(02):201.
[2]張曙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機制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2014:12-15.
[3]凌子平,羅向晗.黨校培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分析[J].黨史文苑,2012,(0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