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浩 覃曉虹 閆鍇
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的崗位需求變化及高校的發展趨勢,在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創新創業環節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結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科特點,擬創建整個創新創業教學體系,為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創新創業;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TP3-4
文獻標識碼:B
一、指導思想
國務院辦公廳曾專門發布了鼓勵大學生創業的通知,出臺各項優惠政策,包括從2014年至2017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鼓勵各地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建設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企業創業基地,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型微型企業提供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支持。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在創建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中,應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的協同育人新機制和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
二、基本綱領
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心素質以及創新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依據專業調研和崗位需求,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強實驗教學資源建設和共享,廣泛搭建實習實訓平臺,辦好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相關活動,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三、主要內容
1.開展環節
創新創業的教學體系可以設置為必修環節與學分政策兩個方面:必修環節,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創業基礎兩門課程,并設置相應的學分。將學生的論文發表、專業技能大賽證書、科研創新等融入實際學分中,設立6~8學分。學生須自主完成一些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如大學生創新活動、社會實踐、科技活動等,至少取得2學分。
2.具體方法及措施
引導學生多關注“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等相關創新創業網站,其中包括創業動態、創業政策、創業典型的詳細講解等信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主要包含創新創業技能培養、學生參與、社會支持等三個方面。
(1)創新創業技能培養。第一,加大學科實驗中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多開設設計類、綜合類實驗課程。專業實訓的目標及內容要充分結合社會企業的需求,開發的產品要有一定的應用性和創新性。第二,可以開設跨學科專業的交叉選修課程,培養學生由學科專業單一型向多學科融合型轉變。如機械與交通工程系、環境與生物工程系、自動化專業、通信工程專業等建立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的交叉培養合作模式,搭建多專業融合的教學科研實踐創新平臺,設計開發多學科融合的創新訓練項目。
(2)以學生為主體,廣泛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成立大學生創業社團,讓更多同學了解創新創業知識。舉辦“創業計劃大賽”等活動,開展小軟件設計、小硬件制作、小系統開發、小服務創意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各類創新實驗計劃項目等,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參與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競賽,并予以學分獎勵。
(3)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啟多元化創業模式。組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小組,指導教師包含校內多學科指導教師、合作企業或兄弟院校的指導教師,對自主創業學生實行幫扶、全程指導、實時提供創業資源等服務。與周邊兄弟院校建立創新創業實踐的合作育人機制,這樣能有效利用優質的教學實訓資源、社會資源創新創業并學習借鑒他人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等,廣泛交流與合作,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四、結束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創新創業開展要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結合地方專業崗位需求,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采取企業化創業運營的管理模式,形成一個集產業服務、企業群資源、高校、創業機構及天使投資等部門組成的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創業服務孵化對接平臺。引導學生實現崗位就業,自主創業,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進而有效提高人才質量。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5/13/content_2861327.htm.
[2]遼寧省人民政府.遼寧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實施方案[N].遼寧日報, 201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