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輝
摘 要:當前,高職學生在數學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數學基礎薄弱、不良的學習習慣、低效的學習方法,等等。再加上高職教育忽視數學的理論教學,所以高職數學教學現狀堪憂。本文基于當前高職教育的現狀,對其數學教育的方法進行探究,意圖通過改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職;數學;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2.4
文獻標識碼:B
1.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習動機
(1)設計教學框架。數學是生活的基礎,也是高職教育中其他專業的基礎。教師在授課前對數學教學內容做好設計,即包括數學課程的側重點、授課內容、教學要求,等等。教學設計授課的框架,能夠引導整個教學計劃的進行。
(2)加強建設軟硬件設施教學。 高職教育貼近社會企業的需求,因此更應當提升其教育質量,增強軟硬件設施的建設。針對數學課堂來講,創建數學實驗課堂,開展數學建模活動,通過網絡學習提高學生對新技術的好奇心和探索情懷。實踐課程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通過使用計算機對數學問題進行觀察、猜想、嘗試、對比、分析等活動,進一步提升數學的實戰能力。
2.提供有效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
(1)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課堂設計核心需要圍繞教育目標,把握課程重點內容,圍繞教學目標詳細安排教學步驟和計劃,具體行為大致如下:一是課程伊始,將教學框架展現在學生面前,告知學生教學目標,梳理相關知識,將知識有效的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能夠明確教育的意義;二是強調重點,所謂重點是指教育中的核心內容,教師需要向學生表明哪些為重點內容;三是運用案例闡述數學知識,數學教學需要通過案例分析向學生闡述知識的運用過程;四是重視學生信息反饋,學生的反饋信息能夠明確表現出他是否真正的掌握相關知識以及對知識的理解是否到位。
(2)教師的合理引導。自主學習效率高但是難以掌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教師介入加強對自主學習的引導。具體措施為:一是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有效的學習計劃能夠在一定時期內看到學習成效,學生自我建筑的學習計劃難免有些不全面,教師介入能夠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二是引導學生強化課前預習、復習等學習習慣;三是定時疏導學生的心理活動。
3.培養反思能力,提高學習水平
(1)授課內容的反思。數學教育重點在于培養自我思考的能力,然而由于高職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對很多問題都難以有自身的見解,課堂上不愿意與教師互動,下課對學習很少存在反思的行為。教師在課堂內容的設計過程中,要針對這一問題為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引導學生增強對問題的反思能力。
(2)解題思路的反思。解題真正的意義在于對問題思路的把握,解題的最終結果并不重要,重點在于如何在解題的過程中培養數學思維,促進學生思維進步。教師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對問題思考的環節,以身作則,對解題過程提出反思和疑問,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其他解題思路的探尋,以及養成對解題思路進行逆向推論的習慣,使學生時刻保持考慮問題時的完備性和精確性。
(3)學習檔案的建立。學習檔案往往是教師準備用于對學生學習狀態、過程的總結性資料。學習檔案能夠顯示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力、知識水平等問題。學生建立自我的學習檔案,在檔案中對自我的學習過程和內容進行記錄、總結、檢查、評價,定期對自我學習狀態反思,以便在下一個學習過程中調整學習計劃和目標。自我評價和反思能夠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總結技能,提高學生對自我的約束能力,最終加強自主學習的技能。
(4)心得總結思考。反思是一種自我思想的回憶工作,反思能夠完善不足之處。那么如何在數學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和習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感受,通過不斷的反思,提升自身的數學思維、情感價值,等等。學習心得體會的建立能夠促使學生詳細的掌握自我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優勢和劣勢。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具有較高實踐能力的人才,數學教育需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基于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目標,開設有針對性的授課內容,傳授優秀的個人學習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斯彩英.基于高職生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的數學教學狀況的調查[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5).
[2]姜思潔.高職學生數學學習現狀分析及教學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