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柱
摘 要:本文針對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議題展開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同時結合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特征與筆者的自身經驗總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大的轉型措施,其中包括積極貫徹先進理念,充分發揮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服務價值,促進教育向文化的積極轉型,為高校教育者的未來發展提供服務以及轉變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辦學類型等,以期能夠對我國高校繼續教育事業的順利開展提供一些具有參考性的建議。
關鍵詞: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轉型發展
中圖分類號:G724
文獻標識碼:A
一、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轉型發展的特征評述
首先,高校繼續教育需要將思辨哲學作為邏輯起點,將普通高校的教學創新、社會的發展進步、民眾的基本教育需求等巧妙地結合到一起。這個多元素、多維度的互動過程并非是單一化的,它具有明顯的非線性與復合性特點,基于此,普通高校繼續教育需要長時間地維持在動態化與多維化的狀態當中。
其次,高校繼續教育要將當代文明作為轉型原點,在現有的基礎之上來尋求更加符合高等教育現狀的轉型路徑。現代文明的高速發展為國民素質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還為高校繼續教育的轉型發展創造出必要的社會環境,為此,高校繼續教育應當注意轉型發展期的人文性與社會性。
最后,高校繼續教育要將傳統成人教育文化作為發展基礎。由于繼續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因此普通高校需要緊跟成人教育的發展腳步,認真理清自身所存在的文化地位與文化價值,從而才能夠為繼續教育的順利轉型提供充分養分[1]。
二、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轉型發展的路徑設計
1.積極貫徹先進理念,充分發揮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服務價值
對于一個成功的辦學單位來說,教育理念才是其最為重要的經營與發展基礎,并且還應對所有教育工作者制訂出行為準則。教育的核心就是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社會發展的核心之處就在于全面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與現實價值。
基于此,我國的普通高校在繼續教育的轉型發展過程中,需要深入到各個階層及社會民眾中,認真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著重思考不同社會成員的發展方向,做好為他們提供終身學習服務的準備。在現實生活當中,社會成員除去基本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同時還會去追求休閑娛樂與文化創造,為了能夠幫助社會成員去更好地實現這些終身性的興趣愛好,普通高校也要將繼續教育轉型發展的落腳點放到人的身上,一方面要著重考慮到不同社會成員的學歷需求,另一方面還要兼顧他們的文化需求和娛樂需求,有針對性地制訂出個性化教育方案[2]。
2.促進教育向文化的積極轉型
縱觀我國當前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轉型與發展現狀,絕大多數高校都存在視野狹窄且缺少科學發展觀念的問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當中著重提出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理念訴求,想要通過此種方式來增強國民的文化重視程度。事實上,高校繼續教育的轉型與發展目的不僅僅是為成人提供參加教育的機會,同時還是對我國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讓這些優良文化可以在當代人的努力之下得以發揚光大。然而,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內,很多高校都陷入到了“為了教育”的誤區當中,很難從一個更高的高度來重新思考教育的轉型路徑與發展方向,長此以往,高校的繼續教育就會因為面臨諸多現實問題而逐漸迷失方向,很難給出富含正能量且帶有引領價值的實踐方案。
為此,我國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在日后的轉型發展過程中,需要給予文化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具體做法如下:首先,深入社會民眾當中來了解他們的文化需求,將文化作為教育轉型的立足點。相關教育人員需要在繼續教育過程中不斷融入科學技術與知識技能,讓高校繼續教育的轉型可以同時代背景更加完美地契合,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提高繼續教育的轉型層次,進而達到傳承優良文化的最終目的。其次,高校繼續教育的轉型要敢于打破功利性學習的束縛,積極提倡“打開門”辦學,在教育體系中形成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文化的風尚。教育者需要做到的是努力協調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在保持尊師愛生優秀學風的基礎之上,確保師生之間可以長時間地保持如同朋友一般的融洽關系。最后,普通高校的繼續教育需要鼓勵學術創新,為各種各樣的學說與文化敞開大門,為我國現代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創造出更多嶄新的元素。
3.為高校教育者的未來發展提供服務
一直以來,我國高校都將有利于教育者的發展與進步的因素納入到高等教育當中,交由高校當中的人事部門、規劃部門以及教務部門來全權負責。事實上,由于以上所提及的這些教育機構需要承擔種類繁多且數量龐大的工作任務,因此很難再拿出過多的精力來放到對高校教育者的未來規劃設計當中。近年來,國內很多高校雖然都建立了教師培訓機構,但由于受到資金、人力資源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導致很多教育中心都并不具備較強的教育能力,實際效用并不高。
筆者通過對一些國際中發達國家的做法進行了解后可知,高校教育者的發展同樣需要被規劃到繼續教育的范疇當中,針對那些尚未建設教師培訓中心的普通高校來說,完全可以將教育者的進修任務交到繼續教育部門手中;而針對那些已經建成教師培訓中心的高校來說,同樣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之上與繼續教育學院建立起合作關系,為高校教育者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活動支持。
4.轉變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辦學類型
到目前為止,我國高校繼續教育的辦學類型包括夜大教育、函授教育、網絡教育、開放教育以及成人自學考試等,成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來選擇不同類型的繼續教育方式。然而,我國高校的繼續教育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比較科學且形式多樣,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卻存在著政策不統一、標準不統一以及證書不統一等問題,無形當中浪費了很多教育資源。除此之外,由于成人脫產班的停辦,諸如藝術專業和醫學專業中的人才發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僅憑業余學習很難彌補專業教育缺失的重大遺憾。
目前,我國有七十余所普通高校已經參與到了網絡教育試點的隊伍當中,為整合繼續教育辦學資源帶來了有效的促進作用。事實上,針對這些參與試點的普通高校來說,將函授教育與網絡教育科學化的結合到一起,不僅可以為繼續教育的轉型發展提供動力支持,同時還能夠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整合繼續教育辦學網絡資源主要包括如下幾點內容:
首先,對原有布局做出適當的調整,建設教師進修中心與函授教育站點,重視對地域分布的科學規劃。
其次,在已有函授教育點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加大網絡教育投入力度,結合高校的實際經營狀況來升級函授站中的硬件設備,同步建設網絡學習室衛星演播室。再次,為函授站內的工作人員提供更好的培訓與教育機會,確保他們能夠盡量掌握并引用最新的服務技術。
最后,實現網絡學員與函授學員的教學統一,包括教學質量、教學方案、教學資源、教學模式、教學服務以及考核標準等七個方面。
參考文獻:
[1]張恩熙,于曉波.成人高等教育發展及轉型探略[J].現代大學教育,2013(1).
[2]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組,曾天山,聶 偉,等.未來五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預測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5(22):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