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上的城市剪影
什么食物能代表你所在的城市?插畫家BeaCrespo和攝影師Andreag.portoles為此創作了“BrunchCity”(早午餐與城市)。




華裔少年發明智能餐具
溫哥華兩名華裔少年發明了一種智能餐具,可掃描食物中的細菌、過敏原和營養成分,使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分析食物中的分子。設計者馬德琳·劉稱,不同種類食物的分子以不同方式振動,由此創造出其獨特的“光學簽名”,智能餐具據此與數據庫進行比對,從而識別和確定食物中的特定分子。他表示,該智能餐具不僅能檢測幽門螺旋桿菌,其附帶的微型光譜儀還能檢測過敏原和營養成分。
餐廳豎鏡子 有助少吃點
鏡子不僅可以幫人正衣冠,還能讓人們“用看待他人的眼光來看自己的行為”。人們選擇不健康食品是因為覺得其美味,但如果對著鏡子食用,會減少美味感覺,從而減少攝入。
美國佛羅里達中部大學的食品心理學家阿塔·杰米的研究顯示,在餐廳豎一面鏡子,有助了解自己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從而減少攝入。此外,杰米還傳授了其他管住嘴的小貼士,比如用叉子別用勺子,有助小口進食,增加飽腹感;用難看的小盤子或者紙盤子,有助減少食欲。
節日聚餐五禁忌
過年期間,大家會頻繁參加各類聚餐。外出就餐雖然美味可口,但卻有著不少健康隱患,以下是聚餐最易犯的5個飲食錯誤:
1.偏愛辛辣、重口味? 干鍋、水煮、干煸等辛辣油炸的食物雖然口味很好,卻含有大量油脂。
2.點很多肉類涼菜? 涼菜吃起來口味較清新,可以平衡主菜油脂過多和蛋白質過剩的問題,但肉類涼菜富含蛋白質,容易滋生細菌,引發食物中毒。
3.餐前喝酒或碳酸飲料? 空腹狀態下喝酒,酒精吸收速度較快,人更容易醉,此時酒精對胃部刺激大,容易損傷胃黏膜;碳酸飲料不僅營養價值低,還會妨礙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4.餐后喝咸湯? 不少人在外就餐會在最后才喝湯,而且往往是咸味湯,必然會增加所攝入的鹽分和熱量。
5.只吃菜不吃主食? 這是不少人在外就在的習慣,但空腹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質而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對消化非常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