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韻涵
摘 要: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多民族大國,音樂藝術緣源流長。然而,諸如《梁祝》、《茉莉花》、《彩云追月》等現代優秀音樂作品極少,并且當今世界上廣為流傳的中國音樂新作品也很少,更沒有叫響的中國音樂品牌。現在真正潛下心來創作和研究民族音樂的人很少,讓中國音樂走出國門進行文化輸出,而非僅由輸入,或是模仿、直接買來,這與實現中國夢的價值觀極不相符。因此,對中國民族音樂一定要最好的、最有藝術的、最有高水準地去挖掘和發展創新。在傳承中國民族音樂的精華作品同時,更需要求發展。通過對《我愛你中國》和《中國夢》等歌曲的分析,探究創作特色及其成功的奧秘或不足。使音樂工作者或熱愛音樂的人們在提高藝術水準方面,在創作音樂中形成一個正確的、對藝術負責的態度和氛圍,同時也是對聽眾負責,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聽到真正的、正確的和高水準的音樂。對于實現民族復興和中國夢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音樂創作 中國夢 民族文化 中國音樂品牌
一、時代需要音樂正能量
音樂藝術在民族文化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能量的音樂作品總會讓人積極向上、催人振奮,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諸如《我愛你中國》不但在當時讓人產生極大的愛國熱情,招回了大批在國外的優秀知識分子歸國建設新中國,而且也激勵了一代人產生愛國思想教育,用全身心投入到建設新中國,迄今依舊激勵著新一代傳承美好的愛國思想,實現中國夢。在創作實踐中,只要音樂作品宣揚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心實意歌頌真善美,反對假惡丑,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那么,這樣的作品就比較容易受到大眾的歡迎,產生廣泛的影響,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中最經典的體現在中國夢歌曲的有《中國夢》和《我愛你中國》,其中后者久唱不衰,能獲得不同年代的人們喜歡就是一個最好的驗證。對于音樂工作者來說,中國夢就是利用音樂的力量揚美除惡,體現真善美,只要符合真善美的標準的都是主旋律。音樂創作就是讓它感染別人,影響這個時代的人們。因此,中國音樂創作要順應時代要求,以實現音樂正能量為目標,激勵人們共同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二、實現中國夢音樂創作的途徑
實現中國夢音樂創作的途徑要以情感為主線,詞意貼近人民生活,譜曲喜聞樂見,在編曲配曲上要不斷創新緊跟時代發展。以詞作家楊湘粵作詞,曲作家崔臻和作曲,青年歌唱家陳思思演唱《中國夢》為例,《中國夢》歌曲先后在2013年CCTV網絡春晚、首屆全球潮人春節文藝晚會等大型晚會中演唱,幾乎成為晚會必唱歌曲;先后獲得了中國音協、中國廣播影視大獎、中國原創歌曲獎等多個權威獎項。而追根溯源,該《中國夢》音樂創作的成功體現在如下幾點:
1.情感突出,歌詞貼切
站在創作情感為主線上來說,用藝術的手法處理,采用大量的平民化語言串聯、烘托情感。歌詞恰如其分地點綴著“文明夢”、“和諧夢”、“觸摸幸福”、“腳踏實地”等熱詞,敘事中飽含深情,娓娓道來,諸如《中國夢》歌中出現:“這就是你的夢,這就是我的夢,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夢”。創作中需要曲調簡單質樸,歌詞貼近百姓生活,不拗口,能被傳唱的好歌必須源于生活,用最樸實的語言和最動聽的旋律讓大眾聽得入耳,記得入心,繼而產生影響和熏陶思想精神的效果,歌唱是百姓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歌曲傳遞中國夢是非常好的形式。《中國夢》的作曲人崔臻和認為,過去這類歌曲往往喜歡用宏大的結構,《中國夢》不應該走老路,應該用感情去抒發,讓歌曲更具群眾性。對于《中國夢》的表現手法,這首歌開拓了主旋律歌曲的一條新路子,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其A段避免了很多主旋律歌曲慣用的“大喊大叫”,而是從感情鋪墊開始,慢慢訴說。很多經典歌曲,如《滄海一聲笑》、《我的中國心》,采用的就是最簡單的旋律和結構,但能夠把簡單的東西寫得打動人,這才是最高的技巧,《中國夢》詞寫得好,對中國夢闡述得恰到好處,歸納到位,且不啰嗦。而旋律不管用技術標準還是藝術標準去衡量,都幾無瑕疵。其創作手法像李海鷹創作的《彎彎的月亮》,用最簡單的手法獲得最大的成功,標志著一個作曲家的成熟。倘若《中國夢》能再推出合唱版、領唱合唱版,效果會更深入人心。
2.譜曲簡潔,喜聞樂見
在譜曲的過程中,創作者盡量使用貼近當下人們喜聞樂見的音樂語言,讓公眾更容易接受。《中國夢》為了讓人記住曲調,使用了重復手法,簡潔、樸實、自然且具有時代感,采用了民族和通俗元素相結合的演繹方式。廣東省批評家協會副主席、博士周建平表示,《中國夢》能從幾萬首甚至更多的同題材歌曲中脫穎而出,無疑證明它是主旋律歌曲中的精品,并與它的大主題、小切口、高境界的創作技巧和品質息息相關。該創作手法上由淺入深、以小見大,藝術追求上精益求精、雅俗共賞。
3.緊貼時代,風格創新
中國夢的音樂創作從題材上緊扣時代思想,又反映百姓心聲。《中國夢》就是很多人的夢想疊加到一起形成的,它兼具了藝術性、技術性和文學性,可見創作者的藝術修養,具有很強的政治敏感,高超的創作技巧,并對民族音樂、文學、歷史有全方位了解。實現中國夢的音樂創作成在親民,把一種很生動的題材通過樸素的語言、情感演繹出來,真正做到能讓老百姓聽得懂。每個人的夢想不一樣,但每個人追逐的方向是一致的,《中國夢》的精華就在這句。
三、實現中國夢音樂品牌成功的要素
通過對《中國夢》和《我愛你中國》歌曲的成功可以看到,《我愛你中國》的成功是由詞、曲、演唱、傳媒等共同完成的。其一,新中國成立后,電影和電視是當時最受人們喜歡的傳播方式;其二,其歌曲簡單易記,其播出后立刻被人傳唱,甚至超越了電影演播的故事情節。其三,在互聯網成為普通百姓受眾平臺后,新歌手借助良好的音響效果和強大的傳媒平臺又新演繹了這個歌曲。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平安。平安又憑借強大的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欄目,通過全球最大的視頻社交網站YouTuBe和電視傳播,其收視率在國內外擁有龐大的觀眾群,加上堪稱優秀的伴奏樂隊,借助一流的聲響效果,優秀好歌手平安演繹的《我愛你中國》一舉成名,他用年輕人的方式,采用了輕搖滾的演唱風格,使《我愛你中國》有著突破性的創新,其歌聲清越激昂,臺風大氣,讓《我愛你中國》在新一代中又獲得廣為人知。《我愛你中國》全曲情感表達豐富強烈,雖然曲式不復雜,但引子、呈示部、結尾三部分層次分明,準確表達和抒發了對祖國的贊美和愛戀之情,和電影《海外赤子》的主題環環相扣,相得益彰。這首抒情性的非常完美的獨唱歌曲,用詞、曲、唱三位一體準確的詮釋了愛我中華的大愛情懷。加之歌手聲線純凈亮麗,低音質感飽滿,高音光滑圓潤,情感真摯豐沛,將這首歌唱得大氣激昂,蕩氣回腸,讓聽眾心潮澎湃感動,如同經歷一種心靈的洗滌。在音色、技巧、情感的處理上,優秀的歌手在歌唱中蘊含著向上、積極的正能量,也來自于歌者的內心充滿愛的情感力量的迸發。
當然,樹立中國音樂品牌,需要梳理好歌的成功原因。成功好歌曲必然有成功的因素,如果一首歌無論詞曲和演唱者多么好,不經過廣泛傳播,或許只是一首鮮為人知的校歌或鄉歌,只有當這首歌經過相應環節在“地球村”中具有影響力,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無論是《中國夢》或是《我愛你中國》,而要實現音樂中國夢好歌曲的成功需要六個要素:一是歌詞好。音樂生產的過程,一般是先有詞后有曲;而港臺延續了中華音樂幾百年的傳統,先有曲牌,然后再有詞。二是好的配曲和編曲。三是好的樂隊來演繹。四是好的歌手來演唱。有許多歌曲原唱還沒有新歌手演繹的好,反而是在新歌手演唱后才走紅,顯然,這是歌手與歌手的差別。因此,好的歌曲需要識音的歌手來演繹。五是好的錄音和音響制作技術。好的音響為歌手成功演繹錦上添花,而一首歌曲能被大眾所認可,往往是先通過聲音傳播后才得到關注。同樣作為看似外在因素,在成功好歌曲實踐其因素也很重要。六是選擇好的傳媒平臺。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歌需要好傳媒。新歌《中國夢》嚴格地講,現在僅是在音樂界專業人士圈中得到認可,若像《我愛你中國》從電影、電視、廣播、大型全國性文藝會演等媒介傳播外,其中優秀歌手平安僅在2014年前后在全國性大型文藝演出活動中以至國外文藝活動中,他唱《我愛你中國》僅這首歌有28場之多,使他的新一代許多粉絲也喜歡上這首歌曲。顯然已經被普通百姓都傳唱,相比之下,《中國夢》還需要拓展傳播平臺,這樣才會被更多普通百姓所熟知。
四、結束語
實現中國夢音樂創作需要要內容上創新,在傳承文化上選擇,在推廣平臺上強勁;同時要對原唱歌手和演奏樂隊精選,這樣才能達到普眾傳唱的效果。面對當今重物質輕精神的中國轉型時期人文面貌現狀,重塑嶄新中國文化,締造新世紀中國人的新風尚,音樂有著舉足輕重的文化再造功能。對于音樂創作者來說,實現中國夢是音樂界及全體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一件事。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會改變現有過多的文化輸入,讓中國經濟大國逐漸轉變為文化輸出的強國。用音樂唱響中國夢,激勵中華兒女無論身在何處、身為何種職業都會積極投身于實現民族振興的中國夢的偉大事業。
注釋:
朱虹.用文藝精品反映和塑造偉大時代[N].光明日報,2015-03-01(1).
施晨露.最樸實語言最動聽旋律傳唱”中國夢”[N].解放日報,2015-01-17(01-05).
谷體偉.歌曲《中國夢》用樸素的力量打動人心[N].羊城晚報,2014-04-12(B2).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