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媛 金翠霞 劉冬梅(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
大數據背景下英語教育本科專業就業前景調查研究——以西安文理學院為例
胡媛媛 金翠霞 劉冬梅(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摘 要:為了更好地分析英語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結構和專業對口問題,本文試圖就大學生現從事職業,就業專業對口以及畢業后工作出路等問題,通過學校的官方信息數據、網絡資源、發放問卷調查、走訪畢業生、對山木培訓機構中在職老師的調查以及對學院相關領導的采訪等多渠道、多方面的立體式常態數據分析呈現。希望通過務實的調查和數據分析,能為更多的英語教育本科生擇業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借鑒。
關鍵詞:英語教育本科專業;就業狀況;數據分析;應對策略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5.074
此次調查研究將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英語教育本科專業就業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分析,主要關注就業觀念、求職意向、擇業觀以及擇業的狀況,幫助解決在校生在擇業時的困惑與問題,為畢業生提供有價值的數據分析。同時也將會對英語教育本科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前景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和應該采取的應對策略進行分析,使本專業的學生了解到最新信息,洞悉社會的不斷變化,明確個人的發展方向,目標和前途,從而規劃美好未來,應對各種挑戰和機遇。
關于本科英語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等問題,我們采訪了本校外國語學院的院長以及其他學校的相關老師。總體來說,就業形勢還是相對樂觀的。但由于一段時間以來英語專業招生需求量迅猛上升,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在歷經一個市場供需的考驗后,總體上已出現供大于求的狀況。這主要是由兩個因素造成的:一是由于中國當時正步入與國際的接軌伊始,社會及企業急需大量的英語人才,學習英語成為父母和考生追捧的專業取向;二是由于當這種熱潮趨于平緩的時候,單純的英語人才已經不適應改革的縱深發展,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悄然出現。英語專業必須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轉化,才能適應未來市場的要求。由此可見,由“單一”轉向“復合”,是英語專業本科畢業之后比較好的一個選擇。[1]
我們對以上采訪總結了英語專業畢業生在求職時具備的以下優勢和劣勢:優勢主要集中表現在通過四年的專業課程連續學習,英語專業的學生已經夯實了包括聽、說、讀、寫、譯這五項基礎輸出能力;英語專業的學生更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英語專業的學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新的知識。因此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可選擇的相關專業面還是有一定輻射度的。劣勢顯而易見,除英語之外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相對欠缺;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本科階段學習理論多,而動嘴動手實踐少的弊端在就業時顯露無遺,因此,在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崗位上如銀行、海關以及汽車等行業工作時需要有一個重新掌握專業知識的過程。
關于本科英語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等問題,我們還采訪了山木培訓的工作人員,并做了詳細的研究與調查。現在,很多培訓機構認為,社會和企業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依然高居不下,但事實上缺乏高端的英語人才,這樣的人才不僅具備英語專業的全面技能和相關文化交流常識,而且懂得人際交往的溝通技巧,能夠源源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創新點。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大批學生待業,而企業公司無人可招現象的出現,與傳統的英語教育模式分不開。英語專業學生普遍知識面狹窄,僅局限于英語專業知識教學內容,缺乏反映學科發展前沿的知識、新技術和新思維,教育方式偏理論少實踐。[2]因此,培訓機構建議英語專業學生不可束縛于四年課本之所學,要培養開拓創新精神,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要注重培養自身其他方面的能力。
經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及意見收集,可見首先,英語專業就業形式是比較樂觀的。有81%的認為目前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式比較樂觀,可能是因為英語專業畢業生除了當教師之外,還適合于外經貿各部委、貿易公司、涉外機構、外商投資企業、跨國公司、金融國貿等單位的文秘、翻譯、業務人員或行政管理人員等工作。其次,對于英語專業學生擁有不同的各類證書。同時有四六級證書的人占45%,而其他證書(包括雅思、托福、翻譯等)占27%,較高一點的擁有專四或專八任何一個證書的人占總數的25%。就數據而言,現在都是學英語的時代,無論那個專業都要求過英語四級,懂得一點英語知識。英語專業現在的困境是高不成低不就,就是學英語的人數太多而高端英語人才比較缺乏。[3]因為就業形勢嚴峻,調查顯示來看畢業生的就業變得更加務實,清楚的明白自身的價值。就目前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從事教師工作的只占15%,其他的人都是進了各個領域如銷售、翻譯、外貿、文員等。有將近90%的人認為是實踐和工作經驗影響了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和擇業。對于當前社會上英語專業人才緊缺還是供過與求?據統計51%的人認為目前社會上英語專業畢業生供過于求,而34%的認為目前英語專業優秀的畢業生不多。此外學習第二外語,也是英語專業學生畢業后找工作的一個籌碼。多掌握一門語言就多一項加分的砝碼。在對二外的選擇上,問卷結果顯示選擇日語和法語的人數最多,分別占總人數的45%和32%。選擇德語和西班牙語和其他小語種的人居其次,分別占總人數的12%和11%和10%。
通過此次對專業人士和相關工作人員的采訪,以及問卷調查的綜合分析,我們發現英語專業的就業情況取決于對自身需求和社會需求的了解。英語專業教育本科生要首先以專業英語為優勢,增強第二外語的學習。[4]然后調整自己的擇業期望,選擇合適的職業角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擇業目標,并能憑借自己的努力,通過正當的職業流動,逐步實現自我價值。此外學校也要大力拓展和延伸專業對接,積極到各用人單位了解用人需求情況,推薦學生提前實習,打通就業渠道。
毋庸置疑,隨著經濟一體化的大規模發展以及互聯網的參與,與英語有關的行業如外貿、海關、旅游、外交、管理等涉外工作的部門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契機,使我國對英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只要專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就會找到心儀的工作。
參考文獻:
[1]高校教材編委會.大學生就業指導[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
[2]柳頻 高校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現狀與思考.[J]現代企業文化,2008(26).
[3]左煥琪 外語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社,2002.
[4]季顯軍,韓中權,范勝舉.外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現狀及前景探析.[J]黑龍江教育,2005(5).
基金項目:本文系西安文理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