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婷
[論文摘要]:美術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教學的藝術,更要關注藝術作品對學生成長的影響,筆者以水彩畫為例,由此展開論其對學生美術素養形成的影響。
[關鍵詞]:水彩;小學生;教學方法;興趣
一位藝術大師曾經說過:“如今對一些劇種的保護,更多注重了舞臺上人才的培養,而忽略了臺下觀眾的培養”,而我想說,在美術這門課程中,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學生呈現出來的美術作品,而忽略了藝術作品本身的價值。
美術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教學的藝術,更要關注作品本身對學生的影響,筆者以水彩畫為例,探索水彩畫對美術教學的影響。
一、水彩畫的歷史對美術教學的啟示
水彩畫是廣為普及的一個畫種,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作為獨立的繪畫形式,其形成與發展經過了一定的歷史過程。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畫是出自德國畫家阿爾布菜特丟勒之手,但成為獨立畫種并興盛、發展是在英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水彩畫的工具材料非常便捷,以水為媒介,以水調色,充分利用水和色在吸水性較強的白色水彩紙上,水和色相滲化,相互交融,加上畫紙上的紋理、白色的反襯,以及特有的技法,表現出透明、輕快、滋潤、流暢等畫面的效果和韻味,具有獨特的視覺感染力。
中國也有著百年水彩的歷史, 著名畫家吳冠中也曾講“水彩、水彩,其特點就在‘水'和‘彩'。不發揮水的長處,它比不上油畫和粉畫的表現力強;不發揮彩的特點,比之水墨畫的神韻又見遜色。”可見,水在水彩畫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隨著水彩畫的不斷發展,其觀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水彩具有充分的表現力塑造力,其獨特的技法語言對畫家或者是學習者都是無限的吸引。因此,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水彩畫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關水彩的內容非常豐富,從簡單的一年級認識色彩,學生由于年齡階段的興趣點所在,對色彩就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在初次接觸水彩筆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習慣于在涂色的時候將水彩筆混色進行涂鴉,這樣的小實踐讓他們初次嘗試到混色帶來的新奇,因為畢竟水彩筆不是水彩顏料,所以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水彩的奧秘在哪里,但是從色彩學的角度上來說,水彩畫的確是小學生最喜歡最容易接受的畫種。從中國美術史出發來發現,原始社會的彩陶文化,其工藝的制作就是源于水彩的上色,到燒制,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習慣用藝術的符號和色彩來裝飾自己的生活,可見藝術也是無處不在的。在如今的中學教材中就編排有水彩構成,研究的是兩個以上的水彩,根據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則重新組合、搭配,構成新的美的水彩關系。我國藝術寶庫剪紙中的水彩也進入了中小學的美術教材中,豐富了中小學生的水彩視覺。
水彩畫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它的實用性和方便性,也在于它的隨意性和流動性,它的出現更能讓學生在興趣中找到發現美的著力點。
二、水彩畫在教學中的藝術魅力
水彩畫顧名思義是以水為媒介調和顏料完成的繪畫作品,其工具顏料攜帶方便,繪畫出作品顏色透明、輕快,與其他畫種相比較更注重技法的表現這一項。
在學校的美術課程中,一般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接觸彩墨畫,水彩教學也能開始進行,對于有著深厚文化傳統的中國來說水彩畫深刻的受到廣大學生和老師的喜愛,水彩可以以趣味性的方法,調動人們的精神和情感,它會影響到人們的心理和情緒等,它也是一種重要的美術教學方式。我國使用水、色、墨作畫,從古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使用水、墨、用筆用線方面積累了很多豐富的經驗,創造了一批批精湛傲人的藝術。正因為中國傳統繪畫在工具材料和表現手法上與西方水彩畫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中國水彩畫是中西方藝術融合的產物。水彩畫有著自身的優勢和優點,他將古今中外的藝術特點結合一身,比如,水彩畫有著西洋畫的長處,更有著中國國畫的神韻,優美的意境。在水彩畫中將中國的國畫和西方的油畫的長處合為一體,將藝術的神奇魅力展現在人們面前。作為藝術課,教師有義務也有責任將這個意境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這樣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和影響。我們希望現在的美術教育能夠站在學生長久發展的角度去看,讓學生能夠以最美好的境界走進美術的學習,將知識與藝術融合其中,將欣賞和藝術的價值融合一體,并影響學生們的美術學習。
水彩畫的發展史非常明白地告訴我們,水彩畫的技法語言是畫家們藝術實踐的產物。不論是有“英國水彩畫之父”之稱的保羅·桑德比,還是被英國水彩畫史稱為最杰出的畫家約瑟夫·馬羅爾德·威廉·泰納,一直到世界其他國家的水彩畫家們都在自己的藝術實踐中探尋水彩畫表現的技法語言。如有的水彩畫家在戶外風景寫生中發現細雨雪花灑落畫面的效果,從而有靈感,在此基礎上創造了諸如噴水,撒鹽等諸多技法,大大豐富了水彩畫的傳統表現方法……如果這些技法與青少年兒童心中的想法相結合,我相信他們的作品一定會讓成人大跌眼鏡。五顏六色的水彩畫可以讓孩子們獲得表現情感的愉悅性,他們熱愛畫畫,從簡單的水彩涂鴉游戲就可以調動他們的興趣,如小學三年級的二堂課,《橙色的畫》、《綠色和紫色的畫》其意在讓學生從三原色(紅、黃、藍)的色彩中認識三間色 (橙、綠、紫),從教學開場白的魔術游戲,將紅色與黃色變成了橙色,將紅色與藍色變成了紫色,將黃色和藍色變成了綠色,學生的興趣點明顯地突出出來。他們也紛紛躍躍欲試,想嘗試色彩變化的奧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感興趣,我覺得就可以培養學生對水彩畫的熱愛。
對于學校中的小學生和中學生,由水彩涂鴉游戲到水彩知識、技法的講解,到水彩寫生或創作都可以使他們掌握初步的繪畫技能,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過程中他們獲得更深刻的審美體驗和愉悅心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但是我們不能把作品的完成當作追求的目標,這樣只重視學生畫成的結果,而忽略了作畫的過程,就會導致美術教育目標的偏離。
美術教學要本著一個原則,少理論講解,多感知,讓學生通過感官來感知。這樣會很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來學習,自然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藝術本身就是一種融合,融合美與感性的教育,教師要多角度地去挖掘,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并享受其中,讓教育的每個角落都綻放美麗的風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