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偉
(安徽大學經濟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
二十世紀中西方財稅思想史比較
劉曉偉
(安徽大學經濟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二十世紀北歐學派憑借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分析方法,躋身當代西方經濟學重要學派之林。其在財政、稅收方面的思想,在北歐有著廣泛而深遠的政策性影響。在中國,連綿不斷的戰爭使國民經濟基礎相當薄弱,馬寅初先生提出整理財政應先從預算入手,按部就班,使各地收支能達到確定平衡。本文介紹了北歐學派產生的背景及其主要財稅思想,以及中國馬寅初先生的財稅思想,對比分析了其對我國財稅政策的現實意義。
馬寅初;北歐學派;財稅思想
北歐學派是當代西方經濟學的一個流派。又稱“瑞典學派”、“斯堪的納維亞學派”或“斯德哥爾摩學派”。它起源于19至20世紀之交,形成于2O世紀20至30年代。北歐學派形成了一整套帶有社會民主主義色彩的小國開放型混合經濟理論。它不僅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分析方法,而且對當代世界有重要影響。當然,它的主要影響是在北歐,對其他西方國家的影響則基本上是學術性的,而不是政策性的,其中以維克塞爾的財政理論為主要代表,下面將簡要介紹維克塞爾的財政理論。
1.1一致同意原則
古典經濟學家、德國歷史學派的財政學家以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著重討論財政支出是具有生產性、哪些項目應屬于財政支出的內容、財政支出不斷增長的原因是什么等問題。試圖從宏觀上來把握財政支出的合理界限,而維克塞爾則試圖從微觀的角度來探討某項具體的公共支出項目是否應由政府來提供,以及這項公共產品的預算支出和成本負擔方式。維克塞爾的財政理論以邊際效用學說為基礎,將公共財政學向邊際主義方向推進了一大步,做出了創造性了貢獻,提出了對公共產品供應的效率評價標準——維克塞爾一致同意原則。
1.2稅收負擔的探討
維克塞爾分析了征收從價稅和從量稅所造成的稅收負擔大小問題,他指出,在征收產品稅的情況下,政府要取得一個給定的收入,從價征收引起的價格增幅將小于從量征收的情形。這就是說,從價產生的稅收負擔比從量稅要小,因此,從價稅要優于從量稅。在這里,維克塞爾所關心的并不在于征稅所引起的價格變化的大小,而是稅收負擔的分配問題,即社會各階級和各生產要素各自所承擔的稅收份額的大小。在維克塞爾生活的時代,邊際分析方法已經興起并被廣泛地采納,而以李嘉圖的固定勞動供給和固定工資為基礎的古典分析方法已經略顯陳舊而被拋棄,這時就需要一種理論上創新的分析方法。維克塞爾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
1.3稅收轉嫁理論
維克塞爾的財政學著作廣泛地涉及稅負歸宿的問題。并對這一理論做出了貢獻。維克塞爾分析了“稅收轉嫁”這一概念,指出這一常用的術語具有誤導性。在維克塞爾看來,轉嫁一詞意味著最初的納稅人將他部分的稅負轉給了另一人,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全部的稅負被所有的參與者分擔為止,這里全部的稅負等于稅收收入。他指出這是一種誤導,因為在任何一個階段上人們承受的稅收負擔是大于他們所繳納的納稅額的,這樣總稅負將會大于總的稅收收入。這里涉及一個無謂損失的問題。維克塞爾著重考察了對壟斷利潤課稅的稅收轉嫁與歸宿。他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對壟斷利潤的課稅是不能被轉嫁的。
民國時期連綿不斷的戰爭使國民經濟基礎相當薄弱、軍閥林立使中央政府無法控制全國的賦稅,加之關稅不能自立以及帝國主義的外債,我國的財政面臨著很大的問題。政府除了依賴財團外,基本上沒有其他財源可言,國庫入不敷出。另外,財政體制和管理制度混亂,財政收入銳減,赤字規模日益擴大。所有這些都迫使政府不得不走上改革之路。正是在這樣背景下,馬寅初提出了整理財政的主張。馬寅初總結為以下幾點:一是收支的款目不能確定,所以預算也不能核實。如補助、協助各款的數目,往往在編訂預算的時候,還不能確定,以致無法編成。二是中國乃人治而非法治。各部門預算編成以后,上級往往發布命令,叫下級辦原預算所未規定之事項,致原定預算被破壞。三是財政權力不集中,主管財政的人不能統籌支配。就一般情況而論,財政官吏,好像是私人賬房,一切款項,都隨其直屬上級的意思而轉移所以往往弄得公私不分,預算也無法成立。
馬寅初是中國財稅和中國財稅思想史學科的創始人之一,財稅思想在其經濟學說中始終占有突出的位置。其財稅思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的:第一,理論聯系實際,關注和服務現實。第二,以民為本。第三,以公平公正為出發點。他的著作《財政學與中國財政》更是較為全面系統地構建了近代中國財政學的基本框架,他所構建的這一財政學研究的框架體系,既和中國當時實際緊密結合,又借鑒了西方先進的財政理論思想;既全面系統又前瞻深刻,基本體現了當時財政學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又為后世財政學的研究提供了范式和方法。
3.1一致同意原則對我國預算制度改革的意義
一致同意原則要求某項制度的決策和預案,必須經由全體投票人一致贊同,才能獲得通過。根據這一規則做出的集體決策,將滿足所有投票人的偏好。任何人都不會遭受政治外部性。這樣一種原則的要求在財政預算的表決中雖然是極其難以實現的。但是它突出體現了一種在集體決策中尊重所有人意見的民主精神。我國現行的財政預算制度不盡合理。代編預算、預算不透明、年度預算先斬后奏、人大表決走形式走過場等詬病多年未能解決。在改革預算制度時,可略微借鑒一致同意原則的基本精神,給予各個部門充分編制預算的時間,調動各個部門科學編制預算的積極性,進一步過大財政預算的透明度與明晰度,合理安排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與人大審核表決的順序和時間。強化人大對財政預算的監督職能。
3.2對于我國現階段建立公共財稅體制具有重要意義
馬寅初的財稅思想體系盡管由于時代和客觀條件所限,還存在不完善甚至錯誤的地方,但他思想中智慧的火花至今仍然隨處可見,對于我國現階段建立公共財稅體制的重大變革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當前,一方面國際競爭更加激烈,經濟實力成為衡量國家強弱的重要標準,發展經濟仍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命運;另一方面,中國正在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在這方面,馬寅初的財稅思想從內容到方法論,不僅在二十世紀財稅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和啟示作用。
劉曉偉(1990-),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專業,2014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財政學、稅收學。
F810
A
1671-1602(2016)18-00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