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然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
湖南省游泳專業退役運動員擇業現狀調查研究
李欣然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隨著我國優秀運動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運動員隊伍調整快、退役安置難、積壓多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成為制約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湖南省作為體育強省,具有明顯的優勢,涌現不少奧運會、世錦賽冠軍,但每年仍有不少運動員選擇退役,湖南省游泳運動員退役后如何發展,與之退役是否有相應的安置政策,運動員退役后的擇業狀況如何,這些問題都需要進行一一探索。
游泳退役運動員;擇業;現狀
第28、29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在金牌榜上分列第二和第一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同時也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運動員特殊群體。他們由于文化素質薄弱、社會適應能力不強,就業專業能力單一,許多優秀的退役運動員在融入社會和再就業上出現困難。但絕大多數運動員依然要為退役后的出路費盡思量。2012年韓國媒體曾指出:以“必須要戰勝美國”為目標的中國體育,如無法獲得金牌,退役后遠離聚光燈,生活將變的非常悲慘,24萬名國家退役運動員中有相當部分深陷疾病、失業的泥沼,如全國舉重冠軍鄒春蘭,1993年退役后很快在經濟上陷入困境,最后不得不在一家大眾浴池靠搓澡為生,每月收入不足500元;黃成義,曾與姚明同在一個籃球訓練營,這些例子足以說明大部分運動員退役后的生活是不如人意的。
1.1我國對退役運動員的安置政策
建國以來,雖然我們的競技體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運動員退役后由國家包分配,而上世紀八十年代推行市場經濟后,基本都是推薦就業,留隊當教練的不足1%。如果推薦不成,絕大多數運動員都是從哪里來回哪里去。為此我國的體育和教育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現階段我國對退役運動員安置的政策,大多采取三種模式:(1)買斷工齡,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讓運動員自主擇業。(2)進行退役運動員技能培訓,推薦運動員到相關單位學習技能。(3)推薦運動員進入大學上學。
1.2湖南省對退役運動員的安置政策
湖南省體育局對退役運動員安置政策的在國家的規定范圍內,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05年《湖南省退役運動員安置暫行辦法》規定一次性經濟補償的基礎上,根據湖南省人事,財政情況增加了社會保障補償費,增加了社會保障補償費,運齡補償費,運動成績獎勵費,并對每種費用的標準和適用范圍作出了具體規定。規定凡有高中畢業文憑或同等文化程度,獲得國家體育總局舉辦的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或亞洲比賽前六名,世界比賽前八名,由本人申請,經體育局同意向高等院校推薦,可以免試進入高等院校學習。

表1 不同政策安置人數及所占百分比
從表中可以清晰看出湖南省游泳退役運動員的情況,下面就具體情況展開分析。
2.1湖南省游泳退役運動員體制安排人數的調查
湖南省游泳退役運動員體制安排的2人,全部留任至湖南省游泳跳水運動管理中心,擔任游泳專業隊助理教練職務。
2.2湖南省游泳退役運動員高校就讀人數的調查
在湖南省游泳退役運動員中,共有15人選擇結束運動生涯后去高校學習,學習人數占到了總退役人數的71.5%。這說明相當大一部分的運動員都意識到自己由于長時間封閉式的專業訓練而導致知識水平的缺乏,如果不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將會阻礙自身未來的發展。在這15人中,6人被保送進大學,所占進入高校學習人數的40%;9人考入大學,所占進入高校學習人數的60%。
2.3湖南省游泳退役運動員自主擇業人數的調查
由于運動員具有自身的一技之長,一部分運動員在退役之后,會選擇運用自己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直接進入到社會。很多退役運動員認為自身可以利用自己所具備的優勢,直接在社會當中立足。在湖南省游泳退役運動員中,2人退役后直接進入俱樂部,擔任游泳私人教練;1人進入體育銷售行業;1人擔任學校體育教師。
社會保險是運動員權益、解除退役運動員后顧之憂的基本手段。必須在保證養老、事業、醫療等保險應保盡保的前提下,從我國社會保障水平的整體狀況出發,緊密結合運動員的自身特點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相關保險制度,制訂符合游泳項目實際需要的保障標準。
3.1推行體教結合的培養模式
改變只關心運動成績單向發展觀,重視文武雙向發展,對于運動員文化知識的學習應制定政策。在除訓練之外的空余時間合理安排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保證基礎教育,同時不僅僅是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充分運用與動員職業相關的特點,教授專業方面的知識,使運動員不但充當學習者的角色,也為日后成為教授者的角色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放寬對運動員入學的要求,拓寬游泳退役運動學習渠道。
3.2有針對性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我國退役運動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的建立是解決退役運動員再就業的問題的必要手段之一,是造就新型復合型運動人才、促進運動員全面發展,體現“以人為本”、構建和諧體育的重要舉措。要了解運動員的實際情況,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因材施教進行二次擇業規劃。
造成湖南省游泳退役運動員擇業困難的主要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說,項目的社會化程度較低,相對于社會程度較高的運動項目而言水上項目的運動員綜合素質不高,自主擇業退役運動員自身條件欠缺,職業技能培訓與就業服務明顯不足。從主觀方面來說,退役運動員無法正確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不能明確自己的目標以及自身努力程度不夠。運動員在訓時,要注重自己的多方面發展,在提高成績的同時也要適當進行文化學習。
[1]陳平,鄭紅軍.對我國水上項目退役運動員職業技能培訓自身愿意的研究曲[N].阜師范大學學報,2010(1):21-24.
[2]李琳瑞,劉錚.退役運動員安置政策的演進研究[N].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2):22-24.
李欣然(1991.06-),男,安徽合肥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G80-05
A
1671-1602(2016)18-02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