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謝君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
農產品期貨服務農業參與模式分析
程謝君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為提高農民的收入,新的農業生產模式實現了農戶與期貨市場的關聯,其中有三種模式目前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但這三種模式仍有很大的改進余地。
農產品;期貨;龍頭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產業化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其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起著很大的積極作用。通過艱苦的探索,我國已經探索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農業產業模式,有“龍頭企業+農戶”、“龍頭企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農戶”、“農戶+公司+農發行+期貨公司”、“農戶+合作社+期權合同”等多種形式。其中,后三種模式在目前看來實踐中是比較成功的,也是比較符合當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的,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龍頭企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農戶”的組織模式是從“龍頭企業+農戶”繁衍出來的?!褒堫^+農戶”的組織模式是為了彌補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固有缺陷的新型經營模式。這種模式就是以實力雄厚龍頭企業為主導,圍繞一種或者幾種農副產品的生產-供給-銷售環節與農戶建立一種契約關系。在這種模式下,農戶與龍頭企業是通過合同契約、反租倒包、出資參股三種形式結合在一起。
“龍頭+農戶”的生產模式有它無可比擬的優點:(1)龍頭企業架起了農戶與國內外市場的橋梁,在推動農業生產現代化上發揮了巨大作用;(2)龍頭企業的深加工,不僅延長了農產品生產的產業鏈,也拓寬了農產品銷往國內外市場的通道;(3)龍頭企業的先進生產技術,革新了農民傳統的生產耕作理念,提高了農民的生產技術,為中國的農產品走向國際化奠定了意識與技術基礎。
這種模式也具有它固有的缺陷: “龍頭企業+農戶”的生產模式是通過契約關系將農戶與龍頭企業結合在一起的,他們兩者并未形成利益共同體,在這種情況下,當市場價格與事前簽訂的契約價格不同的時候,農戶與龍頭企業在利益的驅使下就有毀約的傾向。但是在相互博弈過程中,龍頭企業就可以憑借自己的信息優勢,既可以壓低農產品的價格,也可以提高生產資料的價格,農戶都明顯因受制于龍頭企業而蒙受損失;一方面,對于一些分散經營的農戶而言,龍頭企業在掌握他們的信息時也是有困難的。在因違約而得到的回報是低于違約成本時,就會產生違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與農戶之間共享利益的宗旨就不能維持兩者的合作契約關系。所以隨著時代的變遷,從這種模式中就衍生出來了“龍頭企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農戶”模式。
“龍頭企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農戶”模式,是以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為中介,讓農民通過合作的方式加入到合作經濟組織里面,然后再通過合作組織滲透到市場里面。至此,農民與專業經濟合作組織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利益共同體,進而就形成了一種集農副產品的生產、供給、加工、銷售于一體的服務體系。
這種專業的經濟合作組織以高度的群眾性和互利性為宗旨,在當前取得了空前的發展。在“龍頭企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農戶”的發展模式下農戶成為了合作經濟合作組織真正意義上的主人,這不僅是為了讓農民切實的獲得利益,也是為了防止糾紛出現不能及時處理而帶來的一系列損失;合作經濟組織也極力控制成本,使農民的獲利空間進一步擴大。
相比之下,這種“改進”的生產經營模式的優點在于:(1)有效的降低了相關企業與農戶的各項成本;(2)穩定了整個訂單模式的生產組織關系,減小了違約的幾率與機會;(3)有效的提高了農民討價還價的能力,保障了農民的切身利益。
當然,“龍頭企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農戶”模式也有著其固有的缺陷:(1)不能夠避免龍頭企業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串通起來欺騙農戶的情況發生;(2)長期的保守耕作思想的存在,農戶不會完全相信這種專業化的經濟合作組織;(3)規模小,同時實力很薄弱等問題還是很突出。
“農戶+公司+期貨”模式是當前應用相對而言較為廣泛的農業發展模式,國內眾多學者對這一模式也進行了深刻的探討[1-2],并且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重視與實踐。比如,河南省延津縣在發展小麥訂單的過程中就成功運用了“公司+農戶+期貨”模式[3]。該模式以公司為中間組織,通過產品訂單與產品銷售將公司與農戶的利益捆綁起來,而另外一頭公司在農產品期貨市場上,通過套期保值避免由于價格波動而帶來的一系列風險,從而有效的提高履約率。
但是這種模式沒有解決農民的資金問題,這就衍生了更為完備的農業發展模式——農戶+公司+農發行+期貨公司。這樣的農業發展模式就會有一個小的變動,就是加進去了金融機構這一模塊。雖說金融機構即農發行的加入不僅能夠為農業發展提供必備的資金,公司通過訂單與期貨合同也能夠獲得來自金融機構的支持,這有效的緩解了農戶信貸難的問題,也為農戶與公司之間增加了一個信任的橋梁。
“農戶+公司+期貨”模式以其獨到的方式將期貨市場這一因素融入到農產品的套期保值中,這樣就引起了人們對對這一模式利弊的探討。
“農戶+公司+期貨”模式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模式推動農業的發展,具有一般期貨市場的優點與缺陷。當下這一尚未完全成熟的模式同時具有與其他期貨市場不同之處,差別如下:
(1)市場化的程度。所謂的市場化差別就是說農產品因為受政府保護強度不同等因素使得不同農產品對國外農產品價格的反應也有所差別。
(2)農產品更易于儲存,并且危險性很小。不像原油等化工產品,其儲存比較困難,同時危險性也較大。
(3)農產品的供給相對穩定。理由是:土地相對來說是固定的,農業生產技術也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較大的影響農產品的產量。
(4)農產品的市場參與度相對較高。與其他的金融產品不同,農產品期貨的市場參與相對來說更加廣泛,參與度較高。
[1]朱利.論期貨市場與訂單農業[J].鄭州糧食學院學報,2000,(9):29-34.
[2]郭科.利用期貨市場保證我國訂單農業的健康發展[J].經濟縱橫,2004,(6):9-11.
[3]何嗣江.訂單農業發展中金融創新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2006,(11):120-126.
程謝君(1992-),男,漢族,安徽安慶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
F830.93
A
1671-1602(2016)18-0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