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謀劃改革開放新格局 實現創新轉型大發展
徐平
“一帶一路”戰略正在開創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舉國重視,全球矚目。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已經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機遇難得,責任重大。黑龍江必須抓住戰略機遇加速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實現振興發展。
一、 抓住“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謀求改革開放發展的動力源
“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升級,更是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戰略的升級,將成為我國改革開放新的動力源。因此,我省在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的戰略過程中,要看到“帶”和“路”,更要看到改革開放的戰略升級,要通過主動融入、認真踐行“一帶一路”戰略,謀求龍江改革開放和轉型發展的新動力,即以絲路帶建設引領開放,以開放促進改革,以改革促進轉型,以轉型促進發展。具體說來:第一,要明確龍江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要明確“一帶一路”戰略在龍江轉型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既強調主動融入和全面對接,更要著眼促進和引領龍江擴大開放、深化改革、轉型發展,從謀劃全局的戰略高度去推進絲路帶建設,為龍江改革開放和轉型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源。第二,基于建設龍江絲路帶的需要,構建目標引導機制和問題導向機制,切實把“一帶一路”的戰略動力轉化為龍江擴大開放的動力、深化改革的動力、轉型發展的動力。第三,充分發揮“一帶一路”戰略的政策紅利和國家投資的拉動作用、國內外合作的帶動作用,直接把相應的拉動力和推動力轉化為龍江改革開放發展的原動力。第四,在龍江整體發展戰略中突出絲路帶建設的引領作用,把“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六大產業集群”和“六大基地建設”與“一帶一路”密切結合起來,形成改革開放發展的合力。
二、 突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龍江優勢,全力構建我省開放新格局
我省是國家 “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重點省份并明確為“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這為我省擴大開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要求我省必須發揮地緣、資源和產業優勢,迅速實現開放戰略的全面升級,形成龍江擴大開放的新格局。首先,我省擴大開放必須要有世界眼光和全球化思維,面向世界 “走出去”和“引進來”,既要充分利用全球的資源和比較優勢,也要利用我國和全省的優勢勇于參與全球競爭,在競爭中形成我省新的特色和優勢。其次,我省在中蒙俄之間開展合作有著天然優勢,加強對俄和蒙古開放、建設向北開放窗口應該是我省對外開放的重點,中蒙俄陸海絲路帶建設是我省發揮優勢之為,也是主動擴大開放的創新之舉,關鍵是要明確并實現通過絲路帶建設提升全省開放水平,把地緣優勢通過開放轉化為發展優勢。第三,我省要面向全國擴大開放。一方面要借助“帶”和“路”與各省更好聯通,開展合作發展;另一方面,要發揮龍江優勢,主動對接兄弟省市區,成為其他省份對俄蒙甚至歐洲合作的通道和窗口,成為國內多方對外合作開放的支撐和平臺。第四,突出向東北區域的開放,加強與遼、吉、內蒙三省區的合作,通過發揮市場、資源和產業互補等優勢,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整體開放和振興。第五,大力加強省內開放,強化全省各地區的市場開放、資源開放,在開放中實現均衡和諧發展。通過這五個層面的擴大開放,特別是通過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真正做到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形成龍江擴大開放的新格局。
三、 發揮“一帶一路”的引領促進作用,持續全面深化龍江改革
改革開放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以開放促進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我省推進絲路帶建設的關鍵在于能否發揮“一帶一路”的促進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并通過持續的改革來促進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具體為:第一,規劃實施“絲路帶”建設,要把我省擴大開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同步考慮,同步規劃,讓絲路帶建設引領我省的改革開放,讓改革開放促進“絲路帶”建設,即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實施必然迅速擴大開放,而開放必然促進改革且需要改革的支持保障,因此,我省要立足于開放的引領倒逼作用,主動形成利用開放引導促進改革的機制,以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并保障“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開放的不斷擴大。第二,基于“一帶一路”戰略的引領,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深化簡政放權改革, 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深化國企國資、重點行業、非公經濟等多方面改革,通過改革,實現制度創新和環境優化,提升龍江融入“一帶一路”的競爭力。第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構建并完善擴大開放的長效機制,用機制促進和保障“一帶一路”戰略的全面實施。這些機制包括:國內外和省內外的多邊協調合作機制與雙邊交流合作機制;省內的協調組織領導機制和交流合作機制;多層面實現“五通”的平臺機制和支撐機制;各個層面的共商、共建、共享機制;頂層設計與基層設計密切結合的落實機制,等等。通過合作機制形成內外聯動、海陸統籌的對外開放新局面。總之,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促進深化改革,以改革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通過向開放要活力、向改革要動力,實現龍江跨越式改革發展。
四、聚焦“一帶一路”創新轉型,實現龍江全面振興發展
踐行“一帶一路”戰略需要“走出去”和“引進來”,“走出去”需要能力和實力,“引進來”則是為了提高能力和實力,而能力和實力取決于基礎和潛力,更取決于創新轉型謀發展。所以,“龍江絲路帶”建設必須聚焦于創新轉型。一是要聚焦于解放思想和思想創新。思想決定行動,思想的解放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原初動力。全省要統一思想、更新理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創新政府治理和社會管理方式,形成明確戰略導向,為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對外開放提供強有力保障。二是聚焦于創新人才和人才創新。人才、人脈與人心是決定性因素,“一帶一路”戰略能否成功,歸根到底取決于能否鍛煉和培養出一大批有著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的高素質領導人才、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隊伍,取決于能否發揮人才的創新能力和作用,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三是聚集于知識創新和科技進步。讓知識創新和科技進步與“一帶一路”戰略同行,讓創新和科技形成“走出去”的堅實基礎和強大實力,著力打造走出去的綜合競爭優勢。四是聚焦于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提高龍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舉措,要加快構建我省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綜合實力競爭說到底是創新的競爭,要通過“絲路帶”建設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五是在我省十三五規劃中,進一步突出以“絲路帶”建設之帶動,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在“絲路帶”建設的引領促進下,通過聚焦于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實現龍江的全面振興發展。
(作者系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龍江絲路帶”建設
對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
喬榛
轉型時期的中國經濟需要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并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建設好“一帶一路”無疑是拓展中國發展空間的重要渠道。對于國內各個地區來說,加入“一帶一路”,并成為其重要節點,對這些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機遇可謂千載難逢。而“龍江絲路帶”建設,從中共黑龍江省委提出至今,僅一年多的時間,在此期間,“龍江絲路帶”建設得到中央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成功納入國家“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戰略。“龍江絲路帶”建設對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如下。
一、“龍江絲路帶”為黑龍江省經濟轉型提供了方向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從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增長動力從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成為重塑中國經濟的主要方向。適應這種新常態,對于黑龍江省來說更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從目前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形勢來看,經濟增長速度有失控的風險,保證中高速增長會有不少困難;經濟結構呈現資源化、重型化、國有比重高等特征,使優化升級也面臨不少難題;經濟增長動力的投資依賴嚴重,造成創新驅動缺乏必要的基礎。如此,實現黑龍江省適應新常態的經濟轉型,不僅面臨的形勢嚴峻,而且可行的思路也不多。對于處在發展困境中的經濟體來說,一個良好的機會可以為它提供走出困境的出路。當我們聚焦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難題時,出現并抓住一個發展的良機,對于黑龍江省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被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龍江絲路帶”建設,無疑是黑龍江省走出發展困境,實現經濟轉型的戰略性機遇。這一機遇是,“龍江絲路帶”建設為黑龍江省實現經濟轉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方向。實現經濟結構升級,應該緊緊圍繞建設“龍江絲路帶”,整合、重構龍江經濟。以通道建設為“龍江絲路帶”提供基礎設施的保證,同時帶動黑龍江省過剩的生產能力走出去;以創新物流生態把“龍江絲路經濟帶”緊密地聯系起來,并帶動黑龍江省第三產業或現代服務業的大發展;以“龍江絲路帶”建設動力拉動黑龍江省經濟走出低速增長的困境。
二、“龍江絲路帶”為黑龍江省形成外貿新格局創造了條件
黑龍江省地處中俄邊境,有著發展對俄貿易得天獨厚的條件。隨著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確立和發展,黑龍江省在發展對俄貿易和其他經濟關系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然而,中俄經濟協作關系的潛力遠遠沒有開發出來。處在中俄邊境的黑龍江省自然是開發中俄經濟協作潛力的排頭兵。按照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經驗,雙邊或多邊關系的良好程度,是發展經濟關系的重要前提。中俄兩國越來越緊密的協作關系,為從深度和廣度上發展中俄經濟關系提供了十分良好的環境。然而,具體地拓展兩國經濟關系,擴大兩國間的貿易,還需要形成新的思路,創造有利條件。黑龍江省在對俄經貿關系方面處于全國的領先地位,但實現的貿易額對黑龍江省的經濟貢獻并不突出。2013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額1344億元人民幣,只相當于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9.3%。龍江絲路帶建設,不僅可以大大開拓俄羅斯市場,而且還可以進一步向歐洲內陸延伸,這對于形成黑龍江省對外經濟新格局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為此,在絲路帶通道建設的基礎上,加強對沿線的投資、發展對沿線國家的貿易,實現龍江經濟通過絲路帶向俄羅斯和歐洲內陸的延伸。要借助國家“一帶一路”的宏大戰略,構建黑龍江省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局部戰略,以此引領黑龍江省對外經濟貿易的更好更快發展。
三、“龍江絲路帶”為黑龍江省強化經濟競爭力提供了源泉
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經濟競爭力相對較弱。這不僅造成其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而且也弱化了其經濟發展的后勁。實現經濟轉型,加快全省經濟發展,必須以提高經濟競爭力為前提。那么,如何提高黑龍江省經濟競爭力?這在經濟學理論中可以找到的答案一般是增加要素投資,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或擴大有效需求,等等。然而,在經濟發展的現實中,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經濟競爭力的高低,其關鍵的原因是聚集和整合生產要素能力的強弱。凡有大量的生產要素向一個國家或地區集中,并能夠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通常會表現出較強的經濟競爭力,并實現經濟快速增長。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也是這種聚集生產要素能力弱化所導致的。如果能夠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起來,并形成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或生態,那么自然會吸引大量資源向龍江及龍江絲路帶聚集。這可以改變黑龍江省地處邊境所帶來的經濟邊緣化局面,使之形成區域性經濟中心的地位。由此帶來的經濟要素和資源的聚集效應,可以有效提升經濟競爭力,成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新的動力源泉。
(作者系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