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江絲路帶”建設應乘勢而上
汪中華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年提出的重大戰略構想,是全面深化我國對外開放政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舉措,同時也是黑龍江省加快推進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依托。黑龍江省有基礎、有條件踐行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
一、“龍江絲路帶”建設的比較優勢
1.地理區位優勢。 黑龍江省位于我國東北內陸,較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交通發展相對滯后,物資外運主要依靠鐵路和公路系統,運輸成本和運輸周期表現出明顯的劣勢。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與踐行,迎來了黑龍江省發展新的曙光,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黑龍江省的內陸區位劣勢,將目光引向全局,使之處于打通東北亞地區經貿發展的樞紐位置,具有了區位優勢。
2.對俄貿易優勢。 由于與俄羅斯領土接壤,黑龍江省是我國對俄進出口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從近5年來俄日韓三國對黑龍江省進出口所占比重可以看出,日本和韓國對黑龍江省的出口額遠大于進口額,其中韓國尤為明顯。而俄羅斯對黑龍江省的進口額遠大于出口額。2014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額為223.6億美元,占中俄總貿易額的23.5%,可見,黑龍江省發揮著中俄貿易橋頭堡的作用。
3.交通設施優勢。 黑龍江省在中東鐵路基礎上,成功建設了港口群和陸海聯運大通道,直接實現了我國向東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互通,向西途經哈大齊、滿洲里,貫通整個歐亞大陸橋,跨境物流大通道初步形成,為我省推進絲綢經濟帶的發展奠定了陸海交通基礎。
4.產業發展優勢。 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省在農業種植加工方面,依靠獨有的地域優勢,先后建立多處境外農場,覆蓋面廣闊。工業方面,哈大齊工業走廊集中了各種優勢產業,例如能源、裝備等主導產業,為“一帶一路”的推進贏得更多的市場空間,在這個大背景下可以更好地向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縱向延伸。旅游業方面,黑龍江省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特別是省會城市哈爾濱每年一度的國際冰雪文化節、中俄博覽會已成為宣傳本省經濟發展的有利窗口。
二、建設“龍江絲路帶”的重要舉措
基于以上比較優勢,黑龍江省應在緊緊圍繞“一核四帶一環一外”戰略布局下有序整合省內優勢資源,向外打通交流平臺,共同創造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應該看到,“龍江絲路帶”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多角度進行謀劃,不斷挖掘新的競爭優勢。當前應致力于:
1.加強跨境產業鏈建設。 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中,要充分考慮黑龍江省的產品生產制造環節及優勢產業要素,鼓勵建設跨境經濟合作區,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催生新生力量形成新的增長極。積極建設中俄雙向貿易和加工基地,形成跨境產業良性循環。依托黑龍江省的人力資源,發展加工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旅游貿易,組建產業合作聯盟,加強跨境投資合作。同時,發展以電子、輕工、綠色有機食品和建材為重點的特色產品出口加工業,謀劃在黑龍江省建立高新技術合作基地。
2.爭取境外農業資金支持。 在打造對俄境外農業糧食儲備時,我省應爭取國家對俄合作基金支持,設立境外農業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對農業新開發項目建設。政府應該從相關企業入手,對其進行特殊政策扶持,降低跨國經營的成本,提高抵抗境外發展風險的能力,特別是那些原糧收儲企業,他們承擔糧食回運的重任,政府應當給予一定的原糧收儲補貼,使其切實享受國家中儲糧政策;同時,對企業業務人員前期培訓及勞務培訓給予相應的補貼。
3.構建“哈滿俄歐”跨境運輸體系。 推介中歐黑龍江通道跨境貨物運輸產品優勢,組織國內外貨源,吸引大型商貿物流、貨運企業通過“黑龍江通道”進行跨境運輸。為了適應形勢需要,要啟動交通線路改造項目,如實施濱洲鐵路、哈牡鐵路電氣化改造以及佳鶴、佳雙、佳同鐵路的改造,建設一批客運專線。同時,進一步強化和鞏固哈爾濱機場對俄遠東地區門戶機場的功能,新增和加密通往俄、日、韓及東北亞地區的國際航線、航班,為我省加快實現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總目標奠定基礎。
4.創建現代化物流電子信息平臺。 在建設“龍江絲路帶”平臺時,不能一味地只關注打通經濟貿易的運輸環節,應該同時兼顧運輸的信息化水平,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積極整合全社會各系統的信息資源,實現物流運輸和信息服務的對接,在真正意義上做到互聯互通。要不斷嘗試將當下一些先進的云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等計算機信息技術引入交通運輸領域,善于整合各路資源,構建物流運輸信息鏈,保證物流信息能夠被全程監控,為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保駕護航。
(作者系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