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龍江絲路帶”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新業態
曹志宏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指出,“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流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推動重點合作。其中,創新貿易方式,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新業態,是貿易暢通的重要方面,此舉旨在拓展貿易領域,優化對外貿易結構,開拓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促進貿易平衡。鑒于此,筆者依托“龍江絲路帶”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新業態作如下探討。
一、“龍江絲路帶”為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新業態創造了有利先機
“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具體行動,也為我省當前經濟轉型、結構調整創造了有利條件,為今后龍江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新的堅實基礎。因此,“龍江絲路帶”建設成為開創龍江全面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迅捷通道和廣闊平臺。
所謂跨境電子商務,又稱“跨國電子商務”,是指隸屬不同國度、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以網絡為依托,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運抵商品、結束貿易的一種國際性、便捷性的商業活動。從網絡空間的視域來說,跨境電子商務具有全球性、無形性、匿名性、即時性的特征。因此,跨境電子商務為推動經濟全球化、商貿網絡化提供了先機,奠定了雄厚的技術基礎。特別是它對國家間貿易障礙的突破,由商貿有國界向無國界的轉變,為傳統商貿方式的變革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促進作用。就企業而言,跨境電子商務開放式、多維度和立體化的運行機制與貿易模式使之在迅捷地進入國際市場的同時,吸引不同國度的生產資源,進而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推動貿易雙方的平等互惠與合作共贏;就消費者個體說來,拓展了對優質消費品的選擇空間。
由此可見,無論就跨境電子商務的內涵、特征說來,還是就其意義、發展前景說來,都為“龍江絲路帶”的開發與建設,增添了新的亮色:跨境電子商務作為“龍江絲路帶”的網絡通道與平臺,它讓黑龍江與俄羅斯、歐盟市場更近,它使歐洲、日韓、俄羅斯、中國發達地區的優勢要素通過網絡集聚龍江,為龍江的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源與增長點。它的開發建設與縱深拓展,又必將使跨境電子商務新業態有了參照系和坐標點,即開闊了視域,拓寬了路徑,創造了健康發展的生機與不可多得的經驗。
二、為繁榮發展龍江跨境電子商務新業態創造條件
事實上,伴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省委、省政府致力頂層設計、多策并舉,使“黑龍江”這一地域名稱與“跨境電商”的時尚稱謂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據《黑龍江日報》報道,俄羅斯的跨境網購正呈“井噴”之勢,而全國的電子商務企業也瞄準黑龍江、瞄準俄羅斯,使龍江跨境電子商務業態呈現如火如荼之勢。有記者從省商務廳了解到,2014年全省電子商務零售出口額已突破3億美元。基于此,哈爾濱、牡丹江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全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
在取得既有成績的基礎上,為繁榮發展龍江跨境電子商務新業態創造條件,應實施如下舉措。(1)深入調研。應該看到,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是繼互聯網之后涌現的新事物,我們之所以稱之為新業態,其道理也在于此。它較之傳統貿易在購銷方式、商品運達、支付結算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較多的差異,而現行的政策、法規以及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已經遠遠不能適應這一新業態的發展需要。因此,牽涉跨境電子商務管理的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海關、檢驗檢疫、稅務等相關部門應組建團隊,深入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的實踐前沿,團隊成員通過占有豐厚的第一手資料,從各自管理視角進行考量,聯合辦公、相互磋商,以制定并出臺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法規,進而形成有利于業態發展的新的運行機制。(2)經驗交流。由商務管理部門牽頭,會同民間組織(如協會、學會、研究會)召開有電子商貿企業代表參加的經驗交流會,通過績效顯著的先進典型現身說法,使企業同仁獲得啟迪與教益。(3)攻堅克難。同任何新事物的成長與發展一樣,跨境電子商務也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跨境電子商務及其支付業務不受時空限制,其交易的網絡及觸角可以延伸到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交易的經濟信息、銀行信息以及資金鏈無不集中于以網絡為載體的數據平臺,然而,倘若交易的一方缺乏資金支持,或違規經營、信用喪失,以及出現系統故障致使信息外泄,將導致交易主體的外匯資金面臨風險威脅。如何對電子商務交易主體的外匯資金進行有效的風險防范?如何防控、懲治違規操作與經營?諸如此類,都是十分現實而又棘手的難題。因此,有必要進行科研立項,組織商貿、網安專家學者進行研究探索。
三、當前黑龍江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的立足點
1.橫向拓寬,縱向延伸,做大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所謂橫向拓寬,即在既有對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基礎上,鼓勵電商服務企業主動向境內外電商應用企業、傳統商貿企業提供諸如商機信息、商品推介、金融支付以及商品倉儲、物流運送等全方位服務,拓寬電子商務的覆蓋面,使之形成新的規模與幅度;所謂縱向延伸,即沿著“中蒙俄經濟走廊”使電子商務的貿易通道輻射整個東北亞國家和地區、輻射歐洲各國、橫跨歐亞,并將俄羅斯與歐盟作為貿易重點。
2.筑巢引鳳,將龍江對俄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的地緣優勢轉化為規模優勢。所謂規模優勢,即出臺優惠政策,通過減免稅收、貨款優惠等舉措引進大型電子商務企業進駐龍江、安家落戶。與此同時,通過引領、培育、扶植等舉措,使龍江本土的電子商務企業做大做強。將地緣優勢轉化為規模優勢,沿著跨境電子商務向歐亞腹地延伸的通道,龍江的電子商務貿易業態必將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3.吸引人才,將“試點城市”打造成“示范城市”。如今,哈爾濱、牡丹江已被確定為“全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所謂試點城市,具有試驗區的意味,一切都在探索中,通過探索將兩座城市積累的成功經驗在省內和全國推廣,即使出現失誤和教訓,其價值意義在于引以為戒。因此,要抓住“試點城市”的寬松環境和有利時機,引進電商網絡、金融、物流、管理等高端人才,在產業集聚、運輸平臺、區域網絡輻射以及經營管理、制度創新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成為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示范城市”。由“試點”到“示范”,雖“一字”之差,其典型性、引領性、激勵性也都蘊涵其中了。
4.以信譽為依托,致力打造電商企業品牌。信譽是企業的生命線,它伴隨著企業的生產、經營、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的全過程。就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來說,其信譽體現在商品質量、貨款結算、運送時效等諸多方面,通過虛擬世界購銷,又的的確確通過現實世界來反映,并進入生產生活之中。因此,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在形成規模的同時,著眼于電子貿易的各個環節,提升服務的信譽意識,不斷增強服務對象的美譽度,進而打造跨境電子商務貿易品牌,這是電商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黑龍江賽格國際、黑龍江伙伴易通、黑龍江公眾信息、哈爾濱中孚偉業等本土電子商務企業已在境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既有品牌的基礎上,應繼續做大做強誠信這篇大文章,不斷融入企業品牌的含金量。無論虛擬世界還是現實世界的商務實踐都無可辯駁地表明,企業品牌及含金量是不可多得的致勝法寶。
(作者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曹金鐘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