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經濟結構調整趨向判斷
唐朱昌在《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5年第5期撰文指出,2014年的俄羅斯經濟困境再次暴露了其經濟高度自然資源化和市場嚴重外部化的結構性致命弱點。調整能源依賴型的經濟結構,通過發展創新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俄羅斯政府的一貫方針,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俄羅斯產業結構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能源經濟仍然是俄羅斯產業結構的關鍵詞,以豐富的油氣資源為代表的俄羅斯經濟比較優勢,在給俄羅斯帶來資源紅利的同時,也使俄羅斯陷入了比較優勢陷阱,“成也能源,敗也能源”成了俄羅斯經濟難以逾越的“魔咒”。資源紅利的迷思、發展戰略路徑依賴、壟斷利益集團阻撓、“偽市場調節”機制拖累和開放戰略約束等多種因素的疊加效應是使俄羅斯長期陷于資源比較優勢陷阱難以自拔的原因。目前俄羅斯經濟結構調整面臨多重兩難,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俄羅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選擇,鑒于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俄羅斯既不能簡單地繼續實行資源依賴型的投資導向與出口導向相結合的模式,也不能以犧牲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現實需要為代價實行創新導向型發展模式,所以增量調整和存量調整相結合的模式或許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俄羅斯相對合理的選擇,這種選擇的背后折射出俄羅斯經濟結構調整之路的艱難曲折。盡管這不是最優的模式,但從目前看至少也是次優的模式,因為它可以保證俄羅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多重兩難的暫時均衡,但這種均衡反映了俄羅斯社會遠沒有形成促進經濟結構轉型,發展創新經濟的倒逼機制和內生機制的現實。
(王巍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