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妮(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
試論閱讀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促進
薛妮(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陜西西安710065)
摘要:品讀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可以發現,閱讀一條通往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可行路徑。本文透過蘇大師的讀書思想,探討了閱讀的作用和如何通過閱讀促使教師專業化的發展過程中。
關鍵詞:閱讀;教師;專業化發展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4.050
蘇霍姆林斯基是對我國教師影響最大的外國教育家之一。他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被譽為“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和“活的教育學”。該書的百條建議為教師從一名新手逐漸成長為具備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態度的成熟教師及其可持續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極高的可操作性。特別是其中關于教師閱讀的思想,為一個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從閱讀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作用和如何閱讀進而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兩個方面入手,以期對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有所幫助。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推薦了三類書籍:“年輕的朋友,我建議你每個月買三本書:(1)關于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科學問題的書;(2)關于可以作為青年們的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爭事跡的書;(3)關于人(特別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1】這三類書是伴隨教師一生的書籍,是“智力的財富和教育的明智”得以傳遞的工具,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經之路。而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正是通過閱讀所教學科的專業書籍、榜樣的書籍、教育學心理學的書籍來完善教師專業知識結構、構建專業精神、增加專業智慧并提高專業技能。
1.所教學科的專業書——完善教師專業知識結構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作者講述了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老師對成功的公開課的理解:“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不過,對這節課的直接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2】
這段話揭示了教育的奧秘。擁有全面而扎實的專業知識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前提。正是由于教師不間斷的讀書,教師的理論知識經過時間的磨礪,由數量轉化為質量,教師專業知識結構就越充實,教育技巧的提高才越明顯。教師的教學工作不僅僅局限于教學內容,而需關注學生的專業思維,這樣的教師一名優秀的專業教師。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海洋。”【3】
2. 榜樣的書籍——構建專業精神
榜樣對青少年的感染力量是無窮的。這類書籍對學生的道德養成,人格完善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作為教師,這類書籍是一名教師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鑰匙,只有教師用知識的智慧和關愛的心靈來感知,才能幫助學生樹立強大的信念。只有當教師與學生的心靈相通時,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才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對于教師本人來說,榜樣的書籍也能增加教師的人格修養,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增加教師對專業情意的投入和職業的認同感。
總之,師生雙方通過書籍的橋梁,各自的自我價值和自我滿足感才會進一步提升.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所謂生活在書籍的世界里,這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財富,是自己變得更加高尚。”【4】
3.教育學心理學的書籍——增加專業智慧并提高專業技能
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好教師要精通心理學和教育學,懂得而且能體會到缺乏教育科學知識,就無法做好孩子們的工作。”【5】由此可見,教育學與心理學等人學方面的書籍,在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中是不可或缺的。
一個優秀的教師必定懂得如何教育學生、必定掌握各種研究學生的方法、必定了解傳統的和前沿性的教育思想,并在教育實踐中巧妙的加以運用。掌握心理學的知識,教師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學生的行為和心理世界。“扎實的心理學基礎”是教師實際工作的指南,幫助教師更好的認識了解學生,進而引導學生的行為。我們堅信:“只有在自己整個的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心理學,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他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6】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在一定意義上增加了教師的專業智慧并提高專業技能,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左膀右臂”。
那么教師究竟如何讀書呢?怎樣才能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呢?
1.做到閱讀和思考的結合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掌握教育這么藝術,就必須多閱讀,多思考。只有教師帶有思考的閱讀,才是富有創造性的閱讀,才是充滿智慧的閱讀;才能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機會,才是教師進步的階梯。教師通過思考,在教育教學活動不斷審視、剖析自己,才能對自己教學實踐進行正確客觀的評價并指導后續的教學行為,進而在專業化發展中不斷進步。
2.做到閱讀與實踐結合
我們閱讀的目的就是獲取系統有效的理論知識,進而為了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作為教師,必須始終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何做到學以致用。特別是現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更需要通過閱讀豐富自己的思想,并將這些思想應用到教學實踐當中,只有這樣的教育教學,才顯示出教師真正的功力和專業能力。只有通過閱讀,做到真正的“知性合一”,才符合教師個人專業發展的要求,教師個人的綜合實力也會不斷提升。
3.做到閱讀與寫作結合
閱讀必須與寫作結合。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寫作是對閱讀能力的一種檢驗。只有閱讀,沒有寫作的積累,這樣的閱讀效率不高。習作的過程是思想沉淀的過程,能促使教師的不斷自我完善。更重要的是教師在經歷閱讀,思考,實踐這一過程后,通過寫作的熔煉和加工,創造出新的思維,豐富教育視野,形成全新觀點,并最終有助于成為知識型、研究型、學者型的高素質的教師。
閱讀,思考,實踐,寫作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只有將其有機結合,才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一個普通教師成長為一名專家型教師的關鍵。
綜上,閱讀是教師與智者的對話,是教師的一種生命狀態。教師通過閱讀,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必定會促進教學和科研的不斷提高,完善自身專業,提升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2] [3] [4] [6]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 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96,7,8,522,97
[5] 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M].趙瑋,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22..
作者簡介:
薛妮(1980--)女,陜西商州人,研究生,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