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戰略全局的高度,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個總目標,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做出系列重要論述,創造性地回答了法治中國建設中一系列帶有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特別是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重要論述,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能不能辦好,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具體講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這是由黨在國家和社會中的領導地位決定的。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黨始終保持和發展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不斷增強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等等,所有這些都決定了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有“主心骨”,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國家治理領域這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才能完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根本制度基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一方面,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法律化、法制化的重要體現。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它既是當代中國一切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在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的實踐過程中,我們黨立足我國國情,結合形勢發展變化,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提出了一系列關于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它既是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科學回答了中國要不要搞法治、搞什么樣的法治、怎樣搞法治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是對社會主義法治性質、功能、價值取向以及實現途徑等基本問題的集中體現和系統認識,是指引中國法治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指南針”和“導航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一個重大課題,有許多東西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東西必須長期堅持。”具體來說,必須始終不渝遵循以下五個重要原則。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確保法治中國建設的正確方向。要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于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于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于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和全黨全國團結統一,真正把黨的領導貫徹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個方面。
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依法維護人民權益。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使法律及其實施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讓每個公民都在法治的陽光下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
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確保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尊重憲法法律權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必須以規范和約束公權力為重點,加大監督力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
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一方面,要堅持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思想道德,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法治建設全過程,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要堅持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以法治的力量推進道德建設、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必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積極借鑒人類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決不照搬照抄。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為根本遵循,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自己的法治經驗,適應自己的法治需求,創新自己的法治舉措,同時借鑒世界各國一切有益的法治成果和經驗,堅定不移地走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探索之路、實踐之路、創新之路,要緊緊抓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條主線,奮力開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局面,更好地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一要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二要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為法律實施提供強有力的體制、設施與物質保障,創造良好的執法和司法環境。三要形成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科學配置權力,規范權力的運行,嚴格對權力的監督,真正做到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四要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切實加強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規律、不利于依法治國的體制機制。五要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對現有黨內法規進行全面清理,同時抓緊制定和修訂一批重要黨內法規,形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一方面,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進。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使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黨要增強依法執政意識,堅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體制、法治的程序開展工作,推進依法執政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各級政府必須堅持依法行政,依法全面履行職能,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另一方面,要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必須真正實現國家權力由憲法和法律賦予,依照法律的程序規定行使,并對行使公權力的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各級政府必須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全社會要自覺維護法治權威,每個人都要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著力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是推進科學立法,優化立法職權配置,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切實提高立法質量。二是推進嚴格執法,以建設法治政府為目標,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嚴格執法資質、完善執法程序,重點解決執法不規范、不嚴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三是推進公正司法,以優化司法職權配置為重點,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制度安排,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四是推進全民守法,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