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供電公司黨委書記管建明
探索“創新工作園”模式 助推職工群體創新
江蘇省張家港市供電公司黨委書記管建明
針對原有勞模創新工作室等創新團隊以單專業或者部門、班組為基礎建立,難以發揮群體合力等問題,張家港市供電公司積極探索應用“創新工作園”模式,有效整合勞模創新工作室、技師創新工作室和其他創新團隊,將單專業創新擴展到多專業群體創新,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各類創新工作室在張家港市供電企業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它讓職工的創新活動由個人行為上升到了團隊活動,創新也得到企業領導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以前由于時間、技術、經費等供給不足經常“夭折”和“難產”的好創意,現在有了相對肥沃的土壤培植它們健康成長 。在張家港市供電公司沒有成立職工創新工作園之前,翟曉東勞模創新工作室、孟彥直技師創新工作室和一些以部門或班組為基礎的創新團隊,都取得了不少創新成果,獲得了一些國家專利。
但隨著企業創新工作的不斷發展,創新工作室這種模式漸漸暴露出局限性。因為很多創新項目都是跨專業、跨領域,需要多方面技術的聯合支撐,而創新工作室或者創新團隊往往都是以單專業或者部門、班組為基礎建立的,這就給創新工作帶來了限制。往往有了好點子和新創意,但由于得不到其他專業及時有效的人才和技術支持,無法進行下去。同時,由于專業、部門間溝通交流的限制,一些創新團隊發明創新的土辦法、小竅門往往呈現“墻內開花墻內香”的現象,重復創新現象也逐漸增多,不少行之有效的創新成果難以廣泛普及和應用。這種“單打獨斗”、“閉門造車”式的創新,不僅降低了創新效果,造成智力和資源浪費,也影響了職工的創新積極性。
針對傳統職工創新單點作業、分散研究導致的重復創新、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問題,為更好地整合資源協作創新,公司提出了“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園”的概念,并于2014年初正式掛牌成立。“創新工作園”將公司9個勞模創新工作室、技師創新工作室和其他職工創新團隊聚集起來,把單一專業團隊創新擴展到多專業群體創新,有效整合了創新力量,激發了創新活力,已成為公司開展群眾技術創新活動的固定陣地。
創新工作園的高效運轉,除了有好的工作平臺,更需要健全的規章制度和良好的激勵機制予以保障。通過不斷實踐,公司逐漸摸索出了一些貼近實際的管理方法,確保了創新活動科學有序進行。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注重發動,廣開渠道,緊密圍繞電網建設、安全生產、企業管理、優質服務、提高經濟效益等重點來組織開展員工合理化建議活動。比如,岸電上船,臺區降損等工作實際需要提出問題、啟發創新。對有一定價值的優秀合理化建議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再由各專業組成的專家團隊討論可行性方案,并由創新工作園組織實施。此舉既充分激發員工中蘊藏的聰明才智,同時更能為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和破解一些難題。
堅持典型引領。通過以勞模、先進為技術骨干帶頭人,鼓勵發動全員齊參與,積極宣傳勞模、技師身上的意志品格、研究風格和創新精神,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提升了職業素養。創新工作園通過組織舉辦一些技術講壇,邀請專家、技術帶頭人等定期開展技術、技能培訓等,引導職工樹立創新理念和終身學習意識,促進人才隊伍知識結構及時更新。
堅持以課題為抓手。對生產實際中遇到的技術攻關項目,做到工作任務、工作難題、工作課題“三位一體”;課題研究、理論學習、工作實踐“三管齊下”。圍繞“難題變課題”,形成遇到問題有商量、碰到難關同攻克、相互之間有幫助、形成經驗同分享、總結提煉再提高的良好活動氛圍。創新工作園堅持每月一次常態集中活動,對項目進展、改進建議、項目評審、成果審報等工作,做到集思廣益、共商對策、群策群力。
堅持以共建為方向。通過吸收有技能技術特長,想做事、能做事,有責任心的各專業精英人才,為創新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建立有效的激勵制度,調動高技能人才實現知識共享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創新工作園平臺發展新知識和新技能,形成企業和個人互促共建的良性循環。自工作園成立以來,共吸收80多名職工成為創新工作園骨干成員,多名創新團隊成員已走上中層管理崗位或成為技術帶頭人,有效帶動了人才隊伍培養,為公司發展提供了人才儲備。
激發創新活力,助推企業持續發展。創建“創新工作園”以來,各創新團隊以配網技術、變電運檢、優質服務等核心業務工作為重點,深入開展各類管理、技術創新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年來,公司“創新工作園” 申報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發明28項,已獲得專利授權14項;獲得中電聯《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一等獎》1項,國網職工技術創新優秀成果2項、江蘇省職工十大科技創新成果 1 項、省市公司年度職工群創項目 2 項,入展省公司首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展3項。
發揮引領作用,探索隊伍建設新路。創新工作園使得越來越多的職工聚集到創新實踐中,更多的員工立足崗位參與到創新活動中,并從中汲取營養,尋找動力,把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園當成學習知識的課堂、切磋技藝的賽場、技術創新的平臺和展示風采的舞臺,使創新工作園真正發揮出示范和引領作用。通過創新工作園,在創新活動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選樹人才,使企業中更多的優秀職工能脫穎而出,成為“知識型、復合型、創新型”專家,走上班組長、管理崗位,直至領導崗位,為建立多層次、多類型的先進梯隊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追求創新實效,注重成果轉化和應用。創新工作園秉承“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創新理念,在創新成果的轉化上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通過工作園這一協作平臺,集思廣益、群策群力,讓最終的創新成果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公司的生產實踐,更有效地在社會上推廣應用。“城市景觀配電站”等一批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創新成果在省內外得到了試點和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電網技術拓展和功能改進做出了有益探索,成為創新實踐的“先行者”。
